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議的印度!
如果你問不同的印度朋友,印度新年是哪一天?答案會令你又驚又喜,在印度各邦的朋友,他們所過的新年、時間與名稱,完全不同,一段又一段印度美麗的新年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豐收與財富的祈願
大致區分印度各邦的新年,有的以農業來區別,有的是歷史,有的則是宗教使然。以農業而言,70%務農的印度,以西元曆法約一月中旬,南部的坦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人們過年,以甘蔗與芒果葉妝點家園,每戶農民將煮沸罐子裡的米,直到米沸騰溢出,透過這個烹飪儀式象徵著財富與豐收。
品嚐印度道地新年料理。
三月至四月,東南部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人們則在這個時節打掃房舍、穿新衣、祈禱敬神、新年每人品嚐六種口感,包括印度苦楝樹芽、花的苦代表悲傷,鹽的鹹味代表恐懼,羅望子的酸為厭惡、青辣椒、辣椒它的辛辣味,表示憤怒,生芒果的香為驚喜,棕櫚糖與成熟香蕉片的甜為幸福,混合成飲品象徵著新的一年的生活將會苦、酸、鹹、辣、甜、香,接受與平靜俱全。
排燈節源自史詩傳說 Swaha頌讚心中最美的祝福
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Ramayana)》中,王子羅摩Rama因受惡神陷害,背井離鄉流放叢林14年,因為在猴神幫助下打敗魔王,最後返回國土加冕為王。人民點亮了數以千計的陶燈,象徵著國王散發的光芒,慶祝國王歸來。因此在印度國定曆(Indianational calendar)八月月圓之後第十五天出現新月時,家家戶戶與寺廟都點亮的燈飾及傳統油燈展開以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迎接新年開始,也就是排燈節(Diwali)的由來。
排燈節家人齊聚祭拜神明與火祭。
排燈節起源眾說紛紜,印度境內不同省邦說法也因地而異。2015年,臺北印度愛樂中心負責人吳德朗帶著臺灣旅客至印度當地居民體驗排燈節活動,吳德朗說,臺灣旅客感受排燈節其實就很像是臺灣的農曆新年,「對於大部份印度人而言,新年除了到廟裡祈福拜拜,親友們相互拜訪送伴手禮(通常是甜點),而晚間家人齊聚祭拜神明與火祭,神聖的火代表一次又一次的轉變,當每人口唱出SWAHA(斯瓦哈) ,虔心祝禱祈使成就。」
什麼!一年過兩個新年?
在印度西南邊喀拉拉邦(Kerala)則有2種不同慶祝新年的日期,以西元曆法約為四月馬拉雅拉姆新年,慶祝今年第一個收割農作物,家中將準備金色盤子裝滿錢幣與豐盛食物如米與各式水果與當地盛開金黃色阿勃勒花和傳統喀拉拉銅燈,祭拜神奎師那 (Lord Krishna)。若家中有小孩,母親遮住孩子雙眼,讓孩子新年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充滿豐盛,祈求一年讓全家健康都良好、繁榮和幸福。
印度教最具有吸引力與給人們快樂泉源的神-奎師那 (Lord Krishna)。
另外在西元曆法約九至十月間的歐南節(Onam),在喀拉拉翠綠草原中進行長達十天遊行、廟會、盛宴、船賽、歌唱舞蹈等活動,傳說是為迎接馬哈瓦力(Mahavali )國王下凡向喀拉拉人民保證幸福快樂的節日。
走在印度街道,常可看到地面用彩粉畫著色彩繽紛藍果麗(Rangoli),喀拉拉邦特別在歐南節時家家戶戶在院子將以大量的花瓣且每日依照民俗規定去增加層次與色彩,共十天才能完成像萬花筒般的立體花藝術(Pookalam),完全替代彩粉呈現美麗與祝福。
以大量的花瓣且每日依照民俗規定去增加層次與色彩,共十天才能完成像萬花筒般的立體花藝術(Pookalam)。
在歐南節遊行活動中,更不能錯過「虎舞(Puli Kali)」,每位表演者肚子大到可以撐起一張張老虎的臉,大膽在人體彩繪黃色,橙色,舞動著高能量的舞蹈動作,融合人與野獸的語言,歡慶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到底印度新年是哪一天?也許在大家心中,只要全家團圓,享有豐盛的食物,美好的天氣與康健的身體,日日都是新年。
當印度人在您前額畫上紅色圓點,代表對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