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被土地「客製」的新富商店

  • 次標題:第123期-2019/04
  • 文:李昀諭
  • 圖:李昀諭
  • 點擊數:1985
新富商店內置放兩個漆成米白色的大木櫃,外層有著薄荷綠鐵捲門架,橫柱貼著「財源廣進」,傳統台式店鋪風味保存完整。
簡介

支持著老一輩人生活與精神的老雜貨店是傳統,老雜貨店五花八門因地制宜的營業項目,運籌帷幄中帶著寬厚的經營技巧,都是藝術,傳藝不僅在工藝,也在日常,都值得被好好守護。

如果臺灣最美的是人情,乘載人情味的「老雜貨店」,能不能算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便利超商於大街小巷此起彼落的現代,臺灣的土地上,還是有許多老雜貨店的身影。它們或許有不同的建築風格、營業時間、商品種類及擺放邏輯,但這些不同裡,有著相同的核心:土地,土地上居住的人,土地與人一起度過的歲月,「客製」了老雜貨店的風貌與韻味。

五顏六色錯落有致,老雜貨店自有其陳列美學。.JPG

五顏六色錯落有致,老雜貨店自有其陳列美學。

 

清晨七點,車過新寮,空氣還微涼

映入眼簾的老雜貨店,醒得比初春的日出還早,清晨五點半,清新的薄荷綠鐵捲門便已拉起。《新富商店》是店名,位於高雄六龜區的新寮,與美濃交界比鄰。營業時間是為了晨起上工的顧客,老雜貨店的主力消費族群是老顧客──居住於此或固定路過,老顧客的作息,自然也就成了老雜貨店的作息。

 

老顧客的職業與消費習慣,也影響著老雜貨店的經營模式。新寮先民多是客家人,從美濃、高樹移居而來,在這裡種田、養豬維生。春耕夏耘秋收,豬仔養成大豬,收入都是看天吃飯、「季結」甚至「年結」的未來式。老雜貨店給鄰里方便,先過日子要緊,賒了帳,秋收或殺豬後再來結清都行。在那個物資缺乏、日子普遍艱苦的年代,老雜貨店裡能支持人的不只白米、麵條,還有信任與人情味。

 

這間已傳承三代的雜貨店,商品種類及販售方式也很「客製」,跟著鄰里的需求與顧客的人生階段走。古早農業社會有帶便當的需求,就賣鹹蛋、鹹魚、蘿蔔乾這種下飯的醃漬物。祭神也是農業社會重要的事,金紙自然也在架上。沒有手搖飲與鋁箔包的年代,想喝飲料,來雜貨店也可以,自煮自熬的冬瓜茶、愛玉,天然最消暑。向政府申請來賣菸賣酒的許可執照,香菸一包一包進貨,但為了剛開始學抽菸的年輕人,拆開包裝單隻單隻的賣,那時的新樂園香煙一包8塊錢,共有10隻菸,一隻就賣8角,不多賺人分毫。

 

在第三代媳婦蕭順美眼中,老雜貨店的人情味,就來自上一代與上上一代的善良、敦厚、不計較。

第二代經營者張錦運熟稔地使用算盤幫顧客計算金額。-01.JPG 以往雜貨店要拿到政府許可證才可以賣菸賣酒。-01.jpg

(左)第二代經營者張錦運熟稔地使用算盤幫顧客計算金額。

(右)以往雜貨店要拿到政府許可證才可以賣菸賣酒。

 

新富、錦運、進金、順美

一二三代的二三事

新寮是地名,新富是店名,也是第一代經營者的姓名。年逾八十的第二代經營者張錦運還沒出生時,父親張新富就已經一邊種田、一邊做起雜貨店的小生意。上了初中的張錦運,也開始學著經營雜貨店,跟父親到旗山、美濃批貨,熟稔之後,就自己搭客運去進貨、補貨。

 

當年的初中生已變成老爺爺,店裡老爺爺的「選物」,也彷彿是一部臺灣飲食品牌近代史,五顏六色的蜜餞罐旁,有歷久不衰的孔雀餅乾、喜年來蛋捲;泡麵是統一肉燥,牛肉罐頭是新東陽,最對味的麥香紅茶在冰箱裡,鄰居是維士比。調味區也各有千秋,烏醋是白兔牌,金松的醬油膏,酸嗆夠勁的正鹿美濃醋就適合用在客家料理薑絲炒大腸,逛著一排排貨架,從陳列裡彷彿都嗅到了臺灣味。

 

老品牌有老品牌的經典,雜貨店自行研發的產品,更是融入了土地風味與第二代老闆娘張陳進金的傳家好手藝。以前店裡賣的愛玉與冬瓜茶,自己煮;以前放在大缸裡一瓢一瓢賣的米酒,自己釀,店裡還有鎮店三寶:豆腐乳、炒花生、白胡椒粉,都是回來接棒的媳婦蕭順美,正在一一學習的味道。

老雜貨店的選物,彷彿是一部臺灣飲食品牌近代史。-01.JPG

老雜貨店的選物,彷彿是一部臺灣飲食品牌近代史。

 

新富三寶

與店裡美味的排列組合

新富有三寶:豆腐乳、炒花生、白胡椒粉,自己釀,自己炒,自己磨。都各有擁護者,就曾有重機騎士嚐到白胡椒粉的滋味,直接前往店裡購買數十包。鮮明辛香的胡椒氣味有層次,是張錦運研發出來的配方,以前是用一臺跟店齡一樣老的百年鐵器,耗時費力的手工研磨,轉速、時間,都是香氣的秘訣。

 

現代的超商有琳琅滿目的微波食品,以前的老雜貨店,則能從貨架上長出「在地食譜」。牛肉麵在以往是多麼奢侈的名詞,買回店裡的新東陽牛肉罐頭與麵條,回家加上蔬菜煮,撒上胡椒粉,就能用實際的方式先熱騰騰地實踐這份奢侈;捎一包筍乾回家,滷肉最對味;白醋漬蔬菜或烏醋拌麵條都開胃;豆豉用來蒸魚,雜貨店與春夏秋冬、一日三餐的溫度都有關。媽媽們順手買食材,還能順口交換消息。揉雜著飲料攤、情報站、菜市場等多元角色的老雜貨店,其中脈絡,都是土地上文化、歷史、物產、居民故事的軌跡。

 

清晨五點半開業的新富商店,會營業到晚上,由第二代的兩位老人家與回到六龜的第三代媳婦一起輪班經營。談起雜貨店眼神會發亮的蕭順美,心裡懷著的是老人家的一句話:「不希望這家雜貨店消失」。

 

支持著老一輩人生活與精神的老雜貨店是傳統,老雜貨店五花八門因地制宜的營業項目,運籌帷幄中帶著寬厚的經營技巧,都是藝術,傳藝不僅在工藝,也在日常,都值得被好好守護。

以往少有店家,想吃牛肉麵,用雜貨店的牛肉罐頭、麵條、白胡椒粉,就能煮成。-01.JPG

以往少有店家,想吃牛肉麵,用雜貨店的牛肉罐頭、麵條、白胡椒粉,就能煮成。

從老雜貨店的商品架上,可窺見當地的飲食習慣。-01.JPG

從老雜貨店的商品架上,可窺見當地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