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習計畫
2010年開始,文化建設委員會(後簡稱文建會)啟動第一屆「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習計畫」[1],也就是國家級傳統工藝和傳統表演藝術「人間國寶」的傳承計畫。由受到國家登錄的「保存者」作為「藝師」,將傳統藝術的頂尖技藝和文化知識傳授給幾位精選出來的「藝生」,確保這項傳統藝術不致於失傳,而能夠經由這些新生代持續將國家的重要文化內涵傳承下去,為國家守住文化高度和獨特性的根,而這也是供應給創意產業發展的源源資產。守住根,萬變就有其豐沛不竭的本源。
因此,傳習計畫與大部分的工藝培訓課程非常不同。首先,傳習計畫是以「保護傳承傳統工藝文化資產」為目的,這反映在工藝類型、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上。臺灣的工藝類型非常多元,然而傳習計畫主要是為了傳承具有文化重要意義、具有在臺灣代代相傳技藝脈絡的工藝類型,也就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界定的「傳統工藝」。2021年底為止國家級的重要傳統工藝包含傳統木雕、錫工藝、粧佛、泥塑、剪黏、建築彩繪、纏花、細木作等漢系工藝,以及漆工藝、竹工藝、刺繡、緙絲、玉雕、泰雅染織、賽德克織布、排灣族傳統織布與刺繡、噶瑪蘭族香蕉絲工藝等多項登錄,有十九項傳習計畫正在進行中。
傳承先於創作
而在學習模式方面,多數傳習計畫以「四年」為期,這也區隔了傳習計畫和一般工藝推廣課程的差異。「四年」,是以臺灣傳統師徒制「三年四個月」為原型所發展出來的,既顯現了技藝學習要達到能夠「出師」獨立發展所需要基本功的時間累積;更重要的,也反映師徒制「傳藝也傳心」的浸潤式全人養成方式。而既以「保護傳承」為目的,這四年的學習,主要在於讓藝生扎實掌握藝師所保有的技藝和知識內涵,結業「出師」後,才以此為基礎各有其發展。因此,傳習的學習是「傳承先於創作」,具有為國家群體傳承文化的使命感。這和一般工藝的學習以個人為中心的技術和創作發展目標非常不同。
在學習內容方面,傳習計畫以文化傳承為目的,在習藝過程中,文化知識、文化美感、語言(閩南語、族語、文化典故和專業用語)、專業倫理、人格素養都是師徒傳承的核心內涵。整體而言,可說是傳統工藝之「內容美」(文化內涵)、「工藝美」(技藝能力)、「形式美」(美感內涵)及「人格美」(師門倫理與專業態度)的傳承,有別於一般工藝課程僅著重技術和應用的學習。為保有傳統知識內涵的獨特性和整體性,傳習採取的是與學科分割式的現代學校教育不同的途徑,日、韓、法等國也有相似的師徒制傳承方式。
從「傳習」到「接班人」
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迄今(2022年)已有數項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的藝生完成四年習藝,獲得結業藝生的資格:包含竹編工藝黃塗山藝師的三位藝生涂素英、劉興澤、黃啟祥,三位不僅在竹藝教學、竹藝創作上卓然有成,也受到南投縣政府認定為保存者,接下竹編工藝保存傳承的責任;漆工藝保存者王清霜藝師的藝生王賢志、王清源、李麗卿都在漆藝專業擁有精彩表現,王賢志也已登錄為南投縣保存者;粧佛工藝保存者施至輝藝師的兩位藝生施世曈和陳宗蔚,不僅潛心保有泉州派粧佛的精髓、開拓其場域,更持續投入大眾教育推廣,施世曈先生亦由彰化縣正式認定為保存者;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施鎮洋藝師的三位藝生施懿紋、羅又睿、吳適為也都在木雕專業領域各展長才,並且持續投入傳統木雕的專業和推廣教育,展現傳承的使命感。錫工藝保存者陳萬能藝師的三位藝生陳志昇、李瑋、楊蕙如,前者已認定為彰化縣保存者,而三位皆在錫工藝專業領域和教育推廣工作持續耕耘。2020年及2021年,竹工藝(籃胎漆器)保存者李榮烈藝師的三位藝生許秋鄉、簡嘉儀和黃桂珠陸續通過結業考試,成為保存傳承工作的新成員。多數藝生結業後也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示範與推廣計畫」的支持下進駐宜蘭傳藝園區,在教學推廣、展示、創作的實踐中開拓專業領域的發展。從「傳習」到「接班人」,可說是國家傳統工藝傳承最核心的人才養成途徑。
「傳習」是藉由傳統工藝新一代保存者的培育以保有國家文化的DNA,而同時,多層次的工藝教育也是形成工藝發展支持網絡的重要基礎。依據教育的目標不同,可分為三個面向:「培養工藝專才的教育」、「養成工藝支持群體的教育」、「以工藝作為教育取徑」。傳統工藝的傳習是「培養工藝專才的教育」之一環,而工藝相關系所的學校教育體系,或者專業機構的系統性進階工藝課程(例如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辦理的中長期培訓課程),則為工藝(也包含傳統工藝)專業人才的養成打下基礎,培養投入工藝實踐的主力。第二個面向,主要指的是工藝推廣教育,藉由各種點狀、短期甚至單次的工藝教學,運用多元管道,培養大眾對工藝的認識進而引發興趣,成為工藝的潛在學習者,以及工藝的消費者、支持者。第三個面向,指的是運用工藝作為教育取徑,以發揮工藝在當代社會中所能產生的積極意義和價值。舉例而言,在北歐學校中的工藝教育,目的並不是為了養成未來投入工藝專業的人才,而是為了培養能運用工具和環境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工藝作為一種身體知識,其與生態環境的內在連結,也能夠成為人文、社會、自然各學科學習的新取徑,提供對於個人與所身處環境之關係的反思。整體而言,多重層次、多元管道的工藝教育,共同形成工藝支持網絡的基礎。談傳統工藝的新生命,也於此成為可能。
[1] 由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2021年改制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江明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