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避邪、超渡、賽龍船

  • 點擊數:830

端午節是華人的三大節之一,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3項活動,而其中賽龍舟又是最引人注目的盛事。端午龍舟賽最早的起源,據傳是來自春秋時期的吳越祭祖,將食物塞入竹筒或以樹葉包裹成粽子,放入水中作為祭品呈貢給龍神享用,並製作龍形的木船在水上競賽以娛樂神明,不受天災人禍的威脅。爾後,再加入屈原跳汨羅江自盡的故事,時至今日,許多人都以為端午的由來是因屈原而起,實則不然。

早期漢人橫渡來臺時,由於風土環境不同,難以適應土地的瘴癘之氣,以及潮濕氣候的風土病,古時醫療不發達,便會藉由端午午時的「純陽之氣」來祛除瘟疫、避邪驅鬼,同時也祭祀神明、祖先,以求水源豐沛、水流安穩,及超渡水中亡魂。

西元1836年的《彰化縣志》中便有記錄「五月競渡風」,當時便已出現猶如今日有「龍頭」的龍舟,現今的傳統龍舟製作,更具備了相當的藝術成分。目前臺灣比賽用的龍舟,多以樟木或杉木製成,龍頭是另外雕刻好,刻好時會先供奉在當地的龍山寺或水仙尊王等廟中,比賽前再選良辰吉時進行開光點睛儀式,將龍頭與船身聚合起來。

端午賽龍舟(又稱「扒龍舟」)的活動,其實並非僅限於農曆五月初五當日,傳統上來說,會從初一便開始,且有一套完整的習俗。初一是「洗江淨港」,賽前請神明巡河,沿途灑銀紙,避免水鬼抓交替;初二是「龍船會」,在爐主家中討論划龍船的相關活動細節;初五清早則由祭拜龍船開始,至正午才展開正式的賽事。而比賽後,還會有「送水神」、「收龍船」的儀式,「賽龍舟」的儀式才算完整。據記載,在日治時期,賽龍舟的活動相當風行,部分地區如臺北艋舺,賽龍舟活動甚至可長達十多天。目前在全臺地區,從宜蘭、臺北、桃園、彰化鹿港、臺南至屏東,每年都有固定舉行的龍舟比賽,其中尤以全臺歷史最悠久、規模最盛大的端午節慶活動——「彰化鹿港慶端陽」最為著名,因福鹿溪是中部地區唯一能舉辦大型龍舟競賽的水道,已有43年歷史的「龍王祭」活動,也成了一結合文化、古蹟、宗教、民俗的大型活動。

臺灣在端午節除了傳統「賽龍舟」之外,較特別的地區性活動,則是現今已消失的「端午石戰」。在日治時期便有紀錄在臺中、彰化、雲林、嘉義、屏東等地區,當時的人民迷信進行「石戰」能夠保佑個人、村莊免於災禍與疾病,因此到了端午當天,各地區都會有大小規模不一的石戰進行,從數百人至上千人的規模均有。但因石戰的過程經常引發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且勝利者會對戰敗者進行脫褲子方式的惡作劇,甚至進入戰敗村落搜刮洗劫酒肆,因此當時日本政府便下令取締,禁止人民舉行石戰這項活動,改以賽跑活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