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給好兄弟看的「麵粉尪仔」 看桌米雕裡的中元文化

  • 次標題:第138期-2021/10
  • 文:許程睿
  • 圖:陳冠維、謝源張
  • 點擊數:1885
米雕承載著文化、手藝與先民對罹難好兄弟的悲憫情懷;榮獲國家米雕技藝列冊保存者的謝源張,為傳承並發揚這份特殊技藝,除成立協會外,亦不斷透過手藝將這份傳統再創新,希望能給米雕於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
簡介

農曆七月的鷄籠中元祭為基隆地區重要的民俗祭典,亦是臺灣十二大地方節慶之一;其中普度老大公(基隆當地殉難先人們)的金松宴,傳統是由總舖師率眾廚師一展廚藝、工藝與技法於宴桌上展現該年主辦普度的姓氏宗親會之實力與誠意;其中,看桌米雕蘊含的技藝傳承、文化融合與在地民眾的悲憫心念,更是不可錯過的必看焦點。

所謂看桌,是指祭祀中擺設的祭品;而米雕,一般人總會想到是在米粒上雕刻的工藝品,但嚴格來講,應稱之為毫雕、芒雕或微雕;而於廟會、作醮或祭典中,以米、麵粉製成的捏麵人,才是所謂的米雕。因此「看桌米雕」,是指在祭祀中擺設的偶塑成品,目的是於祭祀中給鬼神欣賞用的供品。在臺灣老一輩的口語中被稱作「麵粉尪仔」。

自幼隨父濡染成為傳承源頭

榮獲基隆市「鷄籠中元祭看生與看桌米雕技術」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的大師謝源張,小時候跟隨父親——總舖師謝九如四處辦桌,因此年紀輕輕便瞭解各種年節習俗、祭祀科儀與辦桌文化,對於米雕與廚師的關聯性,他強調說:「過往傳統廚師與地方慶典祭祀關聯甚大,除了要烹飪料理,熟知每道菜的典故來源外,還得要學會米雕、蔬果雕與冰雕技法,才能將一場給神、鬼或人的宴席辦得齊全。對此,謝源張感慨地說:「目前在基隆,會製作又懂得米雕歷史與文化的人寥寥無幾。」

但他並非一開始就踏入米雕領域。真正促使謝源張全心創作米雕並不斷推廣的契機,始於他不惑之年的那段歲月。他雖自幼耳濡目染,但父親從未強迫他接班,反而鼓勵謝源張多方學習,再從中選擇未來的路,故他曾師承張萬傳、廖德政等大師學習繪畫,多次獲獎、出版,並辦過畫展。後來他以此為業,開班授課,意外發現許多來學習繪畫的人,對基隆在地的米雕藝術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也認同其中的價值與意義,再加上當時米雕逐漸因為傳承無人而凋零,他心想:「臺灣不缺畫家,但是懂得米雕製作,且又瞭解看桌文化與中元祭歷史的人少之又少。」故而萌生了創作與推廣米雕的心念。

米雕中的悲憫

普度的儀式有所謂:公普、廟普、私普與家普,其中由各聚落或廟境的居民共同舉辦的普度法會,被稱作公普,而公普最知名的就是擺在主普壇前的三連桌(金松宴)。

金松宴最初的起源,是為了祭祀早年移民來基隆因械鬥而喪命的一百零八位漳泉亡魂,為了打破因祖籍地緣而產生的械鬥問題,故由各個不同姓氏的宗親會共同舉辦葷、素二宴。後來因憐憫西、荷、法、日等於戰爭中死亡的外國孤魂,也增設西洋桌宴祭祀。演變至今成為由基隆十五姓氏宗親會輪流主辦中元普度祭典,操辦葷、素、西洋三連桌,各連桌分別有五桌可食用的美味佳餚外,還有加上四桌供觀賞用的看桌米雕,敬奉祭祀於陽世間遊蕩的老大公(好兄弟)能飽餐一頓。

謝源張談起金松宴的由來與演變及看生桌當中的意涵時笑著說:「金為富貴,松為長壽,因此金松宴即是以滿漢全席的精華宴席內容來款待好兄弟,體現臺灣人悲天憫人的情懷外,也呈現漢人飲食文化中色香味俱全的意涵。一般而言,諸如蔬果、飛禽、水族、山獸等,皆可成為宴席上的看桌米雕供品,但各連桌不能擺放重複的米雕內容。除了擺在供桌上的看桌米雕外,通常還另準備戲劇故事供前來享受普度的好兄弟欣賞,這些以麵團製作出來的神話或歷史故事人物,依照形體大小被稱為「大、小看生」。謝源張拿出他自己製作的「崇侯虎」解釋道:「通常大、小看生取材自神話故事、歷史傳說,而《封神榜》是基隆普度製作大看生時常被選用的題材。原因是鷄籠中元祭源自械鬥之爭一百零八人往生,因此特地選用一百零八名《封神榜》中的角色,期望向孤魂幽靈傳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具教化之意。」

指尖傳承製作再突破

傳統米雕是以糯米加上在來米製成,但因工序繁複,且易發霉、乾裂,後來逐漸以中筋麵粉取代在來米粉。中筋麵粉具有彈性,糯米粉則具有黏性,兩者合而為一,搓揉成糰,入水煮熟後撈起加入鹽巴、防腐劑,並視需求加入各色色素增添色彩, 緊接著將麵糰搓揉到不黏手的程度,便可透過「捏、揉、壓、貼、點、黏、搓」等技法,搭配特殊工具如:牛角尖、剪刀、桿麵棍、吸管等雕塑製作米雕。

隨著時代演進,現今在選擇製作米雕的材料上有了更多元的性質。謝源張表示,傳統米雕無法保存太久。他為了讓米雕能保存更久,且要發展米雕技藝,幾經實驗後,發現以玉米粉加上白膠,製作出來的成品陰乾後不易發霉斷裂,且能保存更久。這讓米雕在文化延續上,有更多的保存性。他也在2007年創立了「鷄籠米雕藝術學會」持續推廣至今,同時也不斷思索除了傳統的米雕製作外,還能加入哪些創意元素,讓米雕的價值更受世人重視。因此他結合過往自己學習繪畫的技能,將之結合成「半面浮雕」的畫作,讓米雕有了不一樣的新樣貌。

謝源張透過指尖上的傳承技法,保存傳統米雕的精髓,也為了因應時代的變遷,創造出許多不同的可能性。他透過開班授課作育英才,並培育師資,在傳統之中求變求新,希望這一項在地文化及技藝、融合與在地民眾悲天憫人的精神,讓雞籠中元祭裡看桌米雕背後蘊含的文化能持久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