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無可替代的蓬萊塗漆器

  • 副標題:認識過去、考察現今臺灣文化脈絡的媒介
  • 文:林麗娟
  • 圖:翁群儀、黃麗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476
彩繪螺鈿原住民圖紋菸具組,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典藏。
描述

1928年日治時期,日人山中公先生在臺開設漆器製造所,由於圖案突顯原住民、在地動植物、風景與特色水果,別具生活美學的「蓬萊塗」就此誕生。

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翁群儀破題解字,所謂的「塗」來自日文翻譯,正確而言,日本有鑑於漆工藝普遍存在,為了區別對不同區域漆器的認識,會在地名或是特別技法之後,加上「塗,ぬり」的稱呼,例如輪島塗、靜法寺塗、若狹塗、會津塗、根來塗、秀衡塗等等,好比陶藝一地一特色衍生的有田燒、美濃燒、信樂燒、唐津燒等。


陳火慶提及「蓬萊塗」後定名

「『蓬萊塗』名稱,最早應該是由陳火慶藝師在訪談口述中出現的。」翁群儀舉出,在《臺中州誌》文獻裡就提到,臺中公園內的販賣部打出「蓬萊漆器」名稱,臺灣共進會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始政四十週年紀念書中也有提及。

而日本的農民美術家山本鼎,受臺灣總督府委託,來臺考察民間工藝的紀錄中,也提到了臺中的甲谷公以臺灣特色所製作的漆工藝,稱為「蓬萊塗」,陳火慶的重要傳人黃麗淑藝師,正是翁群儀的母親,她將恩師陳火慶的口述訪談紀錄保留得非常詳實,而陳火慶的傳承計畫也是由黃麗淑執行,使得專有名詞「蓬萊塗」逐漸地被漆工藝圈內人士認定。

追溯「蓬萊塗」歷史淵源, 根據翁群儀、黃麗淑合著的《1930年代.臺灣漆器蓬萊塗之發展與設計特色分析》以及《爬梳臺灣漆藝文化史》等相關史料所載,甲谷公就是後來大家熟知店號而尊稱的山中公(1886年∼1949年),來自日本四國香川縣高松市,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現已升級為國立東京藝術大學),1916年來到臺中新富町二丁目一番地(民族路、三民路口)開設「山中公美術工藝漆器製作所」(簡稱山中工藝所),是首家專製漆器的廠商,產品供應日本料亭「富貴亭」。


山中公傳習漆器工藝落地生根

1928年,日本官方從事傳統工藝技術與教育革新,改由市役所(臺中市政府)經營山中工藝所,改名為「臺中工藝傳習所」,設置漆工、木工兩科,山中公獲聘出任教務主任,為有規模地培育人才,臺灣也首見教授手工藝的專門學校。1931年之後,日方出資改為補助金制,山中公乃接手營運,擔任校長。

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山中公被遣送回日本,臺灣戰後一時經濟困頓,社會動盪,學校於次年關閉,幸而陳火慶、賴高山、王清霜三位大師鼎立,傳承獨具精緻美感的工藝技術,開枝散葉,寶藏乃有傳人。2013年,山中公之女、高齡九十歲的山中美子更將一百六十二件珍貴遺作捐給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傳為佳話。


蓬萊塗不限典藏更緊扣生活

翁群儀指出,山中公活用了在臺灣的所見所聞,將其中認為是地方特色的部分,以自身擅長的工藝技術表現而出,這樣的產品受到當時從日本來的觀光客的廣泛認同與青睞,促成了蓬萊塗風格的誕生。製作的漆器與日本漆器有別,後被稱作「蓬萊塗」漆器,器物大多為圓盤、花瓶、硯盒等生活用品,緣於山中公環遊臺灣觀察到的民俗風情,注入異國風情元素,因而圖案以描繪臺灣庶民風俗為主,包括原住民、植物、動物為主題,以臺灣風土民情圖紋裝飾,譬如臺灣蝴蝶、日月潭景色、水果、花卉以及原住民織布、舂米、舞蹈等生活樣貌。

如此設計生產的漆器,採取雕刻、鑲嵌、彩繪、磨顯等技法,開創木雕彩漆研磨推光技法,形塑獨樹一格的「蓬萊塗」漆器,也跳脫日本傳統紅黑色調的限制,顯得素雅但多彩多姿,雕刻技法從初期的豪放而後隨著時代變遷愈發精細。

翁群儀以母親黃麗淑的實際作品為例,黃麗淑強調「蓬萊塗」不只具有擺飾的觀賞作用,更是取材生活、應用於生活的漆藝美學,周遭景物水筆仔、荷花、楓葉、柿子圖案呈現其上,技法變化涵蓋描形、描金、罩明、填漆、鑲嵌等,光華萬千;再者,父親翁徐得曾任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及其後改制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所長。將近十三年,任內鑽研高分子天然漆等等塗料,「從日本、越南、中國大陸進口漆料不符合經濟效益,製成的精美漆器曲高和寡,就像藝術品被收藏著,我們如要長久傳承、發展、創新、推廣漆工藝,有必要復育自種漆樹,讓它全方位融入日常,用於互贈、使用、欣賞,怡情養性,美化生活。」


天然漆器既實用也是藝術品

翁群儀進一步說明,以漆而論,蓋房子或置辦家具時,木質柱子、木屐、飲食所用的碗筷杯盤物品、紅眠床、太師椅等實木家具都需要天然漆的裝飾保護,甚至加進螺鈿等藝術巧工,雕琢美感。

可惜的是現今廣泛運用化學塗料,使得一般人對天然漆的認識侷限在工藝品的領域中,其實工藝品一直都是支持生活各種場面的器具、道具,不畏酸鹼熱與蟲蛀侵襲,高雅又無安全顧慮,如果工匠耗費時間精心製作的工藝品太高價,大家深怕損壞,自然不願意拿來使用,改用陶瓷代替,最後漆器就只剩下裝飾功能,長此下去,都只得擺進博物館當文物珍藏,十分遺憾。

他認為,漆工藝並非臺灣獨有,而是移民帶入的標誌性技術之一,比如在山中公之前,臺灣早期移民多數來自中國福建、廣東、漳州、泉州沿海一帶,富貴人家會使用福建沿海的舶來漆器,民間結婚喜慶採購的神像彩繪、建築髹飾、紅眠床、櫥櫃、桌椅等等,沿襲中原文化吉祥福喜一類寓意的傳統圖紋。


見證臺灣原住民與在地風貌

至於漆器的起源,並非日本,而是中國,翁群儀綜合史料考證內容指出,莊子《人間世》中記載:「漆可用,故割之。」1978年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表面塗著朱漆的木碗,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漆器,距今已六至七千年歷史,推算到早自新石器時代甚至一萬四千年前即有漆器與漆工藝。

漢代時,漆器工藝漸漸傳入日本,到了唐代,高僧鑒真法師東渡日本,不僅傳播了燦爛的唐代文化,也帶漆藝匠師同行,促進日本漆藝的發展史,演進到元明時期,漆器提升重要性,後來更被日本視為國寶。

「蓬萊塗」漆器則是日本近代漆器工藝傳播到臺灣的載體,翁群儀表示,若論臺灣百姓生活中看得到的婚喪風俗、水果物產、原住民樣貌,透過漆工藝製作成商品進而廣泛行銷流通的,就只有「蓬萊塗」風格漆器;因此,透過這項漆工藝的表現風格,來認識過去的臺灣風土,並透過蓬萊塗研究的三要素:取自生活周邊、樸素雕工、原住民,重新考察現代臺灣生活樣態,推陳出新創作屬於今日時代的蓬萊塗紋樣,傳遞當前的面貌到下一個世代,工藝品對未來臺灣文化疊積形成的影響,就將再次完成使命。

「『蓬萊塗』能讓臺灣人重新認識、瞭解過去曾經支持我們生活的習俗、文化,也是時代遞嬗的一項媒介。」關於「蓬萊塗」的應用層面和對臺灣人生活的影響,翁群儀鄭重地說,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它是真實的生活紀錄、世代演變的軌跡,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