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劉千韶孜孜從藝 融合中日臺法繡針美感

  • 次標題:第130期-2020/06
  • 圖:人間國寶劉千韶老師的刺繡圖案,是日本和服上最華美的傳家印記,也是時尚衣飾獨一無二的瑰麗風景,近半世紀從藝與教學,守護傳統,創新融合中、日、臺、法刺繡素材、技法與美感,或珍藏,或實用都能翩然看見一花一天堂的精妙。
  • 點擊數:1202
劉千韶習於搭配不同繡線,組成千變萬化的圖案。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古老的刺繡工藝起源於周朝,到了盛唐發揚光大,宋徽宗時期達到極致典雅顛峰,日本遣唐使從唐宋習得蘇繡、湘繡等宮庭結粒繡刺繡工藝,帶回京都發展,加入本國文化色彩,最高貴的體現就在一套可以傳家的刺繡和服上。

劉千韶說,日本刺繡的針法,把中國刺繡針法應用於於和服上,植物圖案如梅、櫻、藤、菊,動物意象如龍、鳳、魚、鳥、蝶,器物紋樣如扇子、團扇、茶道具,幾何紋樣如麻葉、網眼、龜甲紋,都是常見的和服圖案樣式,「日本比較特別的結粒繡針法,使用單手操作即可完成。」

17歲入行 青春年華針線情深

這是座「美」的大觀園,少女時期的劉千韶,就這樣走進和服、腰帶刺繡的大屯刺繡工坊,埋首於彩色繡線與花鳥圖形的大千世界。她回憶,正當和服盛世的1975年,在臺中設有日臺合作,由臺灣人經營的和服刺繡公司,織染繡一條龍串連,工資成本比日本便宜許多,成品再運回銷售。

母親覺得日本刺繡部門工作穩定,工資也不錯,建議她可以學習刺繡,學習一技之長,還能增進社會歷練,從此,17歲的她成為一名繡娘,愈學愈是熟能生巧,深深著迷於藝術美感中,「我那時就想:一輩子做這件事,是很快樂的。」

20年後,劉千韶已精通線材的設計研發與設色實作,不料刺繡職涯卻隨著日本經濟泡沫化,工廠自臺撤出,比她預想的更快畫下句點,但因市場因素後又轉手,她無法再堅守崗位,原本是禁止參觀的不傳之祕,頓失舞臺,無比感傷。往日歷歷在目,個性爽朗的劉千韶溼了眼。

換跑道傳承 以耐心勉勵學員

1991年起,她陸續應邀到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等開班授課,轉換到傳承的跑道;1995年榮獲編織工藝競賽首獎,作品獲得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公部門典藏,逾40年深厚工藝, 2020年初榮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項目,認定並新增為人間國寶,劉千韶謙沖地說:「刺繡造就了我,我也樂意往下傳承。」

她分享訣竅。新學員從臨摹圖稿入門,先把筆拿穩,拿針才會穩,「耐心」是刺繡的核心精神,就算完成度已經過半,只要覺得不對勁、不滿意,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拆掉重來,「願意拆的人,較早出師」,多拆幾次,了解布料特性和犯下什麼錯誤後,技術自會精益求精。

啟迪興趣 學海創新變化無止境

刺繡,是指使用針線在織物上繡出各種裝飾圖案,刺繡也是臺灣女紅文化的代表性技藝,例如:廟宇神明衣著與神明桌裙的八仙彩以及戲服、嫁妝飾品、孩童兜帽等節慶場合衣著,把棉花繡在裡頭,創造彷如3D立體的生動鼓凸感;又如家政課習作的十字繡、有油彩效果的文化繡都容易學得好;中國刺繡四大名繡包含蘇繡、湘繡、蜀繡、粵繡,其中宮廷御繡蘇繡影響東洋和服刺繡較大,結粒繡難度更勝一籌。

劉千韶認為刺繡保留了中國古繡的奧祕,為免失傳,她啟發學員興趣後,帶領他們畫色定稿,繡在喜愛的旗袍、布包、掛軸、手機袋等布材上,有了成就感,興趣更能持續。2015年她帶著學生舉辦「刺繡技藝傳習展」,80幅作品演繹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刺繡工藝美學,展出「千絲韶光繞指柔」精緻刺繡作品,有些學員跟隨她鑽研20年,針法配置嫻熟,漫遊於結粒繡、緞面繡、輪廓繡、長短針繡、釘線繡各種刺繡針法領域,療癒身心,涵養氣質,感情有所寄託。

居家客廳就是座工坊,耐性特佳的劉千韶走到滿櫃滿屜繡線材料前,打燈設計圖案,穿針引線做示範,重現最高階的結粒繡,「日本線材偏好撚金線、金箔、蠶絲線,表現獨樹一格的優雅柔美色調,工法沈穩大器,要求完美。」圖像在心中顯影,依據使用的材質加乘用色與工法交融的變化,衍生出千萬種組合,例如長短針密織法,能製作月亮與雲彩的陰暗面,經驗與素養正是非常重要的底韻,她並不以此為滿足,每天都向昨天的自己挑戰,要更上一層樓,「真心喜歡,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活到老學到老,永無止境。」

劉千韶創作加入植物染色染線、臺灣棉花線素材以及原住民圖騰。臺灣是紡織大國,MIT機能材質揚名世界,加工絲、羊毛纖維、螺鈿、金蔥、盤金,創作作品前衛又出色,比如她曾在巴黎展出的作品〈天上人間〉,運用少見的特殊金屬管條、串珠,捲繞成龍鳳呈祥圖像,望之心生嚮往;屋內另一幅戰國文錦,捻線漸層色澤呈現靜謐中的靈動,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極具復古美感,藝術無價。

劉千韶手工刺繡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文化技術保存者」,她欣慰刺繡受到重視,也樂於啟蒙、傳承、推廣,推動刺繡生活化、現代化、時尚化,「共好,代代相傳。」劉千韶自我期許。

簡介

李復盛、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