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世界而言是個急遽的轉捩點,COVID-19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甚至是思潮。對於產業運轉倚賴各種現場活動(events)的藝術文化領域更是如此,特別是注重觀演關係互動的表演藝術活動,具有在長時間聚集大量人數於單一封閉場域的特性,更是在疫情衝擊首當其衝。
過去兩年疫情對於實體展演的衝擊,確著實對整個表演藝術產業上了嚴厲的一課──原來劇場人所習慣並倚賴的實體展演是如此的脆弱,任何一種不可抗力因素都足以將之擊落深淵。因此,即便目前劇場似乎在口罩和酒精的加持下找回了實體展演的節奏,對於所謂「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樣貌」為何,表演藝術的產官學界並沒有因此變停下思考或嘗試。其中,「線上展演」則是最直觀,也是目前國內表演界耕耘最深的一條路線。
線上展演開啟無限可能
從服務端──意即觀眾收看線上表演的平臺的建立與開拓來看,2021年中旬,LINE TV和udn聯合數位文創聯手推出的「udn數位劇場」,採月付費訂閱制,讓觀眾可以在LINE TV平臺收看如雲門舞集、故事工廠、狂想劇場、栢優座等國內團隊,甚至是國外音樂藝術節的展演錄影。更進一步與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新人新視野、臺北兒童藝術節等國內官方性質的表演藝術展會合作,讓無緣舉辦實體展演的參展作品得以在線上與觀眾見面。同年9月,國內的表演藝術活動售票龍頭,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原本的兩廳院售票系統)也開發出一站式線上展演的新平臺「OPENTIX Live」,正式加入線上展演的新戰場。2022年的臺灣國際藝術節(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TIFA)更規劃多檔線上限定的售票展演節目。
而國外線上展演平臺駐點臺灣的,則有來自馬來西亞的「雲劇場」,同樣是從購票到觀賞演出採一站式辦理。值得一提的是,雲劇場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呈現有分明且清晰的「觀眾席」及「舞臺區塊」,觀眾在觀賞的同時還可以跟「坐隔壁」的觀眾互相交流,彷彿在欣賞線上展演,也能體會到同在劇場裡的觀眾與自己一同屏息、感動的氛圍。
線上獨有的觀影體驗
當然有平臺並不夠,還得要有節目在上面放映,才足以構成表演、平臺、與觀眾之間的三方連結。而從製作端──意即線上展演節目的製作或引入來看,這兩年間確實也看到許多令人驚豔的案例。最為可貴的是,國內從事線上展演的劇場工作者們,並不安逸於將已完成的演出錄像或影音存檔直接上傳展演平臺並試圖營利。事實上,劇場界的藝術家們無不竭盡腦汁,嘗試在作品加入一些「只有線上作得到」的元素或實驗,讓觀眾不只能線上展演重溫劇場的溫度,而是真正從之獲得獨特而不同以往的觀賞體驗。
譬如故事工廠演出次數最多的作品之一《莊子兵法》,便在去年的線上演出中加入兩個監視器鏡頭畫面,隨劇情演進交叉切換拍攝舞臺的主鏡頭,呼應故事中密室遊戲及監控者的主題情節;進港浪製作所的《垃圾時間》,邀請若干創作者將自己電腦中原本打算刪除的各種檔案上傳,再轉交給製作方邀請的其他創作者重新解構、詮釋,在Gather town平臺組合成為一檔線上的展覽;2022年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國家兩廳院引入的兩檔線上展演《拾憶》和《福爾摩斯辦案:國會殺人事件》更是展現了線上展演與沉浸式互動機制的極致結合,後者以仿若電玩遊戲的操作讓觀眾化為劇中角色,前者則是以一對一的表演形式讓觀眾近乎零距離地觀看作品。上述這些嘗試或著從文本內容中的關鍵要素著手、從線上觀演形式往下往內延伸,都展現出藝術家和創作者如何絞盡腦汁讓作品內涵與線上展演的形式互相碰撞,將劇場藝術「同時在場」的獨特觀演關係能在線上以不同的姿態呈現。
然而,即便數位世界的表演藝術看似擁有無限可能,不能忽視的是,要改變觀眾的參與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觀眾買下一張劇場的票券,他買下的並不只是一場演出,而是一套完整體驗──從事先購票、保留時間、進入劇院、等待幕起、欣賞演出,這一連串的環節織就了「進劇場看戲」與一般閒暇娛樂活動區別開來的獨特儀式感。我們並不能過於樂觀的認為原本會進劇場看戲的民眾必然會願意把原先購賣實體票券的娛樂成本投入線上;更不用提,原本就不熟悉表演藝術,沒有看表演習慣的民眾更不可能會把本要用來看電影或追劇的時間金錢輕易地投入線上展演平臺。換言之,線上展演現階段只能做為一個輔助的工具,沒有辦法取代原本的現場演出。其所帶來的收入,短時間內終究無法取代原本劇場的獲利模式。
線上展演的積極意義
今日線上展演最大的積極意義,一部分除了是讓劇團可以持續運作,不至於讓旗下的藝術家或表演者一時通通去端盤子或是跑uber eat,而能夠不放棄所學,能持續實踐奉獻一生的藝術;更重要的,是讓藝術家們在劇場關門的期間,維持自身與觀眾、粉絲之間的連結。讓各個大大小小的藝術品牌不因演出受限而停止運轉,時時刻刻讓觀眾知道自身仍在積極地與時代對抗,等待重返舞臺的那一天。畢竟一個藝術品牌的養成經年累月,但觀眾要忘記你也不過就是一時半日的事。
再次看向現今正在全球焚燒的Omicorn疫情,即便世界各國多從圍堵為導向、清零為目標的嚴謹規範,轉向逐漸放寬限制、回歸正常生活的防疫路線。短期間我們應該可以不用太過擔心2020年至2021年疫情高峰期間,劇場須採間隔座或梅花座等嚴格的防疫距離規範,甚至是全面禁止現場展演的嚴峻情況。但現在疫情仍處於不甚穩定的狀態,許多演出因為演員確診或被匡列、或是不耐疫情對票房的壓制而選擇停演,劇場停演潮在檯面下似乎又暗潮洶湧了起來。
無論如何,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即便數位化不能馬上解決藝文界所面臨的困境,卻毫無疑問是充滿潛力的。或許正是這麼一個仰賴熱情供養、充斥理想主義的藝文產業,更令人期待在寒冷嚴峻的時代環境能迸裂什麼樣的新生火花,「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樣貌」至今還是個現在進行式,並且終會帶給觀眾一個足以銘刻歷史的答案吧。
蔡孟凱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揚琴主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現為TNL關鍵評論網特約作者,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