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巧盈握中的大世界 嗩吶演奏家林恩緒的鼻煙壺收藏趣

  • 次標題:第124期-2019/06
  • 文:林芳合
  • 圖:潘克定、鍾永宏
  • 點擊數:3773
嗩吶演奏家林恩緒與他的料胎琺琅彩鼻煙壺。
簡介

無論是收藏鼻煙壺潛心研究,或為怡情養性而購入的古玩跟茶具,嗩吶演奏家林恩緒認為這些事情除了是體驗過往文人雅士的風範,同時也在自己生活的當下體現一種「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精神。

林恩緒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TCO)高音嗩吶演奏家,以及TCO附設樂團少年國樂團指揮,已經在音樂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並發揮長才。然而在這條路上他也曾經迷惑過,曾旅居紐約多年,嘗試跳脫音樂圈,期間當時的女友,也就是現今的林太太,經常前去和他相聚,時值2003年,他們正在第五大道的古董店附近閒逛時,這只活靈活現的青龍就這麼抓住林恩緒的眼光,許久不能自拔

 

收藏大不易 小巧鼻煙壺內涵豐富

他研究打量也詢價其他明清三代的瓷器,但大型古董價格不菲而且不易安置,但是他就是忍不住要多看那只青龍鼻煙壺幾眼於是就此開始,林恩緒便一腳踏入鼻煙壺的世界裡。他表示,「這鼻煙壺小巧盈握,別看它小小一只,卻蘊藏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以及工藝技術的變遷過程。」

 

「它大約是清中期的作品,上面這隻龍則是豆青釉浮雕青花,這個蓋子是我換上去的,它本身沒有蓋子,為了搭配這個豆青釉我得去找青金石做蓋子。」林恩緒手中把玩著第一只入手的鼻煙壺,神采飛揚地說著,「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幫鼻煙壺換蓋子,你們看這個蓋子加上之後就跟鳳飛飛的帽子變化多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會買材料自己打磨,尤其是演奏會回來精神還很亢奮,這時候專注打磨煙壺蓋,正好讓身心平靜紓壓。」

 

林恩緒第二只入手的鼻煙壺來自同一間古董店,青花釉裡紅鼻煙壺上畫著當代人去狩獵的情景。「在那一批鼻煙壺裡面我又看上第二個,它那麼小卻畫得非常精細,看得出柴燒控溫形成不平均的痕跡,所以這隻駱駝有兩個顏色就變成一個特色,像現代電腦控溫就比較不會有這種手感。」林恩緒透露這個狩獵的作品在收藏當下只是一個眼緣,後來認真研究才知道柴燒控溫非常不容易,失敗率很高。

 

林恩緒說自己開始收藏鼻煙壺算是有點無心插柳,這一路走來也漸漸有現在的規模以及更專業的了解,而談到專業知識,他認為加入國際鼻煙壺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Snuff Bottle Society)之後,因為有許多交流的機會,更是獲益匪淺。

林恩緒收藏的第一只鼻煙壺,豆青釉青花龍紋,於紐約第五大道上購得。.jpg

林恩緒收藏的第一只鼻煙壺,豆青釉青花龍紋,於紐約第五大道上購得。 

林恩緒收藏的第二只鼻煙壺,因為柴燒不平均,產生圖案顏色不平均的特殊現象。.jpg

林恩緒收藏的第二只鼻煙壺,因為柴燒不平均,產生圖案顏色不平均的特殊現象。


藏家胸懷值得學習 名家作品千錘百鍊

「當今最好的鼻煙壺目前都還在歐美藏家的手上。」林恩緒表示,自己成為國際鼻煙壺協會的會員以來,發現由於早年歐美的生活環境佳、藝術賞析興盛,自然許多老藏家會囊括更多優秀以及市場上最值得珍藏的物件。「但也因為他們都有一定的年紀了,現正進入一段世代交替的時期,某些老藏家如果沒有人可以繼承,就會將這些鼻煙壺交給拍賣行來處理,於是近年因為中國的崛起,有些物件又再度回來東方;而有些歐美老藏家甚至在過逝後將物件捐贈博物館。」他非常讚揚歐美老藏家這樣的胸懷。

 

從書房走出來,林恩緒手上多了幾支毛筆,他拿起其中一只內畫壺,一邊示範一邊談起了內畫鼻煙壺。「這個就是他們畫畫用的勾毛筆,這些繪畫的工具也是我研究過程中收藏的。像這一支叫做金屬桿勾毛筆,他們就像這樣把筆勾進去,全部都是反著畫的。」鏤空內畫鼻煙壺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它是從一個不規則的水晶玉石開始,先把它雕刻成型再把裡面掏膛,鼻煙壺玩的就是一個掏膛技術,要是掏得夠薄能在水上漂那麼輕更是精品!」

 

林恩緒接著繼續說明,掏膛之後裡面壺內再磨砂成比較粗面的部分進行繪圖著色,這就是所謂的「內畫鼻煙壺」。據知內畫鼻煙壺是在乾隆之後形成而逐漸興盛,不僅持續有名家創作至今,作品甚至多有超越前朝者,當今這個工藝的製作重鎮就在河北衡水一帶。

林恩緒示範如何「內畫」鼻煙壺。.jpg林恩緒示範如何「內畫」鼻煙壺。

林恩緒親手製作之鼻煙壺蓋。.jpg

林恩緒親手製作之鼻煙壺蓋。


櫃子上有兩個肖像畫的鼻煙壺特別吸睛,「這兩個就是內畫鼻煙壺,孫中山這個是我最先收藏的內畫壺。有趣的是,我當時就在想既然他是推翻大清的人,那溥儀不知道是否有幸能得見?沒多久的一個夜晚我夢見溥儀肖像,居然就真的得以入手這只溥儀肖像鼻煙壺!」林恩緒說明這兩只壺都出自同一位畫家,即是京派肖像內畫名家「金子(金鴻珊)」之手,而兩只壺的背面更能得見金子書法亦是一絕。

 

「像這只內畫壺的題目是《洛陽興殿圖》,他細節繪製了大殿結構以及正在搬運的工人,另一面則包含了洛陽大佛,是魯派名家李克昌的作品。」林恩緒特地拿出另外珍藏在盒內的內畫壺介紹道。「這只壺的原藏家開價很高,而且全世界就只有這麼一個,畢竟畫家不會再畫出重複的作品,讓壺給我的收藏家過程反覆思索有近兩年之久,才終於願意轉讓予我收藏。」

 

林恩緒表示,至於入手一個當代大師的內畫壺之前,藏家也會有諸多考量年齡這部分,最好畫家是有一定年紀跟經歷的人,尤其是剛跨過中年是技術跟藝術呈現最成熟完整的時期,品質也會很穩定;此外風格鮮明突出亦是個重點。而內畫壺畫家的眼睛跟脊椎都容易產生職業傷害,通常內畫鼻煙壺畫家五十歲後,品質,畫風都會發生一些轉變,因此對於藏家而言,如若畫家身體機能良好、人品、創造性佳,也會是收藏作品時重要的參考。

人物潑墨畫。.jpg洛陽興殿圖細節繪製了大殿結構以及正在搬運的工人。.jpg

(左)人物潑墨畫。

(右)洛陽興殿圖細節繪製了大殿結構以及正在搬運的工人。

 

茶道養身心 慢活清恬好自在

林恩緒很嫻熟地準備了上好的普洱茶跟採訪團隊分享,「因為家裡從小喝茶的關係,泡茶就融入在我的生活當中。在家我也常跟太太喝茶聊天,非常有助於沉澱身心。」林恩緒也注重茶湯所搭配的杯子,他說雖然沒有刻意收藏,但這些仿汝窯、仿官窯的茶具更兼具實用及觀賞,再搭配上茶湯的顏色,使得喝茶這件事多了一種體驗古與今的時空對應。

 

介紹茶具的同時,林恩緒拿起對面櫃子的塤說道,「這是仿官窯的塤,我來吹給你們聽聽。」旋即吹上一段小品供大家欣賞。林恩緒自幼便吹奏笛子,後因《百鳥朝鳳》一曲深為嗩吶豐富且層次多變的音色牽引,甚至嘗試用笛子模仿卻發現無法複製,因此而開始走入嗩吶的世界,造就了今天大家所熟知舞臺上發光發亮的林恩緒。

泡茶與品茗的美學,就融入在林恩緒的生活之中。.jpg

泡茶與品茗的美學,就融入在林恩緒的生活之中。

 

生活藝術化 藝術生活化

談及生活上影響自己最深的正是太座,林恩緒滿是柔情感恩地說道:「太太對我的用心照顧影響我很多,以前重心都在工作上,以演奏來說,臺上兩個小時是一種很急促的壓力,遇到我太太才開始懂得去放慢步調品味生活滋味,我們最大的樂趣就是在家喝普洱茶、欣賞藝術品,最期待的就是可以一起出國去逛逛國外的小鎮和古董店,有時候會有意外的驚喜。」

 

無論是收藏鼻煙壺潛心研究,或為怡情養性而購入的古玩跟茶具,這十多年來林恩緒的高端收藏已經達到一定的質與量,除了是知名的演奏家之外,他已悄然成為國內重要的內畫鼻煙壺收藏家與鑑賞家之一。他在收藏的過程中體驗過往文人雅士的精神風範,同時也在自己生活的當下體現一種「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