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力 積極拓展音樂人視野「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於1989年成立,旨在推動臺灣現代音樂的創作、發展與國際交流。協會一直致力於融合傳統音樂元素與前衛音樂風格,這種創新的取向不僅豐富了臺灣音樂的表現形式,也推動臺灣音樂在國際舞臺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多年來,現代音協為了活絡臺灣新音樂環境,主辦或承辦過眾...
四十如「藝」,匯集國內國樂界菁英,為紀念這特別的40週年藝術成就,臺灣國樂團於2024年度舉辦一系列的演出,並將於10月19日起兩天帶來以臺灣近代雕塑先驅黃土水為主題的《土水─臺灣初露》跨界鉅製,由音樂總監江靖波結合國內優秀藝術家共同打造作品,向這位藝術家前輩致敬,同時彰顯創新與傳承的精義,繼往開來...
李泰祥雖然離開大家已有十年,但他譜曲的民歌如〈橄欖樹〉、〈告別〉等等知名歌曲仍縈繞在很多臺灣人甚至華人的耳邊,但李欣芸及張忘提醒:李泰祥不只有民歌作品,不僅是當時文青的代表,在古典音樂及跨界藝術上的光芒與成就也應獲得更多重視。張忘指出,當李泰祥於2014年獲得文化界最高殊榮國家文藝獎時,大家才頓時發...
北管音樂魅力無窮一聽到「北管」你是不是也直覺認為「很吵」?林永志解釋,那是因為多數人所接觸的都是戶外演出的北管,像是廟會、做醮或是婚喪喜慶,因為空間的關係,音樂表現自然會氣勢磅礡、喧鬧高亢,他說:「其實北管也有很多古典優美的牌子,適合在劇場裡演出。」因為爸爸在廟裡當志工,林永志國小三、四年級就開始接...
多元拓展創作曲 《臺灣追想曲》眾所熟知蘇文慶創作的大量作品不乏傳統音樂、戲劇、電影、舞臺劇、音樂劇及大型舞劇,自然體現對於生命、音樂、宗教的體會與情懷,好比《臺灣追想曲》、《燕子》、《牛郎織女》等等,都是亞洲華人國樂團經常選演的熱門曲目,樂界評論蘇文慶的音樂質樸溫暖、擁有濃厚的個人風格特色及豐富的語...
《2;2;2》辯證中西異同豎琴、古箏來自兩個相異的音樂世界,一西一中,前者縱立後者橫陳,除了皆是一弦一音、發聲原理相似、演奏技法雷同,兩者的音樂個性與文化脈絡截然不同。古代歐、美、非洲都出現過形制與豎琴相近的樂器,雖說確切來源難以考證,豎琴曾是蘇美人與古埃及人所演奏的樂器,經過中世紀歐洲人進行多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