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做得精緻、細膩一點,沒有新奇感的話很難吸引到現代人;所以讓觀眾感覺到布袋戲有很大的轉變,就是我為甚麼想在這個故事中嘗試跨界合作的原因。」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團長,同時也是《天雷針》導演、編劇及主演的陳文哲直言。
在今年傳統藝術界的聖殿——「202021臺灣戲曲藝術節」,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推出了最新創作《天雷針》,除了保留傳統布袋戲元素,如後場北管音樂外,也新增現代打擊樂的演出,並加入3D動畫技術呈現。而氣勢磅礡的大鼓聲、絢爛的3D動畫效果,與劇中的主題「雷」互相呼應,成功帶給觀眾嶄新的布袋戲觀賞體驗。
加入現代3D動畫 邁向舞台新紀元
綜觀布袋戲發展史,不難發現在視覺上尋求突破是布袋戲創新的主要走向之一,無論是利用雷射製造各種燈光效果、用電製造爆破效果,還是產生火焰、火花的明火特效,皆替表演增添臨場感。
在《天雷針》中,陳文哲嘗試將傳統布景舞台改為電視牆,以電視牆中的3D動畫作為新的布景。除了可以因應劇情需要切換動畫,呈現各種場景外,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也與動畫師合作,將戲偶的某些演出事先在綠幕錄製,動畫師再將其後製進動畫裏,如此一來,便能將某些較須使用視覺特效的橋段,如天雷俠使用天雷針召喚出五雷時,雷電交加的場景直接以動畫呈現,為《天雷針》增加了不少視覺可看性。
陳文哲表示,這種時而動畫,時而真戲偶,互相搭配的演出方式著實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此外,傳統的布袋戲因布景的限制,角色通常為平面移動,不是往左走,便是往右走;但加入3D動畫後,反而能透過視覺延伸效果,打造立體延伸舞台空間,使角色移動不只侷限於左右,顛覆觀眾以往對布袋戲的想像。
《天雷針》無疑是在布袋戲視覺效果發展史中寫下了新的一頁,甚至還有觀眾表示以前從未看過這種形式的布袋戲演出。然而,陳文哲也坦言,《天雷針》中動畫與戲偶之間的配合並不是最佳狀態,「整齣戲的籌備時間較緊,但又想給觀眾最好的觀賞體驗,所以無論是劇本、音樂還是動畫都是在最後關頭才定案。」
陳文哲進一步補充,劇中的偶、音樂皆須與動畫搭配,排練時常常為了動畫去更改劇本,「畢竟動畫都已經設計好燈光會出現的位置,總不能偶走這邊,但動畫卻出現在另一邊。」
不過,雖然劇本與動畫在演出前的磨合曾出現挑戰,陳文哲認為最終的演出仍然十分精彩,整體瑕不掩瑜,《天雷針》可說是一次成功的動畫嘗試。
三分前場 七分後場
除了在視覺上作出突破,勇於創造藝術新意的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也在不失傳統布袋戲的基本音樂元素「北管樂」外,特別找來了現代打擊樂團隊——太日樂集加入後場演奏。「《天雷針》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打雷,而雷則會讓人聯想到磅礡、響亮的聲音,僅藉傳統北管樂器的演奏,是無法營造出這種感覺的。」
陳文哲表示,他希冀透過擊打大鼓模擬「轟隆隆」的雷聲,增添演出臨場感,進而使觀眾有種現場正在打雷的逼真感,「大鼓聲氣勢磅礡,適合襯托劇情主軸,能與3D動畫互相搭配;觀眾不會說只有視覺得到滿足,但聽覺沒有。」
不過,由於劇情除了武戲外,仍有一定程度的文戲篇幅,必須要有一些柔和的音樂;若直接使用現代打擊樂,將無法精準呈現陳文哲想要的韻味。因此在《天雷針》中,仍保留了傳統北管樂,如劇中角色在行走的時候便使用北管曲牌〈風入松〉。
另一方面,由於太日樂集平時是以現代打擊樂演出為主,對北管較不熟稔,陳文哲為了讓兩者能順利配合,還特別將北管老師傅演奏時的錄音播給太日樂集聆聽。他表示自己仍希望以傳統北管曲牌為主,但希望透過現代打擊樂的加入,交織出新的火花。
以傳統為底 持續創造新意
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在《天雷針》一戲所下的功夫,特別是在劇本、戲偶演出、動畫及音樂等不同領域的合作、協調上,可說是讓陳文哲及團員們費盡心思,「成本真的很高,而且光是音樂動畫籌備就花了數月的時間。」幸好3場演出後,觀眾反應皆十分熱絡,才讓陳文哲放下心中的大石,有了努力終被肯定的感覺。
事實上,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對於在布袋戲中加入創新元素已有許多經驗,他們過往推出的實驗性作品《魔笛》,即是以布袋戲演出形式,如以精簡口白取代西方歌劇形式。而《天雷針》是描述一位擅用雷的英雄天雷俠,一路躲避四面埋伏的危機,最終成功擊敗魔頭北海毒龍的故事;劇本中種種神魔的元素,更讓陳文哲下定決心要嘗試跨界合作,以不同於傳統的音樂、視覺效果演繹他心中的《天雷針》。
「以傳統為根柢,加入創新元素」是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不變的創作守則,希冀能在不失傳統下,繼續為臺灣布袋戲創造無限可能。「由於續集可能是以文戲為主,我還已經想好要加入古箏、琵琶、簫或笛子等較為柔和的樂器與北管搭配了。」陳文哲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