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錘定音 臺北靈安社的名牌大鑼

  • 次標題:第126期-2019/10
  • 文:明瑩
  • 圖:臺北靈安社
  • 點擊數:1969
臺北靈安社139週年的遶境活動,使用了精緻華麗的木雕彩牌、鑼桿及花籃鼓架。
簡介

大鑼,是北管音樂裡最具標誌性的樂器之一,因此又被外界稱為「北管鑼」或「子弟鑼」。音色渾厚沈穩、聲響綿長,多少年來在街頭巷尾,以一聲聲強而有力的節奏重音,引領著一代代北管子弟走過鎏金歲月。

位於大稻埕的臺北靈安社,成立於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為配合霞海城隍廟祭典,由信徒集資籌組而成,是北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子弟軒社之一。近150年的歷史積澱,讓館內無處不是寶貝,繡旗、西燈、彩牌、花籃鼓架⋯⋯各色文物或精緻華麗或典雅古樸,皆有一番韻味。 

其中有一項寶貝,歷史或許不甚悠遠,礙於製作技術,直至光復後才有所突破,爾後卻迅速席捲北管界,成為各軒社、宮廟爭相訂製的珍品,那就是「林午鐵工廠」出品的大鑼。 

子弟鑼 音色渾厚沈穩

大鑼,是北管音樂裡最具標誌性的樂器之一,因此又被外界稱為「北管鑼」或「子弟鑼」。音色渾厚沈穩、聲響綿長,多少年來在街頭巷尾,以一聲聲強而有力的節奏重音,引領著一代代北管子弟走過鎏金歲月。許多北管音樂的專有名詞也以「鑼」來指稱,譬如「一鑼」、「二鑼」、「三鑼」、「五鑼」,都是重要的節奏型態,並以大鑼敲擊的數量來計算。 

舉例來說,「一鑼」唸作「叭叮咚哐」,其中「哐」就是大鑼敲一下的狀聲詞,而「二鑼」唸作「叩大叩叩哐才哐」,此處大鑼要敲兩下,故而稱做二鑼,以此類推。此外,在演奏開始與結束時都會敲鑼,開始前稱為「叫鑼」,意思是提醒所有人準備,結束時稱為「收尾三鑼」,意思是告知所有人演奏完畢;由此可知,大鑼在北管音樂裡的實際功能與意義,其地位舉足輕重。 

臺北靈安社大鑼及木雕鑼桿近照。.jpg

臺北靈安社大鑼及木雕鑼桿近照。


鮮明的識別系統

大鑼在北管樂隊中的重要性,不僅僅是聽覺的,也是視覺的,亮堂的鑼面上,總會用紅字描白邊,寫上碩大的「字號」,讓來往觀眾一眼就能識別軒社或宮廟名稱。如同一塊有聲音的醒目招牌,在街坊穿梭時,自信而大聲的報出姓名,因此,擁有一顆聲音與大小都完美的大鑼,成為每一個北管樂隊必要的裝備。常見的大鑼直徑尺寸有二尺二、二尺四、二尺八、三尺,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如室內的排場、室外出陣時的鼓亭、走路吹、車吹等等。臺北靈安社為了時刻展現完美的表演,幾乎擁有所有尺寸的大鑼,而這批大鑼,都來自臺灣銅鑼工藝的起點——林午鐵工廠。林午的大鑼,無疑是鑼界的精品名牌,而臺北靈安社就如同大收藏家一般,珍藏著林午鐵工廠最早期製作的手工大鑼。 

林午銅鑼音質特色 長、遠、穩、沉

宜蘭的林午鐵工廠,第一代創始人林午在日治時代主要承接打鐵、鈑金、農機修理等工作,在一次替北管樂師修復破鑼的機緣裡,無師自通開啟了臺灣自製銅鑼之路。林午發現含磷的青銅延展性最好,能做出聲音圓融響亮的大尺寸臍型銅鑼,經過反覆研發,光復後開始在北管界大受歡迎,在臺北靈安社、北港金聲順、宜蘭保安社⋯⋯等著名軒社的推波助瀾下蔚為風潮,從此取代單薄的鐵製馬頭鑼,改寫了臺灣北管音樂的聲音型態,目前臺灣有八成的北管鑼出自林午鐵工廠。 

「長、遠、穩、沉」是林午銅鑼的音質特色,也是林氏三代人追求的品質保證,要做出如此完美的鑼,並非易事,所謂「千錘打鑼,一錘定音」,當銅的密度越高,聲音就越響亮,因此製作一面銅鑼需要反覆敲打近萬次,最後再經由精密的焊接以及精準的調音,才能完工。在林午以及第二代傳人林烈旗的努力下,逐步突破臍型鑼的物理障礙,將鑼面越做越大,1985年受北港朝天宮委託,完成了直徑約200公分、重160公斤的大鑼,轟動寶島,1996年更以直徑約240公分、重230公斤的大鑼,留名金氏世界紀錄。 

1987、1995年,林午、林烈旗父子接連獲得「薪傳獎」,同列國家級藝師,寫下臺灣工藝傳奇。2000年後林午銅鑼開始受到更多表演團體重視,曾為蘭陽舞蹈團、朱宗慶打擊樂團、優人神鼓等單位量身打造樂器,成績斐然。林烈旗的作品《鑼鐘》甚至曾登上義大利米蘭的世界設計殿堂。近年鐵工廠也轉型為觀光工廠,開放民眾親自體驗製鑼工藝、手作銅鑼小吊飾,致力推廣傳統文化。 

這40年的歲月,林午銅鑼走了很遠,走出臺灣、走向國際,而在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敲響臺北靈安社珍藏的這批最早期的北管大鑼時,低沉渾厚的聲響,依舊完美動聽,向世人們見證了老藝師歷久不衰的精湛手藝,也見證了一個輝煌時代的起點。

林午鐵工廠特製臺北靈安社銅鑼吊飾。.jpg

林午鐵工廠特製臺北靈安社銅鑼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