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陳啟村一生醉木雕 中西融會的木藝美學

  • 次標題:第130期-2020/06
  • 圖:「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鹽工之子陳啟村從塗鴉、捏土尪仔,到佛像雕刻、西畫美學,在人生的舞台上,始終依照自己所擬的「藝術創作」劇本,秉著莫忘初衷的信念,不但成功演繹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創作美學,並讓他榮獲文化部「人間國寶」的無上殊榮。
  • 點擊數:1120
陳啟村正在雕刻半成品的木雕作品。

「陳啟村!」剛上國小的陳啟村因恍神而被老師訓斥,他雖然很努力想聽懂老師所說的話,無奈,從小說臺語的他,面對滿口鄉音的外省籍老師,猶如鴨子聽雷般,有聽沒有懂,索性拿起紙筆在課堂上畫畫。有一天,媽媽從他書包裡翻出一張他畫的豬,開心說:「哇,你這個囝仔畫嘎甲水喔。」原本為了躲避老師上課的塗鴉,就因為媽媽這句稱讚,讓陳啟村找到了自己在藝術方面的天分。

鹽工之子 嚮往木雕路

「我是臺南七股人,媽媽是鹽工、爸爸在臺鹼上班,因為爸爸的關係,我小學念的是全班都是外省小孩的鹼安國小,班上就只有我一個臺灣囝仔,因為聽不懂華語,功課不好,常常被罰站。」回憶童年,陳啟村對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眼晴不看、耳朵不聽,沒出息。」這句話對他幼小心靈造成傷害,但陳啟村並不因此怨天尤人,他從塗鴉找到紓壓的管道,因為常常畫畫,美勞作業經常被表揚褒獎,功課雖然沒什麼長進,但這段童年歲月過得倒也開心。

國小五年級時,黃俊雄布袋戲風靡全臺,陳啟村經常跟著村裡小孩玩泥巴、捏土製作布袋戲尪仔頭,由於他做的尪仔特別漂亮,而且又很逼真,村裡小孩都喜歡跟他玩。這段捏土尪仔的童玩歷程,讓他熟悉泥塑技巧,可說是陳啟村在雕刻這門藝術的啟蒙階段。

同年某日,陳啟村騎腳踏車,不慎摔斷左手臂,父親看了很心疼,把他叫到跟前:「阿爸看你安捏心內揪不甘,我看你讀冊嘸啥興趣,又擱愛畫圖,去學一門功夫好了。」父親問陳啟村想學什麼,陳啟村不假思索:「我想學雕刻。」父親點點頭,表示讚許。隔沒多久,父親因病辭世,陳啟村父子之間的對話,雖不曾說與外人知曉,但巧的是,國小六年級快畢業那年,他到阿伯家玩,阿伯漫不經心地問:「阿村仔,你有沒有想要學雕刻?」陳啟村心想:「這難道是上天的安排?」於是當場立即果斷的說:「要!」

國小畢業那天,陳啟村興高采烈地跑到阿伯家:「阿伯,你不是要帶我去學雕刻?」由於事隔好幾個月,阿伯忘記這件事,滿臉狐疑摸摸頭:「有嗎?」陳啟村著急地說:「有啦、有啦。」阿伯似乎也慢慢回想起自己的確曾答應眼前這個小朋友,於是要他先回家,明天早上過來,再帶他去學雕刻。

砥礪磨藝 學徒時期扎實打底

阿伯帶陳啟村去的是臺南市公會堂附近,福州派的林依水師傅的佛像雕刻店。臺灣神像雕刻業主要區分泉州派、漳州派和福州派,而目前又以泉、福兩派為大宗,兩者之間的差異,就神像外觀而言,泉州派圓潤飽滿,福州派比例修長;在粧佛工藝方面,泉州派擅長漆線,福州派則精於粉線,泉州派的店號大多以「某某國」命名;福州派則多為「某某軒」。

國小剛畢業的小毛頭來到雕刻店,師傅自然不會立刻教他雕刻,於是每天早上720分起床,拉開鐵門,忙碌地做著打雜工作,一做就是3年,連雕刻刀都沒摸到。每當夜深人靜,躺在床上的陳啟村總是暗中叫屈,很想一走了之,但雕刻是他從小的志願,怎能就此放棄?於是咬牙苦撐,他利用磨砂紙的機會,偷瞄師兄雕刻技巧,「我認為當學徒並不只有學技藝,更重要的是磨心,就算最基本的灑掃應對進退,也是一種學習。」陳啟村說。

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某日因店裡有土地公雕刻急件,師母交給陳啟村處理,完成後,師母見到作品嘆為觀止:「從沒看過你刻,怎麼這麼會刻?」師傅從此對他另眼相待,開始傳授雕刻技法,經過4年磨練,陳啟村的雕刻技藝突飛猛進。出師後,進入當時頗負盛名的「人樂軒」當「頭手師傅」,也就是這家雕刻店的主要雕刻手,這對一個10幾歲的年輕小伙子而言,可說相當難得的際遇。

陳啟村對雕刻的用心與執著,從他日常工作態度可見一斑。一般人下了班,不是在家休息,就是找朋友玩樂,但他卻沒有閒著,工作之餘騎著野狼機車,走訪全臺各地廟宇,為的就是要近距離觀察這些神像雕刻的技法與表現意象,

北到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南到高雄旗津天后宮,將這些神像一一拍攝下來,作為他日後雕刻的參考資料。這段全臺跑透透的廟宇之旅,不但奠定陳啟村雕刻功夫的重要基礎,也成為他未來創作的養分:「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單靠天分,而是要一步一腳印,不斷努力, 慢慢累積而來的。」

開闊視野 融會中西美學

退伍後,陳啟村對藝術創作有了更殷切的需求與盼望,除了繼續雕刻工作,他開始接觸西方美學,「我在以前的臺南社教館買了人生第一本書——《米開朗基羅作品集》,書中有許多著名的雕塑作品,像是大衛像、聖母像、摩西像等,從那時候起,對西方雕塑美學有了初步的認識。」當然,陳啟村的求知欲不僅於此,他還想學西畫,經多方打探,找到位於臺南市西門路上的曾培堯老師,當時他收的學生大多是準備考美術系的國、高中生,只有他是唯一的社會人士。

「我會如此嚮往西方美學,是因為當兵時意外買到了米開朗基羅的畫冊,發現傳統中國藝術與西方美學的差異。」陳啟村說,學習西畫素描,不但讓他清楚掌握人體比例的表現,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木雕作品能和這些西方素描、油畫、雕塑一樣,陳列在博物館。為實現其畢生所願,陳啟村在學習西畫時期,積極參加全國各項美術比賽,自1988年獲得臺灣南美展第一名以來,接連囊括第一屆奇美藝術獎、文藝季書寫的可能性創意獎、第一屆臺南市美展府城獎、鳳凰府城人十大傑出青年、府城傳統民間工藝展第一名、第二屆傳統工藝獎二等獎、第三屆大墩工藝師獎、臺灣木雕薪傳成就獎等。也因為參賽,讓他有幸認識現代雕塑大師陳英傑。陳啟村不但從陳英傑身上學到雕塑基本理論,並體會到如何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加量與減量,「陳英傑老師曾對我說,一位成功的藝術家,必須讓其作品具有生命力,它所呈現的不只是工法技巧,還要有藝術美感。」經由大師的指點,陳啟村在創作上有了更宏觀的視野,並將西方美學融入到他的雕刻作品。

磨心見細膩 謙卑匠心續前行

綜觀陳啟村的創作,大多取材自日常生活與歷史民俗。歷史人物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國姓爺鄭成功像,「荷蘭人對鄭成功的描述是︰中等身材、臉方正、音洪亮、大眼、眼神銳利,於是我就以此為基礎,再加入臺南人對鄭成功感恩,雕出他的面容神韻;在衣著上,則讓雕像著武士盔甲、外披文人衣衫,展現允文允武的樣貌。」陳啟村在創作過程中極其考究,精確傳達了鄭成功的精神與氣度,目前陳啟村的鄭成功像於北京臺灣會館、日本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臺南市立美術館都有收藏。

陳啟村的創作有很多都是來自不起眼的生活小細節,就以帶有3D立體空間感的〈窗〉為例,是陳啟村某日帶著家人逛街時,赫然瞥見一個小男孩整個人趴在玻璃櫥窗前,觀注窗橱裡的玩具。陳啟村在創作中,將小男孩貼窗而望的好奇本性,與那種渴望獲得的神態表露無遺。

另一件作品〈新衣〉,也是陳啟村觀察小朋友細膩的表情與動作而衍生的代表性作品,「新衣裡的小女孩,其實是我女兒。」陳啟村說,女兒剛和媽媽逛夜市回到家,媽媽幫女兒買了一件洋裝,當女兒換上新衣後,那種既害羞、又靦腆的純稚表情,深深觸動他的內心,進而成為他的創作靈感。

除了創作,陳啟村也為木雕工藝的薪傳,不斷在全臺各地演講開課,包括2008年台灣設計博覽會的示範教學、2009年鹿港慶端陽——魯班公宴全國工藝展、2012年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木雕體驗、2016年超有藝思ART向大師學習——版畫課程等,而他自己本身也收了5位徒弟,其中大弟子在茄苳入石榴的鑲雕業界表現出色。

今年1月,文化部公告6位新科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人間國寶),陳啟村因木雕領域的成就,而名列其中,成為臺南市第6位人間國寶。「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對此無上殊榮,陳啟村不但謙卑,更一再強調,「學習任何事情,磨心永遠比技術更重要。」回顧他的雕刻歷程,陳啟村從一個聽不懂華語、在課堂上塗鴉的鹽工之子,拜師學藝、接觸西方美學,一步一腳印的朝著藝術殿堂人生目標而向前邁進,這樣的學習態度和歷程,足為現代年輕人典範。

簡介

楊為仁、陳啟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