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正視與復振傳統祭儀 拉阿魯哇族聖貝祭及卡那卡那富族河祭

  • 次標題:第137期-2021/08
  • 文:黃尉瑄
  • 圖:高雄市拉阿魯哇文教協進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點擊數:1518
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族人努力復振傳統祭儀;圖為拉阿魯哇族聖貝祭。
簡介

過去長期被歸類為南鄒族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及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2014年正式成為臺灣原住民的第十五族及第十六族,這兩個未滿五百人的族群,正在集結眾人的努力,復振傳統祭儀。

臺灣的原住民族在2001年至2014年間從九族增加至十六族,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兩族族人在正名之後,致力於復振傳統,期讓社會大眾深入瞭解隱含在傳統祭儀中的文化意涵。

拉阿魯哇族聖貝祭

依據拉阿魯哇族的起源神話,遠古時期有一條巨大的鰻魚擋住了河口,因此造成大洪水,「洪水退潮之後,拉阿魯哇族的祖先往東方遷徙,最後來到了小矮人的居住地與他們共居,共居期間每年都會參加小矮人舉行的聖貝祭,一段時間後,人丁興旺,一部分的拉阿魯哇族人決定另覓他處居住,小矮人遂將寶物『聖貝』贈與拉阿魯哇族人,表示祝福。」阿拉魯哇族耆老游仁貴說。

聖貝總共有十二個,分別代表十二個神:勇猛神、狩獵神、健康神、食物神、驅魔神、勤勞神、平安神、驅懶神、狀元神、守護神、聰明神、風雨神,擁有不同的法力。為了感謝小矮人贈送聖貝及貝神保護族人興旺健康,拉阿魯哇族人每年都會舉行聖貝祭。

聖貝祭祭期長達六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儀式。第一天是迎神祭,僅限男性參與,凌晨四點,部落裡的男性就必須到聚會所集合,頭目唱十七段迎神歌,召喚神靈與祖靈,歌畢,頭目會細數從前到現在的遷居地點,並大聲說給族人聽,要讓年輕族人知道地名的由來及命名的原因。

第二天在廣場上生起火,唱祭歌且舉行刺豬祭,敬拜祖先、神靈,期間會明確清點參與人數,「聖貝祭全程除了孕婦不能參與外,所有族人皆須參與,傳說曾經有七位族人因為狩獵耽誤參與聖貝祭,因而被神靈擋在廣場外面無法參與祭典,最後身體向上漂浮變成北斗七星。」游仁貴補充。

聖貝平時置放在甕裡封存,由頭目埋在土裡貯存,聖貝祭第三天時,頭目會請出聖貝,並且準備兩個竹筒,一個裝有酒粑、豬血,將聖貝混合其中,等聖貝呈現粉紅色時,就會將聖貝放到另一個盛滿清水的竹筒中清洗乾淨,用布巾擦乾,再請未婚的少女拋向廣場中讓男性去搶,搶到聖貝的人,會得到相對應的貝神的祝福。

第四天是慰勞祭,族人會到頭目的家受頭目招待;第五天送神驅魔,凌晨時眾人會到聚會所,向東西南北方各射出一支火箭送走貝神及祖靈,且到各家驅魔,把厄運趕走;第六天團獵,男性一早到聚會所處理第二天刺豬祭的豬頭,再進行團獵,女性在家釀酒、煮年糕,等男性團獵回來。

聖貝祭的祭典儀式複雜,1950年代時因為外來宗教進入臺灣,衝擊部落傳統信仰,因此一度中斷舉行,1993年拉阿魯哇族族人開始復振聖貝祭,「近幾年正名後,族人形成更好的凝聚力,部落中也推行師徒制傳承文化,成立青年會,眾人一起努力,希望將這個獨有的文化傳承下去。」游仁貴說。

卡那卡那富族河祭

距今大約三百年前,漢人大量進入臺灣平原地區,平埔族們因為居住空間被排擠,往丘陵地區移動,原居住在臺南丘陵地區的卡那卡那富族,也因此往山區移動,尋找適合的生活地,最後在高雄的楠梓仙溪(又稱旗山溪)流域定居下來,楠梓仙溪支流眾多,魚蝦豐富,卡那卡那富族順利在此繁衍,他們感謝河神的恩賜,因此選在一年當中魚蝦最為肥美的七、八月舉行河祭。

河祭當天,凌晨三、四點,卡那卡那富族的男性們盛裝打扮,由祭司帶領前往楠梓仙溪的溪邊,感恩河神提供豐富的資源,讓族人們衣食無虞。「早期各個家族有各自的河域,因此河祭是家族的祭儀,在儀式前祭司會先詢問家族裡是否有人做了好夢,好夢代表好的預兆,未來幾天就能舉行河祭,現今則演變為整個族群一同進行。」臺灣卡那卡那富族發展協會理事孔賢傑補充。

卡那卡那富族認為有三種植物可以驅邪避鬼:芒草、苧麻草、藜實,都在祭典中扮演重要角色。祭典前會先將芒草綁在所選河段附近,以防止惡靈等不乾淨之物靠近,河祭的期間,族人將由山棕葉編織而成的山棕雨具以及魚網、毒魚藤等捕魚工具,擺放於祭司前面,祭司將使用苧麻草製成的苧麻線沾上酒後,開始朗誦禱詞,朗誦完畢後,族人一一握過苧麻線,祭司再將藜實按立在各參與者的頭上,並將獻給河神的祭品──糯米糕放置於石頭上,且把小米或地瓜咬碎,吐在水中,象徵接受河神祝福,且向河神祈求漁獲豐富,再將漁具一一介紹給河神,請河神保佑族人捕獵過程平安。

河祭結束後,眾人並不會馬上離去,會在一旁的工寮稍作休息,成年男性會利用帶去的獵具教導年輕族人傳統的捕魚方法,部落的長老會告訴年輕族人每個家族的漁獵範圍、禁忌;當男性們回到部落,所有的族人們會一起吟唱古調,歡樂聯誼,作為結尾。

河祭曾經中斷舉辦將近五十年,1990年代,族群意識抬頭,卡那卡那富族族人回復河祭傳統;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臺灣中南部,許多道路中斷,楠梓仙溪的地質也產生改變,為確保河祭傳承,近年來河祭改至三、四月舉行,卡那卡那富族的族人們至今仍抱持著敬天的態度,努力將河祭文化傳承永續。

文化傳承 不遺餘力

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在日治時期被歸類於南鄒族,1993年國家戲劇院「臺灣原住民族樂舞系列」將各族特殊祭儀以表演藝術形式呈現,主辦單位將鄒族(Tsou)戰祭與當時被歸類為南鄒族的拉阿魯哇族聖貝祭、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一起搬上舞台,參與演出的長老們發現自身文化與鄒族文化有極大的不同,也因此喚起正名的念頭。

經過眾人努力,2014年行政院正式承認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為臺灣原住民的第十五族與十六族;2016年拉阿魯哇族聖貝祭獲得高雄市政府登錄為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卡那卡那富族河祭也正極力爭取當中,兩族族人致力於復振傳統,從祭儀、語言到傳統的生活方式,積極將瀕臨消失的傳統文化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