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化裡,都有些規矩,外人常因不懂這些規矩,而惹出笑話,甚至得罪主人,這些文化規矩,形成一個社會的通俗習慣,漸漸而成為民俗。民俗或許來自歷史淵源,或許來自禮儀教育,甚或來自宗教信仰,而所形成的民俗,都有正面意義,也是一個社會得以傳承的重要依據。
由林文環、林怡君兩位老師所撰寫的《圖解臺灣民俗》,既有趣又深入淺出地,將臺灣的民俗刻化得相當細膩。許多年輕人,若是沒有從老人家口中聽過或教導過,可能完全不懂這些規矩,而這本《圖解臺灣民俗》,利用圖像式的說明,將看上去繁文縟節的規矩,講得生動有趣,實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及娛樂性的佳作。
譬如書中提到筷子禁忌,就令人頗有同感,筷子,可以一長一短嗎?可以含在嘴裡發出嗞嗞聲嗎?可以隨意敲碗嗎?在飯碗當中插雙筷子,適合嗎?筷子顛倒拿,應該嗎?
上述只是日常生活的小細節,都已如此講究,更別說一整年裡各個節期、婚喪喜慶,有多少民俗的習慣與記憶了。例如,中元搶孤是為什麼?進廟裡拜拜該怎麼拜?清明節為何吃潤餅?媽祖繞境為何選在三月?林林總總,頗值一讀。
《圖解臺灣民俗》一書,分成季節采風、人生禮儀、日常生活等三個大單元,透過故事性的敘述,以及插畫的圖解,帶領讀者深入民俗當中,為生活中許多該注意的民俗禮節,增添了認識的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