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布袋戲世界 彩樓魅力大解密

  • 次標題:第149期-2024/06
  • 文:林麗娟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347
現今典藏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布袋戲彩樓為小西園掌中劇團於1990年時製作,曾多次在國內外展演中亮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簡介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後簡稱傳藝中心)主辦的「好戲在臺——布袋戲彩樓數位多媒體展(後簡稱好戲在臺)」,即日起在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隆重登場,假日、暑假不愁無處遊玩,是同時能滿足中高齡族懷舊回憶、民眾們欣賞及引導孩童們走進布袋戲美好世界的敲門磚。

肩擔戲到彩樓 見證布袋戲輝煌時代

布袋戲最早的雛型是單人演出的肩擔戲,一個人、一套演出道具、一個大布袋,演出行頭就都齊了,大布袋除了用來收納演出道具,更重要的是演出時化身為表演舞臺,遮住演師,讓觀眾目光集中在戲偶演出上,忽略操縱的人與手,如此鮮明的視覺印象正是「布袋戲」名稱的由來之一。

彩樓的匠師通常是廟宇木作匠師兼任,因此這些彩樓不僅融合了傳統廟宇的建築風格,還雕刻著精緻的戲文和演義故事,象徵著布袋戲團的精神與特色。戲臺上的每一個元素,包括千秋牌、戲路表、賞金等,以及演師、樂師和戲偶,都彷彿在述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有一些更加入了一些西方洋樓的元素,展現出獨特的美感。跟演出同樣精彩的彩樓,也成為各家戲團比拚的行頭。


彩樓彰顯劇團分量

布袋戲起源於十九世紀,最初自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廣東潮州傳入臺灣,一人即可演出的街頭賣藝,自清末民初發展為彩樓形式,匠師模仿有層次的廟宇、敬神的神龕結構而創造木雕的戲棚,先是方正的「四角棚」,後來在面對觀眾的左前、右前斜切如斜面而變為「六角棚」裨益觀戲,高、寬約三至五尺,深約二尺,尺寸稍大於四角棚。

二百多年來,彩樓與布袋戲的演出形式隨著時代背景的轉變而不斷演進,特別是官宦富貴人家請戲時,例如霧峰林家有大花廳戲臺,在該處演出時,不但要把戲偶尺寸放大,好讓臺下觀眾都能看清臉手動作和細部表情,更隨著出演場所的高貴恢宏,必得擴大戲團成員與設備規制,精心打造雕梁畫棟、氣派非凡的彩樓以彰顯劇戲團份量。

富麗堂皇的彩樓可說是每個掌中劇團的精神象徵。彩樓漂亮,設計周全,全員有光榮感,戲也肯定好看,結合彩樓裡外各種構件和工藝表現,足可看出布袋戲團的理念與縮影。

本次展覽展出小西園掌中劇團(後簡稱小西園)曾使用的彩樓,此彩樓以上好樟木雕琢後貼上金箔,施以彩繪,由超過四十六個構件組裝而成,若加上左右屏風,寬度逾五公尺,氣勢壯麗,極具美感。


能屈能伸 多樣化發展

日治時期,出現融入當時時尚的巴洛克建築「西洋樓」六角棚戲臺;1970年後,電視機開始進入人民生活裡,緊接著是電影時期,中南部布袋戲團受電視裡布袋戲演出影響,演變為布景實體化,後期更加入特效機關裝置;1990年後布袋戲沒落,在廟埕等等戶外場所演出的外臺戲轉而直接在卡車上架置彩繪看板當作戲棚,布上彩繪要比木雕構件便宜許多,如今又融合了現代劇場布景而更見簡約創意,邁向多樣化發展。

布袋戲迷人之處不僅僅演師一人的聲音表演功力獨到,忽男忽女,忽老忽幼,能念白會唱腔,當彩樓立起來的時候,綜合藝術的渲染力就已浸潤人心。

在「好戲在臺」展覽中,傳藝中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合作,別出心裁地以動畫影片的方式打造多媒體展間,透過4DVideos拍攝、4D動畫技術及真人實拍「精彩一刻」,呈現戲臺演出時的功能、臺後情景與動畫效果,彩樓上的椅子可以變成船,書生回鄉,巧遇老翁回鄉看孫女,倆人一起搭船渡江時遭遇妖龍把船打翻,幸遇道人來救;隨著劇情進展,將椅子當成船使用,顯見道具運用的靈活;文戲情思細膩,武戲動作迅捷,影片中多媒體呈現的特效與它帶來的視覺享受,很容易就被大眾接受,運用數位科技力量,重新以新方式介紹展覽內容,轉譯彩樓這項傳統文物,更能吸引年輕人、小朋友親近布袋戲。

藉由參觀「好戲在臺」走進布袋戲,領略彩樓與布袋戲的魅力,更能從不同角度感受布袋戲的大千世界千變萬化,值得我們來珍視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