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sibutbut請跟著我一起唱 敬天與感恩的布農歌謠

  • 次標題:第137期-2021/08
  • 文:魯恩妙
  • 圖: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939
在《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中Pasibutbut表達了對天神Dihanin的敬意。

2020年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音樂會,結合說書、劇場、舞蹈、影像與臺灣國樂團的音樂演出,搭配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Lileh合唱團演唱的古調歌謠,演出最末段,特別以Pasibutbut呈現了布農族敬天感恩的心意。

驚艷國際樂壇的歌聲

常中活動都有專屬的祭歌與儀式,其中曾引起國際音樂學界極大關注的是俗稱「八部合音」的Pasibutbut

作為布農族諸多日常歌謠之一,Pasibutbut真正的辭意為「我拉著你,你拉著我,我們跟著彼此的音準來歌唱」,意欲凝聚部落向心力。演唱時眾人圍成一個圈,手拉著手,相互聽著彼此的歌聲唱和著,演唱者由高音至低音分為四個聲部ma-hosgansmancinilanisnis(也稱為lamedulamaidu)、man-bonbon,演唱時依聲部順序進行多個循環,每個循環皆由ma-hosgans的領唱人以「嗚」音啟聲,並在另一位ma-hosgans回應補音後由mancini在向下小三度音程的位置唱出「伊」音,接著由lanisnis在向下完全四度處唱出「ㄝ」音,並在man-bonbon的完全五度「喔」音後完成第一個循環。

早於1943年即有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深入原鄉采風,曾為Pasibutbut微分上行的演唱循環所驚豔,因為自第二次循環開始,在lanisnisma-hosgans會搶先以向上滑音的方式直接進入下一個循環,使得當下仍在原循環的man-bonbon 必須追著上滑的歌聲來到新的循環中,隨後進入的mancinilanisnis也跟著在新的循環中歌唱著,直到ma-hosgans再度領著大家上滑至另一個更高的循環。

至於實際只有四個演唱聲部的Pasibutbut為何被稱為「八部合音」?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總幹事王國慶認為,一是聲部之間時不時形成大三度、完全五度、大三和弦的聲響而共振產生泛音,二是歌者以喉音在口腔中共鳴產生了類似「呼麥」的效果,再加上微分上行時新舊循環的樂音短暫並存,都會在聽覺上產生多音的現象,至於這「八部合音」的歌隊需要多少成員呢?ma-hosgans必須從頭到尾不間斷地唱著,故需二到三人,mancini依規定由一個人獨唱,lanisnisman-bonbon為低音聲部各需二到四人力道才足夠,但一般來說,十二人編制唱起來最舒服。不過,王國慶表示自己曾以五人編制赴外蒙古交流,仍唱出了催使旱地降甘霖的Pasibutbut

祈求小米豐收

Pasibutbut又名祈禱小米豐收歌,歌謠中的每一個聲部就好比農耕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氣候、土地、雨水、施肥、耕地、播種、除草、進倉,彼此環環相扣,追求著和諧的聲響互動,意在告訴布農族人萬事調和才能迎來豐收。

雖說務農的布農族也種植地瓜、芋頭等作物,但能煮成粥、釀酒,也能當飯吃的小米才是重要的主食,部落的傳統與祭儀因此圍繞著小米種植發展起來,過去每到小米播種的季節,祭司便會召集部落的勇士們到家門外唱起Pasibutbut,並遵從傳統唱完代表六次月圓月缺的六個循環,在演唱最後一個循環時,勇士們會走進祭司家,抬頭望向掛著小米的橫樑歌唱至曲畢,隨後祭司就將小米由橫樑取下,分送給各勇士們帶回家中,代表耕種工作開始。

遺憾的是關於小米的記憶因時空環境變動而褪了色,布農族在日治時代開始轉種起稻米,先人的種種祭儀也在信奉基督教後改變,直到耆老們驚覺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已逐漸消失。

Pasibutbut原音傳承

布農族人原本居住高山,南投縣信義鄉是他們的祖居地,該地耆老在1960年代遷居明德部落後,為了保存前人的生活記憶已努力多年,1999年時毅然決定正式成立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以組織化的方式推展傳習工作,並組成Lileh合唱團傳唱各式布農古調與祭歌;該團於2010年由文化部獲頒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

演唱Pasibutbut無法一個人完成,必須由一群人藉著頻繁合唱培養出默契後,才能順利完成;而若要從過往學者所紀錄、詮釋的文獻及各式樂譜中推敲出精確的歌唱方式,對族人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度,因此每週日、一晚間的聚會成為傳習工作的重點活動,新進成員通常先旁聽觀摩,還未能獨當一面者,就跟著老人們唱和,目前有十五位成員能夠每週穩定參與傳習,其中最年輕的是二十四歲,最年長者為六十多歲。

頻繁的傳習聚會也讓Lileh合唱團能夠好好打磨Pasibutbut,每個聲部該在什麼時間點加入唱和,領唱人該以什麼樣的速度微分上揚,甚至連上揚的幅度都能夠好好講究。若是太急切,可能不到三個循環就把音調拉高到眾人無法跟隨的窘境,太緩慢則容易導致原地打轉的尷尬,然而布農族耆老們認為唱pasibutbut不是一件須重複練習的事,而是每到固定時間就要做的事,「除了固定的練習時間外,要演出的時候才唱,唱壞就唱壞。」王國慶補充道。

敬天與感恩的和諧之音

往日的Pasibutbut是一種儀式,呈現了布農族的敬天信仰,演唱者不是專職表演的歌手,今日的Lileh合唱團成員也各有營生的主業,藉由參與傳習聚會承接耆老們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雖然會透過「演出」來檢視自己的工作成果,如此作為卻不可與現代人認知中具有商業性質的「音樂演出」混為一談。

對此,王國慶表示,自己曾遇過某些演出邀請,是讓受西方音樂教育的作曲家將原住民文化中的音樂重新編曲後,以樂譜方式交回給他們,並希望他們照著樂譜跟樂團搭配唱;不過原住民的歌唱文化與一般認知的歌唱表演仍有些許差異,這種以西方音樂教育為主的作法,往往會讓不會也不須識譜演唱的原住民們感受到不被尊重。

聊起《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音樂會,王國慶表示受到難得的理解與尊重,能夠不受干擾地與觀眾們分享布農族的故事,包括前人如何以最和諧的Pasibutbut聲響表達對天神Dihanin的敬意。

雖說宗教信仰改變,這首歌謠依然充滿前人的智慧,因為「布農族是一個群體生活的社會,Pasibutbut代表著我們團結的生活方式,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我們會用感謝上帝恩賜的心情來將這首歌組合得最完美,唱得最和諧,讓上天喜悅,讓生活圓滿。」王國慶感性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