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苦魯人生 那些劇場技術員的苦與樂

  • 次標題:第129期-2020/04
  • 文:陳建銘
  • 圖:呂恩萍
  • 點擊數:2570
帶著自信與認真,不卑不亢是呂恩萍做劇場的從業態度。
簡介

近年來,無論是現代戲劇抑或傳統戲曲,在臺灣皆迅速發展,因此劇場技術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指標,甚至連女性的工作人數也直逼男性。這些人往往是演出前把舞台從零到有的先鋒部隊,也是曲終人散時最後一個善後離場的人。究竟被稱為「苦魯」的他們,為何能依舊樂此不疲呢?

現代劇場自1980年在臺灣發展至今,已30餘年,從業餘形式的萌芽階段到資源豐沛的職業劇場,皆為臺灣劇場界帶來為幅不小的變革。然而,舞台前演員光鮮亮麗的面容背後,其實是諸多汗水匯聚而成的美麗大河。



一般而言,在劇場界習慣將劇場技術工作者稱為「CREW」,又常取諧音念作「苦魯」。當演出前一週,他們就必須完成搭台與燈光配置;然而,當曲終人散時,他們又會是最後一個離開劇場的人們。



從學生走向職業—享受成就演出的快樂



說起來應該難以想像,一個女孩子怎麼成為劇場裡的黑衣人,個性豪爽、模樣嬌小的呂恩萍就是這樣的存在。但在劇場裡,這幾乎是常態。天生樂觀的她,性格開朗,從小就愛看戲,一路以來在藝校、戲劇系所的學習,也讓她逐漸累積自己對於從事藝術工作的眼界與能量。



學生時期的呂恩萍,與許多的年輕人一樣忙著打工;但除此之外,她更常做的是將所有的打工薪水都拿來砸在與三五好友的表演之上,就算每個月透支也在所不惜,因為對她來說,這是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是留下青春的最佳筆記。



對於一個自高中到大學就讀戲劇系的學生而言,面對畢業即失業時,無疑是人生的迷惘,在十字路口的抉擇下,呂恩萍選擇進入現實所期待的職場,一路走過零售業、服務業、服飾業等等;然直到28歲那年,在因緣際會下重新回到劇場擔任技術人員,方能明白興趣與工作結合將是更加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一齣演出執行的過程中,有人喜歡裝台,也有人喜歡執行,但我更喜歡看著演員出場謝幕的感覺。」呂恩萍笑著這樣談起,那是在她每一次完成RUN SHOW(意指演出)最期待的時候。



直至現今,呂恩萍仍相當感念當時進入屏風表演班時,在那有完整的劇團制度與規模扎下基礎,慢慢的讓她體會到在工作時「必須保有熱情,喜歡做戲的感覺」。



從舞台走入劇團—職業跑道的轉變



在劇場技術的工作裡,從音響配置、布景配重、吊掛燈桿、後台管理等都需一手包辦,各個工作組別皆配有固定人力,因此每個劇場技術人員如同螺絲釘般配置牢牢扣住在每個關卡、執行著自己的重要任務,成為共同支撐起這座巨大機器的精良動力。



近年來,呂恩萍除身為螺絲釘的角色外,也轉戰歌仔戲劇團的藝術行政職,這樣的頭銜在外人耳中聽起來似乎比技術人員輕鬆,然並非如此。每個劇團皆有配置製作人的職務,就像個包裝者的角色,需要對外的政府部門、表演場館、技術人員進行演出協調;對內則是與演員、行政同仁完成時間調度。



「比起劇場技術,我覺得藝術行政更像是一個sales,即說服顧客的過程。」呂恩萍對於工作跑道轉變相當有感。在差異的過程中,讓她從幕後走到台前辦理活動、拿起麥克風面對熱情粉絲、掌控劇團運作;過去,她只要認真執行自己的任務即可,但如今的她必須獨立、成長,專注於工作細節、體察每一個人事物,這不僅是以往從未料想的人生,更是增進她拓展自身眼界、思考的全新視野。



熱情與幽默 支撐工作的最佳解藥



在劇場技術的執行過程中,工作內容幾乎是裝台、演出、拆台的循環。如此枯燥且長時間的工作環境裡,養成大家習慣說說笑笑的幽默感,談到每場演出都可能有著突發的狀況,可能場上換景突然有狀況大家怎麼化解?裝台時遇到什麼障礙又如何解決?事後談起這些點滴,彼此調侃互虧或自我解嘲,劇場工作的高壓,便也得以紓解。



除了在工作上須具備著無限動力以外,假期的安排也時常是許多人對於工作上的考量;劇場的特殊性質,工作時段往往是落在他人休假的時刻,因此使得劇場技術人員必須錯過與朋友之間的聚會,甚至身體出現狀況也依然要堅定守住自己的工作崗位,依靠的就是熱情與責任。



對呂恩萍而言,在她的技術從業生涯裡,休閒玩樂甚至是身體病痛都不會成為工作請假的理由。因為,她明白既然選擇了成為CREW就不會輕言後悔,因為「責任」就像是扛在肩上的一塊配重砝碼。



如此積極且負責的態度,不禁讓人想著,這群黑衣人在舞台上一幕又一幕地協助搭起他人的生命擬態時,真正的自己又是怎麼樣的存在?或許是在重要節慶缺席家族聚會、又或許在情人節與另一半失約,甚而也有可能就此與親人錯失道別的機會。



身為CREW沒有請假的理由,也無罷工的權利,只能等著下一輪演出計畫的開始。在2020新春之際,應是一片祥和、期待新年度工作的來臨,然新型冠狀肺炎大軍卻席捲世界各地,連臺灣也無法倖免。這使得呂恩萍想起2003年的SARS風波,當時雖然尚未入行,但她依然記得許多劇團在當時為弭平虧損,而必須忍痛停止整年度的工作計畫,劇場技術人員也因此面臨經濟窘況,如今的疫情狀況正重新上演著當年諸多劇場人的忡忡憂心。



劇場工作不穩定、沒年終獎金、工時長,甚至長達40年不變的工資,常造成從業員的流失,但因其自由的工作型態,也讓新血依然願意選擇投入。然而,當身體警訊燈號隨著年齡冒出,或走入婚姻、面臨經濟壓力時,往往還是會遇到轉換跑道的問題,而這過程其實全靠「熱忱」兩字在支撐。


生命的大河不斷流動,當我們在背後成就別人時,相信也自然多一分的回饋在自己身上,劇場技術工作者即是如此,「自由」與「熱情」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這充滿困頓壓力的現實激流中最大的活水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