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戲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即有傀儡戲的記載,操作技術與表演形式都相當純熟,傀儡戲從福建移入臺灣,因移民分布不同而分成兩派,臺灣北部屬漳州系統,以消災、除煞、驅邪等宗教儀式為主;臺灣南部多為泉州移民,泉州派以神明誕辰與結婚酬神為主,金門因舊制屬泉州同安縣,和臺灣南部同屬泉州系統。
前棚傀儡 後棚戲
金門傀儡戲劇團的前身為金西堡傀儡戲劇團,由蔡遠進的父親蔡甲庚先生所創,「我們家住在金城鎮西門里,父親原本就經常參與廟會各項科儀活動,40多年前跟許師舜先生學傀儡戲,因為不識字,學習過程中只能靠口述。」蔡遠進說。
金門傀儡戲班靠口述傳授,並無紙本流傳,傀儡戲演師大多有正職,傀儡戲只是副業,戲班主大多兼道士、演師和樂師等多種身分,整場戲僅由班主1人操演,偶爾才會找幫手,早期因金門戰地情勢特殊,蔡甲庚先生雖長期從事傀儡戲演出,但直到1988年才創立金西堡傀儡戲劇團。
「傀儡戲又稱嘉禮戲,嘉禮有對神明崇敬的意思,我記得民國6、70年間,過年拜天公,金門家家戶戶幾乎都會請戲班搬演傀儡戲。」蔡遠進說,金門人稱傀儡戲為「踏棚」,這是因為每一齣戲演出前的請神和演出後的辭神,都必須請「田都元帥」進行「踏棚」儀式,以驅邪、制煞和淨化。至於傀儡戲舞台,則直接在現場拆門板搭建,表演時演師還必須爬上爬下,所謂「前棚傀儡、後棚戲」講的就是早期傀儡戲的演出現況。
和許多第二代接班的原因一樣,蔡遠進因為看父親年紀大了,搬戲太辛苦,決定繼承衣缽,學傀儡戲。當時他還是軍職身分,由於部隊公務繁忙,實在沒有太多時間練習,只能利用深夜或部隊休假的時候,聽父親預先錄製好的錄音帶,邊聽邊學,有空就幫父親整理戲偶、理線、收線、布置器材等,就這樣慢慢培養出興趣,結束軍旅生涯後,他接手劇團事務,並將劇團名稱改為金門傀儡戲劇團。
拜師學藝 追求更高深的藝術文化之美
「傀儡戲在金門其實已逐漸沒落,有些戲班雖然還在,但大都僅限於儀式性演出,沒有太多操偶技巧,傀儡就像是用『提』的,我希望能讓傀儡真的『走』起來,讓演出更精緻完美。」為此,蔡遠進特地遠赴傀儡戲故鄉——泉州,向傀儡戲大師林文榮拜師習藝,從傀儡戲表演的操控方式、肢體動作到各角色的步法、演出劇本編排等,勤學苦練。
「傀儡戲又稱提線傀儡或懸絲傀儡,一尊戲偶約2、3公斤,有16條線,如何用手將戲偶提起?能撐多久?該如何把線抓成一個人形?動作、姿勢、步伐要如何做得自然?這都是操偶的基本功,至少需要3至5年的練習。」蔡遠進他拜師學藝時已近40歲,光傀儡戲偶角色當中,生、旦、淨、末、丑的不同肢體語言,就讓他傷透腦筋,更何況戲偶絲線猶如百年老樹,盤根錯節,練到纏手打結是常有的事,為了早點讓老父親不用再四處奔波,他幾乎從早練到晚。
蔡遠進創立金門傀儡戲劇團時,金門傀儡戲已衰退許久,「金門居民過年拜天公、結婚酬神的習俗仍在,但大家能省則省,除了老一輩,年輕世代都不太重視這些禮俗,也很少再請傀儡戲班。」為傳承家業、保存金門傳統傀儡戲文化,蔡遠進不但將傳統傀儡戲文化推往更高層次的藝術,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致力於傳統藝文的教育推廣,以「指掌春秋」傀儡戲藝術校園推廣演出為名,走遍金門多所國小。
創作戲碼 重新演繹金門傀儡文化
首先,蔡遠進創作傀儡新劇「風獅爺傳奇」,以金門特有的風獅爺文化為故事背景,突破傳統傀儡戲的科儀形式,用創新手法演出,透過演師巧手,讓台下觀眾看見傀儡戲偶靈活傳神的肢體語言,體會傀儡戲高度的藝術性與技巧性,劇目則融合具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推出後,大受好評。緊接著,他又創作「風獅爺獻瑞」、「祥獅獻瑞」、「風獅爺制煞」等傀儡戲新戲碼,並到各地巡迴公演,除了金門、臺灣,還遠赴中國大陸北京、天津、福建泉州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所到之處,佳評如潮,並在2018年先後獲得金門縣傳統傀儡戲文化資產保存團體、金門文化獎與金門第一屆傑出演藝團隊等殊榮。
近年來,金門傀儡戲劇團積極走訪校園,為吸引小朋友目光,蔡遠進更創作出「小沙彌下山」這齣傀儡新戲,劇情是說,小沙彌在下山路途中,突然雷雨交加,於是敲著木魚祈求佛祖庇佑,由於小沙彌平時誦經不專心,導致錯誤百出,害他吃盡苦頭。由於劇情搞笑、詼諧逗趣,還不時穿插傀儡的精妙步態,小朋友們看得哈哈大笑,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從金西堡傀儡戲劇團到金門傀儡戲劇團,蔡家在金門從事廟會科儀與傀儡戲演出多年,從第一代團主蔡甲庚,到第二代團主蔡遠進的銳意變革與突破創新下,這門古老的傳統表演藝術得以被保存下來;而今,蔡遠進的兩個兒子:蔡光正與蔡光銘也都對傀儡戲感興趣,兄弟倆已跟著父親四處巡演,不久前在金門葡京餐廳舉辦的喜宴,即由蔡光正擔綱操演「小沙彌下山」,初試啼聲即獲得熱烈掌聲,蔡遠進深感安慰:「金門傀儡戲劇團總算後繼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