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天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助理研究員)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為使臺灣更積極融入亞太文化體系,透過觀摩與對話機制,發掘亞太地區的自我價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自2000 年起舉辦「亞太傳統藝術節」, 提供亞太各國彼此接觸的機會,交流形式涵蓋音樂、舞蹈、美術、戲劇、工藝、裝置藝術與學術研討等展演活動。至今已辦理16 屆,共計邀請超過28 個國家、103 個外國團隊、逾千名藝術工作者來臺,展現各地文化資產風貌。
回顧藝術節過往16 屆策辦主軸,2000 年至2005 年從專題探究的角度切入,挖掘核心命題下各國藝術的對映發展,包括:「傳統藝術的再生(2000)」、「亞太鼓吹音樂(2003)」、「婚戀文化之美(2004)」、「眾神遊/ 戲的國度:亞太文化中的偽裝藝術(2005)」。2006 年,為呼應我國於前一年正式完成文化資產保存之結構性修正與實施,故以「無形文化資產」為主題, 提升社會對於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視。
地理分區 脈絡同源
2007 至2010 年間,採取地理分區的脈絡, 逐年探索南洋島國、中南半島及北亞地區文明, 包括:「赤道上的翡翠珠鍊:印尼(2007)」、「萬象千島:菲律賓(2008)」、「湄公河傳奇(2009)」、「北亞風情(2010)」。發展至2011 年以「微笑亞太.歡慶十載」為主題,邀請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及西亞地區團隊,前來臺灣共同歡度藝術節的十週年慶典。
主題策展 深度認識
自2012 年起,則穿梭地域性及主題性策展方向,朝向中亞、西亞地區邁進,辦理「穿越時空. FUN.絲路-絲路王國文化饗宴(2012)」。之後順沿著茶樹的生長,聚焦尼泊爾、東南亞及中國西南部、途經臺灣至濟州島、終止於日本的同源文化區,推出「東亞半月弧-茶‧ 踏歌‧ 照葉林(2014)」。隨後再探臺灣新南向政策下的多年友好國度,規劃「傳藝湄公河(2017)」。另同時關注亞太區域「原鄉、他鄉」二元對應, 擘劃「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2013)」。觀察小戲、偶戲到大型劇作近年發展,推出「戲曲在當代(2015)」。再進一步著重臺灣與國際偶戲人才的交流、培養與展現,策辦「無物不成偶-傳統偶戲藝術的當代碰撞(2016)」。
此藝術節摒棄觀光化、綜藝化之演出,受邀團隊皆兼顧高度藝術性、教育性,甚至原生性。
2011亞太傳統藝術節印度行旅者樂舞團
其中不乏各國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珍貴技藝。另邀請專家學者擔任節目策展及導聆工作,演出過程皆有進行影音紀錄,且為戲齣、舞碼或曲目留下解說文字,累積豐富的亞太文化資產研究參考素材。
遍及全臺 向下紮根
藝術節除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核心場域,同時輻射至全臺各角落。起初2003-2004 年以宜蘭縣境內社區巡演為主,自2006 年開始遠赴不同縣市,包括臺北、桃園、新竹、南投、臺南、高雄、臺東、花蓮,走進各地文化中心、文化園區、體育場、博物館、劇場、校園、社區等,積極辦理推廣巡迴。尤其自2008 起,多次深入各大專院校之民族、體育、舞蹈、音樂等藝術科系,與科班師生進行直接交流。隨著2017 年臺灣戲曲中心落成,以及高雄傳藝園區的興建,藝術節辦理地點未來亦將從初始的宜蘭園區,逐步邁向橫跨臺北、宜蘭、高雄三大園區。
相對於動態性的跨國匯演,歷年藝術節同步推出靜態文物特展,包括: 「亞太婚戀文化特展(2004)」、「亞太原始藝術特展(2005)」、「亞太傳統打擊樂器特展(2006)」、「印尼文化展(2007)」、「菲律賓及其周邊國家傳統樂器特展(2008)」、「湄公河流域的生活與信仰特展(2009)」、「生活‧ 美感‧ 傳統-生活器物美學特展(2010)」、「日本明治美術特展(2011)」等。從生命禮俗、音樂戲劇、生活場景與服飾器物等面向,瞭解臺灣與亞太各民族在工藝美學上的共通點及差異性, 印證彼此多元對應的文化連結。
此外,2000 年、2003 年、2005 年、2006 年搭配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內外學者累計發表超過百篇論文,用以建構亞太傳統藝術的知識與論述體系。2009 年後採取國際論壇模式,由各國代表對談傳承與創新經驗,並進行現場示範。此外,前後推出近40 檔研習工作坊,吸引國內業界人士及愛好者,參與亞太音樂、舞蹈、偶戲及工藝的短期訓練。另累計邀請近50 位國際工藝師,於活動期間駐園現場創作,全面展示施作的關鍵技巧與步驟,甚至帶領民眾現場手作體驗。
臺灣國際 雙向交流
除將亞太各國針對無形資產引薦至臺灣,亞太傳統藝術節亦致力將臺灣文化對外分享。例如2012 年絲路工藝單元,便安排類型近似的工藝家共同駐園示範,包括「臺灣當代書畫家vs. 伊朗伊斯蘭書法家」、「臺灣紗網刺繡家vs. 烏茲別克刺繡藝術家」、「臺灣纖維編織家vs. 哈薩克毛氈編織家」、「臺灣版畫家vs. 土耳其浮水畫家」。2013 年,針對「足履藝術」邀請臺灣、韓國、蒙古、越南工藝家,共同體現鞋藝精工的奧妙;另特別企劃「秋夜吹來韓流風-臺灣與韓國傳統音樂的對話」音樂會, 邀請韓國「南道國立國樂院」、朝鮮族「延邊大學藝術學院」以及「臺灣國樂團」,進行三方音樂之深度交流。2015 年甚至推出藝術家駐村計畫,徵集來自墨西哥、丹麥、波蘭、泰國、緬甸、臺灣、法國等10 位偶戲藝術家,共同生活、創作、合作、分享超過30 天,最後聯合發表多齣相互支援的偶戲創作。
不僅讓臺灣與國際擦出創意火花,藝術節亦讓國際團隊彼此交流碰撞。例如2013 年打破單一團隊的演出模式,在節目設計上以「原鄉、他鄉」兩組不同族裔同台演出,透過具體的舞台表現,詮釋藝術經歷時空遷徙後的變異足跡與過程,包括:「四物傳響舞太平:南韓vs. 延邊朝鮮族」、「一部史詩兩樣情:喀爾瑪克vs. 阿爾泰蒙古人」、「戀戀阿陶:北越vs. 廣西防城三島京族」、「胡旋曼陀:新疆vs. 烏茲別克」,參與各團皆驚艷如此併置的策辦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