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典「運動」場設計理念

  • 次標題:文文小火燃燒傳藝未來
  • 點擊數:205
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主題視覺之一〈備戰時刻〉,在傳統元素上注入當代美學與時髦調性。
簡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層層包裹住的真意

如此青春又大膽的圖像敘事來自三頁文設計工作室打理出的主視覺,精準點出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主題「經典運動場」,但這運動場景沒有停在接力比賽上,選手們在箭步如飛奔向終點後,排排站接受掌聲與喝采,每個人都是贏家!即便是沒有接觸傳統藝術經驗的閱聽大眾,也很難不被前述熱情洋溢的文宣所吸引,這正是典禮總導演暨策展人——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的用意,但他想要藉由這場傳藝盛宴遞出的訊息,遠不止於此,這個運動會主題的前導文宣帶領大家踏上的旅程,目的地是頒獎典禮。

除了體驗所有入圍的作品與藝術家的神采,典禮上另安排演出曾風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的〈馬蘭阿美歡樂飲酒歌〉與經典劇目《試妻大劈棺》,以舞蹈方式呈現臺前幕後每個角落裡的職人風華,也邀了恆春民謠保存者吳登榮、劇場演員徐堰鈴、歌仔戲名角唐美雲同臺唸歌頌謠,向百年來在臺灣努力不懈的傳統藝術工作者致敬。

運動與「運動」

汪兆謙的「經典運動場」主題有兩層意涵,一是讓經典作品動起來,經典為名詞,運動為動詞,但更深層的解讀是Movement,一場更大型的,能夠牽動世代,產生深遠影響的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而它的觸發點,即是傳藝金曲獎所欲表彰的經典作品與成就這些作品的藝術工作者。這場「運動」也不只有口號,典禮中的每個橋段都是真誠的倡議。〈馬蘭阿美歡樂飲酒歌〉除了邀請蔣進興與第二代馬蘭吟唱隊獻聲,並交由當年融合電子音樂與歌仔七字調〈我身騎白馬〉的蘇通達重新編創,最後加上新銳歌手——桃子以越南母語演唱,展示了傳藝領域的包容與多元,京劇《試妻大劈棺》邀來名伶朱安麗演繹田氏(後因疫情影響,改由該段導演兆欣擔任演出),另加入?te壞特單曲〈睡不著〉,兩人一古一今,以女性視角重新詮釋經典,舞蹈演出片段則以「大隊接力」的意象,呈現出表演藝術人力密集的產業真實面——每個作品都是由每個生產環節的職人們一棒接著一棒協力完成,最後則以「名人堂」片段回顧了百年歷史。融入了多元、性別、接力、致敬四個子題的演出,賦予今年(2022年)的典禮新視野,這場文化運動要傳遞的訊息也與汪兆謙本人的背景息息相關。

我就是外部觀眾

汪兆謙與他所創立的阮劇團在嘉義扎根,求學時雖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及劇場藝術研究所吸足了來自西方的養分,創團後卻帶著演員們回到地方上深入學習,歌仔戲、布袋戲、打北管、跳家將等,一步步將自己的母文化——母語、歷史、傳統藝術學回來,也因此很早就確立了劇團的發展方向,製作起說臺語的劇場作品,在創作與團務規劃上做出明確的識別度。

多年來以現代劇場為基底,化傳統藝術為養分,取古為今用,汪兆謙坦言自己不是傳統藝術出身,是個「外部觀眾」,在執起傳藝金曲獎的典禮導演筒後,他將如此身分轉化為策展特色,經營出一個新鮮的、有別於過去的觀看角度,也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傳統藝術界近幾十年來的大哉問:要傳統?還是要創新?

不需要二選一

「當我們在這樣吵著吵著的時候,頭髮都白了。」傳統或創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汪兆謙的策展論述中,他選擇張開雙臂去擁抱所有的可能性,所以他的〈馬蘭阿美歡樂飲酒歌〉既有原唱第二代的經典重現,也有來自蘇通達與新住民歌手桃子的新意,他的《大劈棺》使了點小壞,將原本由父權觀點出發的試妻改為女性對情愛與自我的追求,呼應近二十年來戲曲界積極塑造的新女性角色原型,他的接力賽將觀看視角拉開,一探名角名伶身後的樂手、行政、技術人員與粉絲,並在典禮最後以致敬片段作結。

先以年輕、繽紛、鮮明、混搭的創意吸引觀眾的關注,再以傳統經典的內涵與深意,留住眾人的目光,汪兆謙以行動證明了只要能把「比例」抓對,傳統與創新可以相互成全,進而打開更多的門。

先放把小火

曾在2021年以《十殿》的臺文字幕引發表演藝術圈激烈討論,汪兆謙與本屆典禮的創意夥伴們——視覺總監顏伯駿、音樂總監蘇通達、共同策展人莊知恆,都是很會「放火」的人,以源源不絕的創意挑戰舊有的標籤,但如何調和守護傳統的心意與熊熊燃起的野性,也成了本屆典禮的功課。

汪兆謙心中有個希望,讓文化運動一如體育競技般深入臺灣的常民生活,因此他大膽規劃了混搭主持群——體育主播徐展元、郭春美/孫凱琳母女檔、布袋戲藝師蘇俊穎,寫好劇本好讓他們在臺上答喙鼓(tap-tshuì-kóo),讓他辛苦抓出的黃金比例——七分傳統三分創新,能在眾人的如珠妙語中得到驗證,不但守住老粉絲,也開發新受眾。

或許有一天,我們真會在哪個舞臺上看見長靠武生戴起美式足球護甲,歌仔小生踩著Converse球鞋吹豎笛,三太子穿著運動短褲彈吉他,但太急的火容易燒傷人,就先放把小火文文地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