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賦予自然材質新美學 巫祈敏利用竹籐編韌性展現新活力

  • 次標題:第149期-2024/06
  • 文:許琳宜
  • 點擊數:63
巫祈敏作品《農閒》獲得2022年臺東工藝設計獎二獎。(張綺琪攝)

愛上自然材質與手作精神

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中的「傳統藝術接班人好手路」工坊裡的一角,巫祈敏正在剖著竹子,一刀又一刀的落下,剖到約􀀑􀀏􀀖公分的寬度後,透過專用刀具定寬、倒角、定厚,將材料處理更佳精準細緻,開始進行編織工序。

一個簡約造型的傳統竹籃,首先要先「起底」,也就是採用平面織法完成竹籃底部的編織;再者是「立邊」,用手或加熱竹篾折彎,沿著底部順勢而上,成為立體的型態繼續編作,作出器皿所需的高度;第三個工序為「收口」,收攏器皿頂部邊緣,直接運用竹篾尾端編作各種捲繞收邊,或使用竹籐材質製作內外框固定緣口,並以籐皮綁紮收邊,完成之後,基本上一個簡單的單開口器皿已然成形,更講究者可增作「提把、提耳裝附」、「裝飾」及「塗裝」等工序,讓整體造型更加好看,兼具實用性、耐用性。

近年來逐漸在竹籐編織工藝領域嶄露頭角,並獲得2022年臺東工藝設計獎二獎、第􀀓􀀓屆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優選等獎項肯定的巫祈敏,大學時期學習產品設計,時值臺灣文創產業蓬勃發展年代,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常常接觸到傳統工藝文化元素,看見設計前輩結合工藝創作與設計作品,觸發了她對傳統工藝的學習熱情,進而檢視自己,發現喜歡手作精神更勝於電腦操作為主的產品設計,她發覺自身非常喜愛自然材質,如果要創作的話,那就不如選擇環保且是綠色素材的竹籐,特別吸引她的是竹籐的纖維特性,紋理細緻、韌性強,竹子為非草非木的植物,不如草類,例如藺草、稻草般那樣的柔軟,纖維有點硬度也容易裂,但經過處理後,又有不同的彈性變化,加上在工序上有時需要籐的綁紮協作,在材質的應用上非常有趣。


成為張憲平的傳習藝生

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竹籐編工藝國寶大師張憲平,並進一步參與了勞動部104年的「明師高徒計畫」,開啟習藝之路,在張憲平手把手傾盡心力的教導之下,於隔年考取竹編單一級技術士,爾後,雖然一度因計畫中斷習藝,從事其他業別的工作,但仍運用工作之餘持續向張憲平學習,不放棄精進技藝。

幸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後續推出「重要傳統工藝竹籐編工藝傳習計畫」,巫祈敏再度成為張憲平的傳習藝生,可以回到完全專注的習藝狀態,對她而言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並於習藝結業後參與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推廣計畫」的小型傳統工藝聚落(即接班人好手路),成為駐園工藝師在工坊裡安心創作,並能更深度地與不同工種駐園工藝師跨界學習、交流,另一方面,民眾可近距離欣賞藝師現場創作以及工藝解說,也可直接參與藝師教學體驗活動,對結業的藝生來說,是在進入市場前,一個很好的緩衝平臺。


注入美學 打造獨一無二的作品

相較於錫工藝、粧佛工藝在現今社會中,仍在祭祀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有一定的市場需求,而竹籐工藝則在大環境的變動之下,一般實用器皿類別較容易被東南亞國家進口產品及塑料器皿取代,加上師承自張憲平,習藝除了基本功之外,便以竹籐工藝藝術美學化為創作主軸,而不走回傳統實用的器皿用途。

竹籐編工藝有趣之處在於可以在基礎上作無限的延伸,例如在編法上,基本的編織技法是不變的,例如三角孔編、米字編、輪口編、斜紋編、束編、挑壓密編、蟲型棒捲、紮結等技法,但會因為藝師在編法設計上疏密、料材與應用方式不同,或者對材料熟悉的程度不同、個人美學底蘊不同,而呈現完全不一樣的面貌,因而每件作品從近處看似雷同,從整體看卻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持續教學、推廣竹籐工藝

巫祈敏在習藝到一個段落後,先成立「巫奇工作室」,她說,主要是個人因素考量,讓關心她的家人朋友們知道她在做什麼,後期與同為師承張憲平的黃雯琪、楊雅雪成立「三山工作室」,「三」象徵三個人,「山」則是師法自然的涵意,工作室以「教學」、「推廣」竹籐工藝為主,從初學者的角度去開發竹籐編織的手作體驗課程。

無論是在接班人好手路工坊或三山工作室的教學的過程中,不乏遇到對竹籐編工藝有濃厚愛好者,她都會建議他們可以先多接觸,不斷地嘗試,並善用政府的傳習計畫或是接班人好手路這類的計畫,幫助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政府作為最佳後盾,藝生可以安心學習、專注創作,在竹籐編工藝這個學無止境的領域裡,盡情享受創作樂趣。


簡介

「嘶嘶嘶⋯⋯啵、嘶嘶嘶⋯⋯啵」,劈竹刀俐落地從竹筒中心直剖而下,發出悅耳且療癒的聲響,圓直直的竹子,在藝師巫祈敏熟練的刀法下,一分為二,竹片內側層層疊疊美麗的纖維紋路,吸引了一旁民眾的目光,竹作為材質而言,對民眾來說並不陌生,但卻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剖竹工藝演繹,而這卻是工藝師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