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 傳統藝術的再生
為突顯亞太文化的主體性,聚焦各國對傳統藝術的起源、變遷、發展與保存的經驗,首度舉辦藝術節,廣邀亞太地區包括日本、南韓、印尼、伊朗、菲律賓、印度、土耳其等十五個國家的傳統藝術工作者與表演團體,同時亦延請學者專家來臺,無論在臺灣或是世界各國都堪稱盛事。
2000年蒙古國家歌舞團
為期十天的活動以學術論壇與教學講座為主軸,十九位學者針對音樂、表演藝術、聚落建築、工藝美術以及宗教藝術等領域提出論文。周邊的活動包含十二個邀請國家推出的十四組傳統舞樂劇藝團隊的「亞太藝術匯演」、提供示範講座、專業研習班,以及邀請國內及亞太各國工藝創作者研習交流的「工作坊」,可說為亞太傳統藝術節的未來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
2003年烏茲別克阿玻斯鼓吹樂團(左) 2003年羅東福蘭社(右)
2003 | 亞太鼓吹音樂
亞太傳統藝術節適逢2003年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園區啟用開放,以亞太鼓吹樂為主題, 由深具臺灣本土傳統藝術代表性的鼓吹樂,作為延伸至亞太地區傳統藝術的中心軸線。該藝術節邀請亞太地區不同風格的鼓吹音樂團體來臺,在新落成的冬山河畔園區盛大舉辦一系列活動,探討「鼓吹樂」的源流發展與亞太國家地區的鼓吹樂間的異同關係,體驗臺灣在地的鼓吹樂。
活動包含「亞太鼓吹音樂大觀」:伊朗、烏茲別克、印度、西藏、泰國、韓國六國鼓吹團體演出;「學術講座」:十三位國內外學者以伊斯蘭世界、東北亞地區、南亞地區、臺灣地區等單元發表九篇論文;「工作坊」:臺灣在地北管學校社團展現薪傳成果,學習各國鼓吹樂器。
2004年印尼Kencana Ungu藝術團
2004 | 婚戀文化之美
以東南亞各國生命禮俗中的「定情、訂婚、結婚」為焦點,邀請亞太地區之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五國八個國際團隊來臺,同時盛大邀請二十六個臺灣特色團體共同匯集在宜蘭傳藝園區。
長達三十天的活動,除了繽紛多元的演出,周邊活動包含了「婚戀文化特展」、「婚戀文化論壇」、「民俗技藝工作坊」、「河濱電影院」以及「婚戀文化裝置」等豐富多元的文化活動,透過音樂、歌舞、語言、文字、圖飾、衣物、禮品等情境體驗,為活動創造整體婚儀吉慶氛圍,讓國人體驗亞太各國的常民生活文化面貌。
2004泰國金三角文化表演團(左) /2005年青海藏戲團(右)
2005 | 眾「神」遊/ 戲的國度:
亞太文化中的「偽裝」藝術
許多傳統藝術或儀式行為中均有反串、扮裝、變身等習俗,藉由性別、階級、人/ 神界線的跨越,藝術想像得以馳騁,社會禁忌得以超越, 集體意識得以凝聚。本屆藝術節以亞太文化中具有悠久歷史的「偽裝」為主題,邀請日本、韓國、不丹、印尼、印度、越南、緬甸、俄羅斯等九國十二團之國際團隊來臺,活動除了宜蘭傳藝園區,也走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及臺北兩廳院戶外廣場。
系列活動還包含視覺裝置藝術展、學術研討會、大師工作坊、圓桌論壇或對談等等。其中視覺藝術呼應了偽裝的主題,邀請了巴勒斯坦、伊拉克、泰國、印度、澳洲與新加坡的視覺藝術家來臺創作,別具特色。
2005年印尼克恰舞(左) /2006泰國RAMAYANA傳統舞蹈團(右)
2006 | 無形文化資產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於2005 年修正公佈,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也邁入新的里程碑。為了讓臺灣民眾有機會認識國際刻正強力關注的文化議題,因此特別邀請亞太各國多元特色的音樂、舞蹈與戲劇等重要無行文化資產之指定項目的保持者或者保存團體,包含泰國、越南、新疆、韓國等四國團隊來臺共同觀摩。其中包含於2005 年11 月被正式列入UNESCO「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新疆木卡姆藝術團。
此外還舉辦規模盛大的「亞太傳統打擊樂器特展」,分為東南亞區、臺灣區、藝術節團隊區,以及樂器製作工作坊等四大主題區;學術研討會則以「東亞音樂與現代性」為主題,邀請亞太地區專家學者發表超過30 篇論文。
2006年韓國國樂院(左) /2007年印尼雅加達藝術學院亞齊分會(中) /2007年印尼迪兒達撒立藝術學會(右)
2007 | 赤道上的翡翠珠鍊:印尼
延續多年的主題式策辦主軸,首度從地域出發,以「印尼」單一國家為主題,地理焦點式的策展,拉開藝術節關注的文化縱深與多元繽紛傳統風貌。特別邀請各自保存豐富又悠久傳統藝術的印尼亞齊、巴里島、中爪哇、南蘇拉維西的表演團隊來臺,同時策辦畫了樂舞教學工作坊、工藝製作示範、書展、影展、美食展及咖啡鋪等多項周邊活動,完整地呈現繽紛的印尼傳統文化。
同時也藉由亞太傳統藝術節的策辦,促使社會大眾能夠深入認識鄰近國家的珍貴文化資產, 也能因此更佳珍視臺灣所擁有的文化財富,並藉由印尼在臺人士踴躍參與,達到臺印文化交流的目的。
2008年菲律賓班達竹子藝術團(左) /2008年菲律賓卡里沐蘭文化舞蹈團(右)
2008 | 萬象千島:菲律賓
繼前一年的單國地域策展,在菲律賓駐臺代表處的大力協助,以千島之邦「菲律賓」為題,聚焦呈現菲律賓積極保存的傳統文化。其中來自菲國五個優秀團隊,呈現受西班牙殖民影響之樂舞、民答那峨舞蹈、北部山區部落音樂、以及早於2001 獲得登入UNESCO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呼得‧ 呼得」吟誦歌等;「菲律賓及其周邊國家傳統樂器特展」,對照菲律賓與泰國、緬甸、越南及臺灣之傳統樂器,呈現東南亞諸國音樂共通性與差異性;「工藝示範」邀請菲律賓藝術家展現紙雕藝術、葉編工藝、細木雕刻、傳統織布技藝等。
2009年緬甸曼德勒懸絲傀儡劇團(左) /2009年柬埔寨藝術協會(右)
2009 | 湄公河傳奇
湄公河堪稱中南半島各個國家的母親之河, 不僅賜予了豐饒的土地物產,更孕育出豐富文化內涵,呈現深蘊及原始的文化風貌。
地域性的策劃思維於本屆以河流為線,聚焦於中南半島「湄公河流域」的「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越南」等五個國家,邀請越南金竹樂團、寮國薩瑪藝術團、泰國曼谷皇家大學傳統樂舞團、緬甸曼德勒懸絲傀儡劇團、柬埔寨金色年代藝術協會等近百名的中南半島藝術工作者在傳統藝術中心園區輪番獻藝,並舉辦「在水之湄:湄公河流域的生活與信仰」亞太特展,讓您總窺見宗教對中南半島人民生活的重要影響。此外還有寮國笙樂器、以及燈籠、緬甸製鼓、柬埔寨大皮影偶雕刻等工藝示範。
2010年布里雅特貝加爾國家樂舞團(左) /2010年圖瓦樂團(中)
2010 | 北亞風情
藝術節特地將地域性的文化關注,鎖定在臺灣更為陌生的北亞國家,難得邀請數千公里以外的蒙古國、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布里雅特共和國與圖瓦共和國等國最具代表性之表演團隊及工藝家來臺,是國內首次大規模呈現北亞國家文化的精采活動,尤其是在這片遼闊大地上所孕育出的無形文化瑰寶。
其中包括蒙古長調、呼麥、馬頭琴; 雅庫特的歐隆荷史詩、俄羅斯的賽梅斯基文化等,都是獲得UNESCO 登錄為人類非物質文化資產代表作的傳統藝術。透過一系列的文化表演、工藝示範、校園與社區交流活動,從語言、民族、歷史、生活文化、到音樂舞蹈及傳統工藝, 帶領民眾一起去認識和發現北亞國家從草原到山林與冰原世界的獨特生活文化和傳統藝術。
2011年日本德島阿波人形淨瑠璃劇團(左) /2011年敘利亞傳統樂舞團(右)
2011 | 微笑亞太•歡慶十載
亞太傳統藝術節邁入十周年,持續性地舉辦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藝術交流樞紐,也成為亞太傳統藝術界的年度盛會,隨著展出地點不同與擴大,累積參與人次超過五十萬,為慶賀此珍貴的成果累積,2011 亞太傳統藝術節以「微笑亞太.歡慶十載」為主題,自10 月1 日至10 日為期十天,共有十大國內外頂尖團隊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聯合獻藝。
為慶祝十年有成,本屆演出陣容充滿溫故知新、承先啟後的特色,邀演團隊遍及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及西亞地區,其中更遠自巴基斯坦與敘利亞邀請傳統樂舞團隊來臺。同樣地,也邀請工藝家現場示範,並以日本明治美術為主題進行展覽。
2012年印度妲香卡舞團(左) /2012年烏茲別克斯坦民族樂舞團(右)
2012 | 穿越時空•FUN•絲路
「絲綢之路」堪稱亞太最重要的歷史人文軸線,聯繫起亞太各國以及全世界的呼吸。本屆藝術節透過一系列絲路國家的傳統樂舞與工藝展演活動,帶領民眾循著絲路的地理路線由東至西,回溯歷史上由古至今締造絲路繁華榮景的帝國盛世,欣賞當代絲路國家多元富麗的傳統文化與藝術,放眼臺灣與廣大亞太國家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新絲路。
接續前幾屆介紹東亞、東南亞、北亞的文化藝術後,本屆主要聚焦中亞、西亞地區文化。包含伊朗、烏茲別克、哈薩克、土耳其、印度五國的藝術團隊, 輪番向民眾展現奠基在深厚歷史文明的樂舞藝術魅力。此外還有伊朗伊斯蘭書法、烏茲別克刺繡、哈薩克毛氈、土耳其浮水畫等工藝示範,以及絲路創藝市集:展售中亞及西亞的手工藝品。
2013烏茲別克諾蒂拉五人組
2013 | 原鄉客居:
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
突破過往橫向性的呈現格局,本屆藝術節以「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為題,探索傳統在當代世界的「流動、游移」, 一窺在此主題之下藝術之於社會脈絡的多元衍生,期望經由「原鄉」與「他鄉」的二元對應, 審視文化藝術於區域衝擊下的多重差異。
在此思維之下,六國八團分為八個族裔與四個境域演出:「四物傳響舞太平:南韓與朝鮮族的古典情深 」、「一部史詩兩樣情:喀爾瑪克與阿爾泰蒙古人的離散游牧複音」、「戀戀阿陶:北越民謠與廣西防城三島京族的琴韻繞繚」、「胡旋曼陀:烏茲別克與新疆維吾爾的虔敬對歌」。樂舞之外同時亦有「經緯織間‧ 鞋藝精工示範」以及學術論壇、講座等周邊活動。
2013新疆藝術學院(左) /2014年韓國濟州島七摩里堂靈登巫儀團(中) /2014年泰國卡倫族樂舞(右)
2014 | 東亞半月弧
-茶• 踏歌• 照葉林
藝術節以雙年主題的文化精神延伸, 並以日本民族學與人類學家佐佐木高明、藤井知昭等學者在1980 年代所提出的「照葉樹林文化帶」(Lucidophyllus Cultural Belt)為東亞文化的源流論說, 做為焦點區域範疇,多元呈現此文化帶內共同的常民生活印象與傳統藝術特徵。
活動以臺灣作為此文化帶上的中心樞紐之地、傳統藝術交換平台,串連東亞半月弧的前緣(東南亞)和東亞半月弧的後境(東北亞)。邀請泰國西北卡倫族、廣西苗侗族,後境的韓國濟州島七摩里堂靈登巫儀、日本西川流傳統歌舞伎,以及排灣族、阿美族與噶瑪蘭族三個臺灣原住民族與之呼應,更將透過照葉樹林文化帶上共通的常民生活樣貌與傳統藝術特質,與民眾分享亞太生活圈中美好的無形文化價值。
2015 | 戲曲在當代
藝術節以「戲曲在當代」為活動主體,聚焦小戲、偶戲到當代精品劇作等類型,展現傳統戲曲在當代的劇藝面貌。
策展脈絡從臺灣在地傳統藝術為軸心出發, 每一劇種皆安排臺灣以及國際上技藝類近的表演團體對應演出,包括大陸、日本、印尼、法國等地團隊共同參與。其中包含「鄉土情韻: 兩岸小戲匯演」(本地歌仔、車鼓、採茶戲、撮把戲)、「繽紛偶影:亞太偶戲聯演」(傀儡、皮影、布袋戲)、「當代創藝:當代戲曲精品」(歌仔戲、浙江新昌調腔)等三單元,共計六國六團與臺灣十一團演出。除表演節目外,另規劃偶戲主題展覽、推廣導聆、傳藝金曲市集及亞太文創市集等系列活動。
2015年福建車鼓-同安蓮花鎮雲福山民間民俗藝術團(左) /2016年越南阮胡水仙(右)
2016 | 無物不成偶:
傳統偶戲藝術的當代碰撞
偶戲表演有數千年的歷史,幾乎是全世界各文化、族群共有的表演形式。操偶者透過精湛的技巧,將原本無生命的「物」,轉化為能夠展現情緒、具有感染力的「偶」;觀眾也同時見證了此賦予生命的過程,既虛幻又真實,特別能夠吸引各年齡的表演者與觀眾參與。
該屆藝術節用「偶戲」為題,開辦偶戲學校練功班、國際偶戲大師班、偶迷進修班,吸引專業人員及同好學習偶戲藝術。另辦理藝術家駐村計畫,徵募十位藝術家(四位臺籍、六位外籍)於進駐一個月後發表創作。另國際論壇探討國際偶戲發展現況,以及傳統偶戲在當代劇場中面臨的困境及轉機。不可少的演出則邀請澳洲光影戲、大陸高州木偶戲、越南水傀儡等三國三團及臺灣三團交流匯演。
2016年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工作坊
2017 | 傳藝湄公河
藝術節以「傳藝湄公河」為主題。湄公河孕育中南半島豐富的人文藝術,如同傳藝中心是臺灣傳統藝術的傳承發揚基地,故此主題代表臺灣與中南半島雙方藝術孕育匯聚與傳承交流的意涵。
適逢「臺灣戲曲中心」正式落成開幕,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邁出全新腳步,而藝術節也因此有了一個可以與更多民眾互動的場域,成功邀請來自湄公河流域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與越南五個國家、十個團隊來臺獻藝。臺灣戲曲中心共計推出十五場售票演出、三場國際論壇、四場示範講座、三場樂舞工作坊。宜蘭傳藝園區則安排31 場演出,以及五國工藝師共計42 場次的現場施作示範。
2017年寮國傳統音樂與舞蹈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