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廟宇,棟樑窗櫺的木雕工藝,是一眼望不完的繁複精細。打開一位木雕師的工具包,一字排開的刀具,乍看卻大同小異,但在木雕師眼中,這些「小異」,就是讓木雕工藝不「大同」的關鍵。
每一把鋼質長柄後接續的造型,或有平口、或有彎口、或是尖刀、或是尾端如勾的「翹匙」。平口刀具的寬度差別;彎口刀具是鋼面在外的「外鋼」或鋼面在內的「內鋼」,彎度是二分之一圓或四分之一圓;尖刀的斜面是單面斜或雙面斜、往左斜或往右斜;翹匙勾起的角度、寬度又為何。每一把刀具,都彷若木雕師身體的延伸,隨之修藝。每一把刀具,能說的故事也不只技藝,就如同師承人間國寶施鎮洋老師的七年級木雕師羅又睿所言:「刀具,可以讓你看見一位木雕師傅的師徒情誼、精神的養成、還有學習階段的呈現。」
以往的木雕藝師時常以布包起刀具,帶著趕赴各地廟宇工作。
刀具中無聲展現師徒情誼
羅又睿從數十把刀具中揀了一把彎口刀、一把尖刀與一把翹匙,旁邊還有一柄沉沉的青剛櫟木棰,這是施鎮洋老師收他為徒時,贈予他的木雕工具,象徵「傳承」。以往的木雕學徒,會先在師傅家忙上一陣子的雜務,通過師傅的觀察後,便給予幾把刀具,去修飾師傅打完粗胚的木雕,每一把刀具,便代表一種木雕技巧,可能是長時間就著一把彎口刀重複的刨,或以一把翹匙將木雕掏得光滑。師傅覺得嫻熟了,再給予另幾把刀具,學習另幾種技巧,經年累月,學習階段與師徒情誼,就在刀具中無聲卻深刻地展現。
好刀需要磨刀耐性與意志
精神養成與技藝派別,也可在刀具中窺見。羅又睿學習的木雕工藝,不尚砂紙打磨,覺得若將下刀時形成的角度挫掉,木雕的精神也隨之失去。因此每把刀具,皆要細細整理角度,磨得銳利平整,一刀就能塑出想要的角度。而光是要將一把刀具磨出光亮鋼面,便得在磨刀石前待上數小時,第一關的磨刀,便可深刻考驗學徒的耐性與意志。
刀具會磨短,就如同削鉛筆般,習藝十年,拿出當年老師贈與的一把捨不得使用的刀具,與已使用十年的刀具做對比,竟也短不了幾分。木雕工藝是一輩子都無法停止修習的事,這份精神,也讓刀具傳達得透徹無比。
尖刀、翹匙、彎口刀、木棰,是羅又睿的老師傳承給他的刀具,也開啟了他與木雕藝術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