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鐵花窗 日本時代起臺灣宅院的美好風景

  • 次標題:第125期-2019/08
  • 文:陳坤毅
  • 圖:陳坤毅
  • 點擊數:2183
透過鐵花窗映照在地面上的迷人光影,是生活中可以擁有的傳統美感。
簡介

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走在大街小巷間,很容易瞥見的鐵花窗身影,是我們平常再熟悉不過的建築構件。有些鐵花窗不只在屋外看來賞心悅目,自室內向外望之際,其裝飾紋樣在光影交織下,更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西方國家很早即將金屬構件運用於建築開口部位的防盜、保全功能,後來才逐漸發展出各式精采圖樣的窗飾,由於日本時代臺灣大量引進西洋風格的建築設計,鐵花窗元素也一併出現在這塊土地上。當時全罩式的鐵花窗較常見於重要金融機關,而一般民宅、商店則大多為半開放的形式,近似於欄杆的性質。

以梅花紋樣裝飾的鐵花窗,清新典雅。.jpg

以梅花紋樣裝飾的鐵花窗,清新典雅。

 

防盜與美觀兼具的窗飾

起初鐵花窗紋樣主要受到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影響,多有花草類自然元素,以及柔和的曲線造型。大約於1920 年代起,又流行起幾何線條組成具機械美學造型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到了戰後,鐵花窗的裝飾紋樣更為豐富,不僅延續西洋風格元素,也加入臺灣本土的裝飾紋樣,像壽字紋、卍字紋、盤長、如意等。更有甚者,還出現了富士山、櫻花、松皮菱等日本文化元素,以及客製化的趣味紋樣,令人目不暇給。

臺灣不少老宅的鐵花窗都會看見富士山的裝飾圖騰。.jpg

臺灣不少老宅的鐵花窗都會看見富士山的裝飾圖騰。

 

冰冷鐵件上的手感溫度

鐵花窗製作的材料為俗稱「黑鐵」的碳鋼,主要可以依斷面分為扁鐵及圓鐵。鐵工師傅施作時,會先將鐵材切割成需要的長度,並初步修飾切口,而用於主要框架的鐵材會先鑽孔預留鉚釘固定的位置。接著,以各式模具進行鐵材的造型加工,在師傅徒手拗折下,原本冰冷剛硬的線條瞬間有了柔和的溫度。

 

在鐵材都完成塑形後,開始確認放置部位進行組裝,以鉚釘固定框架,有豐富線條的裝飾則會以焊接或是環圈之形式鑲嵌於框架中。最終,修整完不平的邊角,焊接底座再進行調校後,活潑可愛的鐵花窗就這樣生產了出來。

 

隨著時代的演進,象徵匠師精湛工藝的鐵花窗,由於定期維護不易,加上人力成本提高,到了1990 年代即已不復當年的生產盛況,漸漸被新式「白鐵」(不鏽鋼)窗取代。雖然是市場的主流,但其制式化的呆板樣式,成為許多後人所詬病的「鐵籠」。不過近年來臺灣文化意識普遍抬頭,大眾對於老房子與傳統工藝的關注逐步攀升,使得鐵花窗的製作有復興之勢。此外,各地仍保存完好的鐵花窗除了吸引訪客駐足外,也成為不少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泉源。

由壽字紋與拋物線所構成的活潑樣貌,展現了鐵花窗的工藝。.jpg盤長與磬是臺灣傳統建築常見的裝飾圖騰,充滿歷史感。.jpg

(左)由壽字紋與拋物線所構成的活潑樣貌,展現了鐵花窗的工藝。

(右)盤長與磬是臺灣傳統建築常見的裝飾圖騰,充滿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