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陳惠美巧手纏花 多年修得傳承心

  • 次標題:第130期-2020/06
  • 圖:纏花又名春仔花,是結合剪紙、纏繞與刺繡等技術而成的古老工藝,乃臺灣早期婚嫁節慶時不可缺少的吉祥飾品,曾盛行一時,許多婦女將它視為閒暇之餘的女紅技藝,巧手者甚至將它販售作為貼補家用的手工副業,但隨著時序、科技的推移,這項傳統工藝漸有失傳之虞。宜蘭藝師陳惠美煞費苦心,修習纏花20載,保存古老技藝始終不渝,贏得「人間國寶」尊稱,千絲萬縷在她手中百般纏繞,幻化成不凡傑作,令人嘆為觀止。
  • 點擊數:1419
師承自謝陳愛玉,陳惠美致力於纏花工藝的創新與傳承。

一縷絲線,放在掌心是如此的輕盈,彷彿沒有一點重量,拿在手中是如此的柔順,似乎稍加用力就會扯斷,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它卻緊緊牢牢地纏繞住一個女人的半生,而她竟也不離不棄甘之如飴,還為它挹注所有心血;就這樣彼此相伴20年歲月後,陳惠美成了著名的纏花工藝大師,輕柔的絲線也在她手裡脫胎換骨,幻化出一件又一件栩栩如真、令人驚嘆的作品。

邂逅纏花 立志發揚光大

回首往昔,究竟是絲線纏住了她,還是她纏住了絲線?抽絲剝繭想弄清一切,就要從當初談起。那時候陳惠美快50歲了,在臺北從事皮革工藝教學及創作多年已小有名氣,有段時間她在骨董店上班,剛巧一位同事因為要參加舞蹈比賽,特別請一位阿嬤幫忙製作表演用的纏花,她無意中看到立刻有一種被電到的感覺,心想世間怎麼有如此柔美細緻的工藝品,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向對方拜師學藝。

1997年,透過古董店同事林明毅的介紹,終於認識了謝陳愛玉阿嬤,她向阿嬤提出拜師學藝的意願,高齡90歲的阿嬤不但沒有拒絕她,還一口答應到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華陰街分館(即現「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前身) 開班授課,非常樂意將所有技藝傾囊傳授給她。後來愛玉阿嬤以97歲高齡辭世,雖然師徒相處只有短短7年,但阿嬤無私地教導讓陳惠美銘感五內,讓她立下志願要讓纏花在她手中發揚光大,而為了感念阿嬤對她的教導,至今工作室中也依舊供奉著阿嬤的照片。

又名春仔花 節慶及嫁娶的吉祥飾品

「纏花」是一種以絲線纏繞紙片,配合鐵絲、點綴飾物等,經由纏、繞、捻、盤、綁等技法步驟,以手工完成的工藝品,起源時間可推算至清代。客家俗稱的「纏花」,在金門有「吉花」之稱,在閩南地區則叫作「春仔花」,是臺灣傳統嫁娶、供神及歲時節慶不可或缺的飾品。「年年春、年年富、年年買大厝!」臺灣過年常聽見這句吉祥話,陳惠美解釋,閩南語中的「春」為「剩」的諧音,象徵年年有餘的吉兆,而「春」又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開始,因此「春仔花」也帶有吉祥的象徵。

在傳統客家,纏花常作為祭祀用的供花或衣帽配飾及家中擺設、燈飾,用途較多元,造型繁複,色彩也較繽紛亮麗,呈現出客家女性對裝飾藝術的奔放熱情。閩南地區則以單純紅色為主,早期大多用於吉慶場合,尤其在婚嫁中扮演重要角色,新人及雙方家人都會依照身分配戴不同的「春仔花」飾品,十分講究,常用圖案包括蝴蝶、百合、牡丹、龜、鹿等,尤其是新娘頭上一枝紅豔豔的石榴款式,承載著來自眾人的祝福,是許多女性一生中最美的記憶。

千絲萬縷百般纏繞 終成精彩傑作

纏花到底有什麼魅力,讓陳惠美甘願放下學習多年的皮雕創作,轉而投入它的懷抱呢?從最初相見時的驚嘆到日復一日的不停纏繞,陳惠美說自己始終無悔。對她而言,纏花這個古老藝術散發著迷人的光彩,一條絲線、一個紙板不停地繞啊繞就能變化出千百種款式,創意永無止境;就像小水滴落入河流歷經百川最後匯聚成大海,在她巧手之下,千絲萬縷的絲線百般纏繞後,也終成耀眼奪目的精彩傑作。

製作纏花有何訣竅?陳惠美說,最重要就是耐心和細心。利用「纏、繞、捻、盤、綁」等技法,將線材慢慢纏繞上已剪好的紙板,做成唇型後,再利用鐵絲組合成不同的花形即是基本功法。當年她從愛玉阿嬤手中學習8支基本款的纏花,之後又四處觀摩,再從另一位蔡阿嬤學到其他種類的纏花,最後組合成12支基本款,命名為「喜宴」,並用它來作為教學範本。

因為當初愛玉阿嬤只用紅色絲線創作纏花,因此阿嬤在世時,陳惠美堅持也用紅色來創作,以示對阿嬤的尊重,直到阿嬤過世後,她才開始使用不同顏色,題材也更加廣泛,作品種類愈漸豐富。比如她曾以十二生肖為題,每年創作一件動物作品,歷12年終於完成全系列,每件作品精緻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傳統的纏花頭飾並不大,大約只有3公分見方大小,近年陳惠美則嘗試發展大型作品,作成壁飾或裱框成擺設,完成的作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中有一件大型的百合裝置藝術,光是花瓣就超過100多公分,作品是以水管為底,用麻繩細細纏繞,並在表面漆上紅漆,費時3天,動員20位學生一起完成,完全打破纏花既有印象,相當獨特,目前保存在國家音樂廳。

與時並進 綻放纏花璀璨花顏

陳惠美說,纏花的纏是動詞,有纏繞的意思;花是名詞,指的是樣式,而非特定植物的花卉,因此任何魚鳥蟲獸花草都可以是創作題材。除了慣常使用的絲線以外,她不排斥其他線材,手法也會不斷追求創新,讓纏花這項技藝可以與時俱進,不被人們遺忘。她認為許多古老工藝會失傳,就是因為和大環境脫節了,因此她也開發適合現代人使用的纏花用品,讓纏花藝術和日常生活接軌,不要只停留在傳統節慶中使用。

陳惠美與纏花邂逅時,纏花已經沒落許久,熟知這項工藝的人也不多,但她用心學習,決定要以畢生心血把這項美好技藝保留下來。她的用心和努力也受到國家肯定,經宜蘭縣政府提報,「纏花工藝(春仔花)」於2011年獲登錄為我國無形文化資產,陳惠美則是臺灣「纏花工藝(春仔花)」保存者第一人。201911月,文化部正式公布登錄「纏花」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保存者陳惠美為「人間國寶」。

奮鬥20年,期間一度以皮雕的收入來養活纏花,幸而陳惠美在低谷中並未頹廢喪志,一直緊握纏花不放,才能歷經風霜後綻放最美花顏,不負當年愛玉阿嬤的無私教導,也終於實現她對阿嬤許下發揚光大纏花的承諾。

簡介

徐榕志、林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