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采眾集群成芳秀 布袋戲傳統價值歷久彌新

  • 副標題:第136期-2021/06
  • 文:吳明德
  • 圖:真快樂掌中劇團、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小西園掌中劇團、陳龍廷、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783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夢.斷.情河》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文學作品《李爾王》。

臺灣的布袋戲歷年來一直都維持數百個職業劇團,2020年在臺灣各縣市文化局處立案的布袋戲團約有四百九十團、歌仔戲團約有二百九十四團,在歷代演師「用心計較」的求新求變之下,與時俱進地滿足庶民大眾對「偶」的嚮往與渴望。臺灣布袋戲裏面有文學、操偶、說書、雕刻、刺繡、繪畫、音樂、戲劇等各種表演元素,可謂「八紘寰宇匯集一藝」,是「采眾美以成芳,集群葩以成秀」的表演藝術。

源於傀儡 掌上乾坤

布袋戲的原生地在中國大陸,一般認為它是自提線傀儡戲演化而來,因為提線傀儡戲絲線繁複,把式深奧,傳說在明末清初的中國大陸福建泉州有一名曰梁炳麟的落第秀才,在一偶然機會下將傀儡擎於掌上操弄,更為靈活,遂成就布袋戲表演形式。

不過,傳說歸傳說,布袋戲絕非憑一人之力在一時之間可以創造誕生,它是一種集體創造的表演藝術。就目前史料文獻的記載,「布袋戲」這三個字最早是出現在清‧嘉慶十年(1805)所編纂的中國福建省《晉江縣志》;而布袋戲的芻型名稱──「肩擔戲」,則首見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李斗《揚州畫舫錄》,可見布袋戲這個劇種至遲在西元1795年之前就已產生。布袋戲是一種「寄生型」的劇種,它是結合「偶」戲與「人」戲而成的,因此一開始形成時,是由演師一人以承自說書者的口白與說書,再加上形象生動的木偶搭配演出,讓觀眾有著「聽」與「視」的雙重感官娛樂享受。

接著,為了因應廟會娛樂市場的需要,加入後場的音樂襯托,並襲用各種傳統戲曲的劇本,形成「人/偶」合一的微型戲劇表演型態,就在人/偶、虛/實之間產生了戲劇魅力。

娛樂節目 觀眾狂熱

西方的偶戲大多表演給孩童看,常作為兒童教育的媒介與工具,唯獨流傳在臺灣的布袋戲一直都是兒童、老人的娛樂項目,從八歲到八十歲,都是它的忠實觀眾。不論從潮調、南管、北管、金光,一直到現今最嗆的「霹靂」、「金光」、「東離」系列,布袋戲的劇情與表演形式,均能吸引當時臺灣社會各階層與各年齡層的觀眾。

在臺灣, 木偶不只是偶, 它是介乎在「人」與「偶」之間的「靈性存在」,在很多臺灣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段歲月為布袋戲所佔據:臺北許王「小西園」的龍頭金刀俠、雲林鍾任壁「新興閣」的大俠百草翁、南投陳俊然「新世界」的南俠翻山虎、高雄劉清田「天然」的夜半詩聲孤獨兒,乃至於雲林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黃文擇的清香白蓮素還真、黃文耀的紅雲驕子兩卷書等,這些戲偶主角都曾經令普羅大眾如痴如醉過。

時代演進 驀然黯淡

若就表演載體與藝術內涵而言,臺灣布袋戲大約可以分成「古典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兩大類型。而金光布袋戲因為演出場域與製作方式之不同,可以再細分成「舞台金光布袋戲」(內、外台演出)與「影視金光布袋戲」(攝影棚拍攝)兩種亞型;影視金光布袋戲則可以再分成「電視連續劇式金光布袋戲」(如霹靂、天宇、金光、東離劇集布袋戲) 和「電影單元劇式金光布袋戲」(如《聖石傳說》、《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西幽弦歌》)。目前在臺灣,可同時觀賞到內、外台演出的古典布袋戲、金光布袋戲,以及DVD形式發售和串流平臺付費收看的影視金光布袋戲。

套句布袋戲行話── 「濟( 多) 戲濟(多)人看」,近代以來,布袋戲縱使遭遇如佛教「三武之禍」般的三次戲禁,仍是風靡於庶民大眾的主流娛樂,但當電視、電影、電玩、電腦等一波波新興科技娛樂項目瓜分人們的休閒後,布袋戲就顯得如農業時代的事物那樣的老態龍鍾,甚至被「電」得奄奄一息,不再是庶民大眾的主流娛樂了。

求新求變 當代美學

現階段的臺灣布袋戲表演環境則更加險峻,內台戲院演出早就消逝,一般外台廟會戲,大多以廉價、陽春的「發財車式啞巴戲」應付神明,僅剩宗教祭儀功能而缺乏藝術性的展現,就連「霹靂」布袋戲的收視也逐年遞降中……

所幸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各縣市文化局處等政府公部門對傳統藝術的支持,或培植或輔導布袋戲團隊,使其編製、體質配合時代的轉變而調整、轉型,因此近幾年我們看到了臺北木偶劇團《白賊燈猴天借膽》、真快樂掌中劇團《一丈青》、昇平五洲園《海公小紅袍》、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夢.斷.情河》、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天雷針》、義興閣掌中劇團《GG冒險野郎》等等劇場式跨界協力演出,或在聲光舞美形式上采麗競繁,或在題材營構敘事技巧上縋奇鑿險,爭奇鬥艷之下開創出臺灣布袋戲當代美學新視界,令人耳目為之一亮;而「霹靂」更因緣際會與日本動畫界名人虛淵玄於20162021年合作拍製《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13》日系布袋戲,成功吸引「2次元」的動漫迷開始喜歡「2.5次元」的布袋戲。這些臺灣布袋戲藝人的傑出表現,讓我們對臺灣布袋戲的前景不再那麼悲觀。

臺灣布袋戲是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它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和手法,其藝術語彙經過二百年來不斷的演化與衍化,一直吸引不同時期的臺灣人民加入觀賞、審美的行列,成就一段段美好燦爛的「布袋戲風華」。

變則堪久 通則不乏

「變則堪久,通則不乏」,不論時代如何演變,布袋戲表演型式如何進化,臺灣布袋戲仍然保有三點「封閉性」的基本表演特徵,即「一人口白、雙手撐偶、木頭雕刻」,這三大「惰性」(指恆定不變的特性)表演DNA,維繫了「人戲」與「偶戲」之間的表演界限,是布袋戲之所以成為布袋戲而非其他戲劇型式的基礎構成要件。

雖然有劇團試圖突破這三大門檻, 如「東離系列」採眾人配音成功把動漫迷推「入坑」,但「口白──一口說出千古事」、「掌技──雙掌舞弄百萬兵」這兩大表演基本功,不只是表演者的基本技能,也已成為觀賞者的審美慣性要求與評價優劣的標準,若再輔以好的故事和傑出的敘事技巧,則臺灣布袋戲仍能傳響不輟,代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