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傳統社會對女性有諸多規範,甚至許多的戲曲演出皆清一色由男性扮演,一如歌仔戲的前身──「本地歌仔」即是其中代表。直到1920年代,歌仔戲走入文明城市,吸收多元劇種特色,又受當時流行的京調女班之影響,逐漸轉變成如今樣貌,並轉換性別改由女性主導演出,也就是──「坤生」。
如今,時常可見各家歌仔戲劇團小生幾乎為女性演員,電視歌仔戲的四大小生──葉青、柳青、楊麗花、小明明更是許多臺灣人的共同回憶。這群男裝麗人在舞台上何以能夠迷倒眾生?歌仔戲的「坤生」文化又是為何與其他劇種相異?
女人最懂女人心
社會因素或許是其中之一。「我記得明雪阿嬤受我們訪問時就講到『酒家查某上愛我』。」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林鶴宜,憶及歌仔戲國寶藝人洪明雪的那些年輕往事說到,當年聞名全臺的洪明雪下戲後的飲宴邀約不斷而結識許多臺北江山樓的名花,或許是彼此間感其類似的流浪命運,在相遇之後尤為惺惺相惜。
如今,戲臺下的女性觀眾身世雖不再如過去淒涼,惟對戲文裡男主角的深情期許依舊;林鶴宜以自身長期觀察經驗為例,向我們分享她看到在台下觀眾仍多半為女性,原因無他,自是為尋得那份在生活中未能攫取的情感投射。其實,這也是女人的一份體貼,妻子在鎮日操持家務後,又不忍打擾在外工作、應酬不斷的夫婿陪伴自己,因此,齊聚台下看戲便成為許多女性間的消遣娛樂。
日積月累,戲台上的深情小生也成為女性觀眾轉移情感的對象,無論是在大戲開演前送上餐食點心,抑或在演出過程中貼「賞金」鼓勵,不同的表達方式都寄予著一份關懷,而坤生演員也會予以談天、回饋。女性觀眾除以賞金、餐食等外在條件的回饋外,她們也藉由表演過程中欣賞到坤生演員的人格特質,進一步彼此結緣、成為知音。畢竟,在過去兩性之間的交往往往受到社會倫理所拘束,女性難能如此開放地面對「異性」友人,自然是相得益彰。
做活戲,活出精采人性
「每位演員都會因為自己的人生觀而塑造出不同的人格特質,有一種是會無意間透出憂鬱氣息的男子,樸實而讓人憐愛;也有一種是善於以眼神打造多層次心跡、勾攝群眾的電眼男;還有一種是會以豐厚內心戲取勝的小生,就像陽光灑落的暖男;更有那種激烈狂野、逗弄女孩的風流人物。」林鶴宜細數觀察過臺灣多位小生的特質,架構出百年來歌仔戲獨有的坤生文化。
早年歌仔戲演員的培育來源多以「贌戲囡仔(pak-hì-gín-á)」為主,意即父母將孩子以約定價格出養給戲班,並於契約年限於班內演出,這群童伶的基本功底、唱腔發音便會由戲班教導並選定行當。然而,在技術層面以外,戲曲最重要的舞台魅力則是仰賴於自身的觀察力,一位出色的坤生除擁有英俊瀟灑的外表,更要懂得於跑龍套時觀摩前輩、模仿男性的氣口(khuìkháu),對應著每個人不同的原生條件,自然就具有不同類型的男性氣質養成。
在臺灣歌仔戲表演型態裡,除擁有坤生的迷人丰采外,尚具有「做活戲」此一特色,意即由演員隨興發揮的無定稿演出。女性觀眾在觀戲的過程裡,其實不僅僅獲得慰藉心靈的滿足,更像是一位劇評者,她們藉由藝術欣賞的角度,鑑別出各家坤生演員異於現實男性的美感、扮相、聲腔等外在表現,進而投射、選擇出與自身個性契合的男主角為追尋對象。
顏值、唱腔、外貌造就坤生優勢
「坤生除具有親近女性群眾的特質外,也因歌仔戲慣用的本嗓往往會使得男性產生先天上的不足。」林鶴宜解釋著歌仔戲在生成過程中,因其採用的民謠式唱法,使得在男性音域發揮上相對劣勢,造就當今歌仔戲大多由女性演員擔綱主導的現象。
日治時期,上海京班受邀來臺演出,許多男性演員在戰後因故滯臺而流入歌仔戲班擔任教導,這些演員的知名弟子如蕭守梨、蔣武童、喬財寶等人,促使當時戲班多以傳統武戲見長;然而,女性的武打身段、陽剛氣息不若男性吸引觀眾,故仍多以男性為主。直至1950年代之後,「變體戲」風格鼎盛,劇本著重於男女之間的奇情歡愛,為避免觸及性別規範,逐漸開始改由女性演出,且在扮相上更顯男性具有吸引力。
「女性的小生扮相有著俏麗與陽剛共存的陰柔美感,為女性觀眾打造出世間最完美的男性形象。」林鶴宜進一步闡述臺灣歌仔戲中女性演員所擁有的顏值優勢,她認為這自然也是吸引女性觀眾的一大亮點。然而,唱腔或外貌條件並非絕對,近年有多位優秀的男性小生積極躍起,相信或將會讓臺灣未來的歌仔戲表現更添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