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年輕樂匠手巧心執 看見簫之美

  • 次標題:第131期-2020/08
  • 文:李佩芬
  • 圖:徐榕志
  • 點擊數:1574
年輕有活力的手工簫製作家李亮勳。
簡介

有人說吹奏樂器聽到的是演奏者的心聲,那麼從樂器本身,我們看到的便是製作樂器者的心意與愛。在一個夏熱午後的幽靜社區裡,傳出了洞簫悠揚、蒼涼的樂音,這幽涼慢慢的旋律是李亮勳對洞簫的愛。

洞簫,是中國古老的吹管樂器,一般分為北簫、南簫,與南管簫,在日本則稱為尺八。許多人對簫的認識多來自武俠小說中的描述,或是文人雅士的傳奇故事,《笑傲江湖》中橫山派副掌門劉正風便擅長吹簫。簫聲多數帶給人悠遠抑鬱的滄桑感,但並不代表洞簫製作師亦然如此,手工簫製作家李亮勳,既年輕且充滿活力。

從演奏到製作 只為呈現極致

自國小三年級在恩師蘇文宗的教導下,李亮勳開始接觸笛與簫,不間斷的學習之路是他對音樂的堅持,他甚至考取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及音樂組碩士班。因為熱愛音樂,李亮勳的國樂之路從不停歇。

「過去簫在國樂中,受限於樂器本身音色較為單一,多居配角。中國樂器的音準、發聲,長久以來都沒有像國外的樂器一樣,擁有專業的研究和發展,相當可惜。」李亮勳表示,過去洞簫的製作,不是以工廠大量製作,就是傳統師徒傳承的方式研習而來,在技術層面上卻沒有太多突破,因此在音準、音量,或是吹奏的靈活度上,都難有所進展。

直到近數十年來,因為一位洞簫奇人廖錦棟以科學的方式研究洞簫,才讓洞簫樂器所能發出的樂聲開始有所不同,並搖身一變成為得以獨當一面的獨奏樂器。李亮勳拿出自己手工製作的簫並吹奏示範,「以往的簫往往八度音不準,或竹體承受不了音色的變化,所以竹子內徑的打磨和竹子的密度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搭配元素。」面對自己鍾愛的洞簫,李亮勳有說不盡的感動。

剛開始演奏時,李亮勳踏遍全臺只為尋覓一把好的洞簫,最終,囊中的洞簫幾近皆出自廖錦棟老師之手。在與洞簫磨合的同時,他也回頭向最初的啟蒙老師蘇文宗請教如何動手調整簫。在不斷調整及挑選洞簫的過程中,讓他不禁好奇,「製作一把好洞簫的道理為何?」因而開啟了製簫的路程。

精挑材質多年熟成 細緻打磨是關鍵

然而,製作洞簫的學問高如深山,深如大海。

一開始他查遍所有書中的資料,訂製工具、銼刀,並購買竹子等所需,但事與願違,李亮勳按部就班製成的簫,卻總是無法呈現出他想要的音色。在沒有專業師傅的指導下,李亮勳靠自己不斷琢磨,從每個小細節中逐一調整,進氣的角度、按孔的大小、內徑的尺寸,不斷嘗試與實驗,甚至研究不同老師的吹奏、製作方式。兩三年後,他才完成了第一支滿意的作品,而此時,他丟掉的失敗作品已不下上百支。李亮勳也曾在寒天中,親自去山林學習採收竹子,並從中辨別出堅硬質地、高密度的竹子,才能製作出音質穩定的洞簫。而採收下來的每一根竹子,在煮沸後,並不是馬上能拿來製作,而是需要靜置34年後,才得以開工。「因為每一支簫都是純手工打磨的,完全不靠機器製作,所以我也曾經嚴重肌肉拉傷到兩個星期都動不了,但經過56年的磨練經驗,終於找到方法有效率地製作,一年能做上百支洞簫。」李亮勳細數洞簫製作的艱苦歷程,從不喊苦。

「其實,樂器製作與科學息息相關,這跟音波的前進模式有很大關聯,決定波長幅度最關鍵的就是內徑大小,所以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打磨內徑。我在製作樂器上的優勢其實是我十多年演奏的經驗,讓我能在調整泛音,以及音質的靈活度上,更接近樂手實際使用的狀態。」李亮勳一邊演奏洞簫,同時說明製作過程。

「我自己是演奏者,因此我很重視音質,只在意竹子本身的密度是不是夠厚實飽滿,能不能做出有穿透力的聲量,所以常常會忘記,比起使用效果,許多收藏家更在意洞簫的外觀及美感,像是竹子本身紋理等。」他順手拿起手中的一把洞簫,滿是疼惜地說:「像這把就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把,它的聲音厚實、宏亮,因為竹子本身的密度很高,但很可惜的是它底部的根必須切掉較多,所以買家就覺得美感不足,不特別喜歡,但它的音色真的非常美。」

李亮勳對洞簫的愛與執著,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