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戲曲中心落成 迸發更多傳藝新能量

  • 次標題:他們這樣期待著……
  • 點擊數:2076
戲曲中心完工備受期待。

培育戲曲新苗如何跟節目品質畫上等號?堅持首演、推廣創意新製作如何跟商業達到平衡?斥資16.6億元,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臺灣戲曲中心即將完工營運,這個佔地1.8公頃,設有1035席大表演廳以及300席的黑盒子實驗劇場與音樂資料館,落成後可望成為華文世界最主要的戲曲表演場地,備受各界期待。


南藝大副校長鄭德淵:希望有機會催生定目劇


台南藝術大學副校長,也是國內知名國樂名家鄭德淵表示,臺灣戲曲中心預計每年有一百二十檔演出,每一檔都希望是首演,營運團隊氣魄令人敬佩,「多年來,臺灣希望推出定目劇的理想,尚未成功,當然不能成功的原因很多,不單單只是作品的問題。」鄭德淵認為,定目劇不只是節目品質跟選材,更牽涉到商業利益,「戲曲中心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如何能在逛士林夜市的觀光客在前後空檔,可以選擇到戲曲中心欣賞精彩的節目,這不只是營運團隊的紙上作業,更應該落實。」


戲曲中心將肩負推廣、展演及交流等功能。(戲曲中心提供)戲曲中心將肩負推廣、展演及交流等功能。


鄭德淵說,戲曲中心作為新秀亮相的舞臺,如何在培育新秀與節目水平上達到平衡也是很重要的關鍵,「我們都知道傳藝中心擁有國光劇團、臺灣國樂團以及臺灣音樂館三個組織或是機構,如何運用這個匯聚的趨勢讓這三個團體之間取得巨大的能量,而不僅僅只是三個房客住在戲曲中心這個三層樓當中。」


「現在的營運團隊提出每年舉辦三大藝術節呈現臺灣傳統藝術多面向,這都是非常具體的做法,除此之外,各種傳統藝術課程講堂的強化,也可以成為大臺北地區表演藝術課程的場域,分外期待戲曲中心的落成,可以為臺灣傳統藝術界爆發出更多火花。」


胡琴名家黃正銘:發揮傳統音樂政策領航角色


采風樂坊團長,也是胡琴名家黃正銘說,傳統藝術界人士盼了許多年,終於盼到戲曲中心即將落成營運,「期待戲曲中心真正發揮戲曲與傳統音樂政策領航的角色,對這兩者表演藝術投注關鍵性的力道。」


臺北愛樂合唱團藝術總監古育仲   期待能滿足表演團體對聲音的需求


以合唱人聲自由進出傳統與當代,臺北愛樂合唱團藝術總監古育仲說,戲曲中心落成開幕,臺北市又多了個展演的場館,當然非常興奮期待,「尤其它的地理位置很方便,再加上大表演廳座位數有上千,這樣的中型表演廳很適合大部分的音樂團體,目前臺北只有中山堂和城市舞臺類似的表演場地,有了戲曲中心,可以緩解這方面的需求。」


古育仲說,唯一比較不確定的是,大表演廳設計為「劇場」,吊桿等後臺設備一應俱全,卻未必適合「音樂會」的自然音響需求,很期待這個表演廳也能夠滿足表演團體對於聲音的需求,成為臺灣表演團隊實踐與創新的美麗花園。


北市國團長鄭立彬:強化團隊製作節目的可能性


同為臺北市的藝術團體,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本身中西合璧,除了帶領國樂團擘劃前景之外,他也是一位知名指揮家,「臺灣戲曲中心即將完工落成,對於表演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無疑多了一個演出場館的選擇。」鄭立彬說,現在的資料顯示,大表演廳的舞臺因有可容納50-60人之樂池及升降舞臺的設備,有3公尺米高之休息室通道的規劃,對於大型服裝道具的進出場,有更足夠的空間,這也強化了團隊的製作可能。


社會大眾與傳統藝術界對戲曲中心充滿期待。社會大眾與傳統藝術界對戲曲中心充滿期待。


鄭立彬說,小表演廳以實驗劇場空間概念所設計,能有多種不同舞臺配置方式,著實令人期待未來音樂團體若有大小型跨界節目或是歌劇的演出,都可以在該場館進行展演,不要拘泥於傳統藝術,「我非常樂見全新場館的啟用,也期待臺灣戲曲中心全方位的推動表演藝術的多元發展。」

簡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