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喜歡畫畫的陳明山,自己用紙箱做了一台電視,還畫了一幅卷軸的故事,放在紙箱後方捲動播放,點上一盞燈,效果就像真的電視一般;後來因為家境的緣故,陳明山讀到小學便沒有繼續升學,在做彩繪之前,他賣過包子饅頭、冰棒等等,有一天父親恰好看到有師傅在徵學徒,讓他去嘗試看看,陳明山也因此握緊畫筆,踏上這條路。
手工布景處處巧思
從十四歲開始當學徒的陳明山,滔滔不絕地說起布景製作的過程:首先是依據客戶的要求在紙上繪製出完整的布景結構圖,接著開始挑選木頭,挑選時盡量避免有節眼的木料,因為節眼愈大愈容易斷,材質則是以輕便為主,才不會造成劇團在搬運上的負擔;確定大小及數量後,便可以裁切、釘組木框,將棉布繃緊釘上,用蝴蝶紐組合框架,使其可以對折收納,就可以準備作畫了。
從前會將柳枝的前端燒黑,做成炭筆來打草稿,師傅在前面作畫,學徒在後面幫師傅燒筆,這種方式做出來的炭筆也有一種好處──可以轉印在另一張空白的布景上,因此方便製作對稱圖畫,大致畫上草稿後,定稿確定線條,便可以開始上色。
陳明山對自己的要求高,注重立體感,無論布景大小,顏色之間一定要畫上漸層,且運用靈活筆觸做細部修飾,使布景更加活靈活現。
不同布景有不同樣式需求,如布袋戲的布景有許多傳統的圖樣,例如麒麟、祥龍等,然而布景並不只是戲台,還包含道具以及作為演出背景的景片,景片大多以風景山水為主,也會依照劇情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可能會出現佛壇、街道等場景,一個劇團通常會有好幾組布景,讓不同的師傅可以到不同的地方演出。
又如臺灣民間信仰裏規模較為大型的醮典醮壇布景,通常以奇數的方式層疊而起,內容多以電動花燈搭配教化人心的歷史傳說故事為主,因布景巨大,彩繪一次醮壇的布景至少需要耗時半年至一年左右,著實是一項大工程。
布景的歷史演進
早期彩繪布景的顏料多是用色粉加上牛皮膠調製,遇到下雨時,露天的戲台布景顏色容易流散開來,顏色混在一起、畫面糊成一片。科技進步,顏料也跟著進步,黏性高、附著力強的塑膠漆出現,與水性水泥漆顏料配合使用,1966年螢光顏料也開始應用在戲台布景上,使布景顏色更為鮮艷。
剛開始的布景不像現在一樣又大又精緻,以布袋戲為例,早期的戲台為肩擔戲台,將簡單的布棚架在肩膀,僅一人就可以創造有布景的小型演出。
1940年代後期,受到西方劇場影響,布景戲台開始出現,早期多用於歌仔戲,後來布袋戲也開始採用,因為其組合方便的特性,可以搭在牛車、小客車及貨車上演出,取代了傳統的木雕戲棚,也就是路景戲。1950年代,布袋戲開始盛行,除了廟宇前酬神演出之外,也出現了布袋戲轉為收門票的商業演出,是為內台戲,內台戲的戲台相較於路景戲,戲台搭的更大,也更為精緻。
陳明山說,在那個布袋戲風行的年代,劇團的演出場合多、劇情進度也較快,操偶師在前場演戲時,他就在後場彩繪下一齣戲需要的景片,「畫得很趕,但是品質還是要顧好,客戶付了錢,我要給他等價的服務。」電影興起之後,他轉為戲院彩繪海報,因戲院排片不能有空檔,而且必須提前一週開始廣告,這一部下檔後馬上上檔另一部的廣告,每每他都必須抓緊時間,趕在電影廣告上架前將海報畫好,戲院才能順利上片。
無中生有 靈感齊發
陳明山不僅擁有一手好畫功,對於布景的配置安排也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創作許多廟會活動使用的藝閣花車或劇情式電動花燈時,他首先會確定要用哪一個民間故事,再開始按照花燈的大小配置故事情節,安排每一個布景的出場角色,從發想到繪製草圖,布景彩繪、花燈人偶動作、燈條配置、背景音樂,他都一手包辦。他曾經應廟方要求,創作過一幅長達60公尺的劇情式電動花燈,在元宵節的時候,上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觀眾從布景的右方走到左方,從兩人相識到英台化蝶,不僅馬上全盤瞭解這個民間傳說,透過整體布景的呈現,成功營造故事氛圍,更感動了當時現場的無數觀眾。
陳明山謙虛地說,布景彩繪沒有別的捷徑,他秉持著「前進是人生,奮鬥是正理,努力是真諦」的態度走到今天,也希望帶領更多人認識臺灣的布景文化,將傳統的布景美學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