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舊稱「大窩口」,窩指的是環山的窪地,水流的出口;又客語裡「窩」與「湖」發音相近,所以稱為「大湖口」,後來簡稱「湖口」。而開庄於清乾隆嘉慶年間(西元1798 年)的「大湖口」,文獻曾以「大湖口通衢大道,四方肩挑輻輳之地」形容,由此不難看當時在商貨運輸上的重要地位。
湖口老街二樓的女兒牆,以立體浮雕為裝飾,每一家戶牌樓上的裝飾與工法,也象徵著該戶人家當時的身份與地位。
浮雕樓牆,刻畫百年風華
西元1879 年「大湖口街」正式出現在地圖上,包含街頭、橫街與新街三段今稱的「湖口老街」就是過去的新街。
老街上連綿的二層樓建築,雖風格一致,卻也各異其趣。除了從立面牆上的建材可以看出興建期間不一以外;抬頭看去,二樓以上的女兒牆,運用泥塑、剪黏、洗石子等工藝,裝飾著人物、花、鳥等立體浮雕,樓牆中央還冠上了姓氏、商號。不同的雕飾工法,則象徵著該戶人家的身份與地位。其中一戶以古代銅錢造型為飾的牌樓,據說就是大湖口古時候的「財政部」,相當於現在公所裡的財政科。
週休五日,老街人的小默契
老街建築以磚拱砌成連續而有韻律的街道,騎樓下的店舖,有老診所、文史工作室、咖啡廳、餐廳等。與其他老街不同的是這裡的店家,幾乎就是當地人家,整條街的人工作、生活全在一體,街上聽到的多是海陸客家話。「做二休五」是店家們的默契,他們寧願少做生意,也不願為了收入,讓老街承襲人潮、車潮總是水瀉不通的宿命,這使得湖口老街多了一份化外的悠閒。
湖口老街以「三元宮」為起點,往南到「老湖口天主堂」。這一中一西距離約三百公尺的寺廟與教堂,一個在街頭、一個在街尾,圈繫起老街人的信仰與情感。
湖口老街以「三元宮」為起點,「老湖口天主堂」為終點,圈繫起老街人的信仰與情感。
「帝心簡在」的地方信仰中心—三元宮
對老街附近的居民來說,「三元宮」幾乎就是呼吸的一部份。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廟宇。廟埕前有戲台一座,廟內正殿上懸「帝心簡在」匾額,是三元宮所獨有,源於論語堯曰篇「帝心在簡」,三元宮將其倒裝,意味人間總總皆為天帝之心所察閱。
廟內另一個特色在正殿的構造上,不以傳統廟宇的石柱,改為磚砌方柱。磚柱之間則以RC 樑形塑托,形成「磚拱」意象,與老街拱廊有著相同的特色。廟裡街外景色輝映,顯得格外別緻。
老湖口天主堂內部,樸實如古。
大愛無疆,小丘上的「天主堂」
漫步湖口老街,也總會感受到多元的文化遺跡。位於老街另一頭小丘上的「老湖口天主堂」,源於1952 年天主教剛到湖口傳教時。當時經費有限,只能租用民宅作為傳教場所。義大利籍的滿思謙神父,為使教友能有正式、舒適的聚會空間,便自掏腰包買下原劉銘傳時期所建的大湖口車站舊址,欲興建新教堂。雖然花了畢生積蓄,但籌建教堂的經費仍是不足,於是滿神父寫信回鄉,向遠在義大利的雙親尋求協助。為實現滿思謙的大愛,滿神父的父母親變賣家中所有田產,將經費匯來臺灣。終於在1965 年湖口天主教堂正式啟用,除了教堂與神父宿舍外,還設有幼稚園。神父對這片土地與下一代的用心,令人動容。
商號春源的「台富行」,是湖口鄉水芋產銷班的農產加工室,芋香餅現烤現賣,外皮香酥,內餡的芋頭香氣濃郁自然,是老街伴手禮的好選擇。
村民齊心,興建地方文化館
經歲月更迭,神父、修女年事已高,天主堂漸無人管理,而吹熄燈號。後經村民努力奔走,天主堂2004 年重開大門,轉型成為如今的「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成為村民最喜歡聚集的休閒場所。
天主堂文化館裡,還有一對年輕小夫妻以相思木窯烤的「小窩口柴燒Pizza」,結合在地客庄及臺灣味,自創剝皮辣椒、皮蛋、酸菜豬肉等口味,現點現做,讓旅客可以坐在當年的幼稚園裡,隨著相思木飄香,遙想前人的無疆大愛。
天主堂文化館裡,有一對年輕小夫妻以相思木窯烤的「小窩口柴燒Pizza」,結合了在地客庄及臺灣味。
老街小山丘上的老湖口天主堂,1965 年由義大利籍的滿思謙神父自掏腰包興建而成。經過歲月更迭,如今一對勤懇的小夫妻在此經營著「小窩口柴燒Pizza」,自創的客庄在地口味,風味獨特;柴燒飄香,也讓人不禁遙想起前人的大愛無疆。
茶味飄香的後山綠境
老街後方的山谷,一條條的健行步道,猶如山中長城般蔓延。後山綠境中,藏身著一家「湖南製茶廠」。原來從劉銘傳興築鐵路在此設站以後,大湖口街就一直是附近茶葉及民生雜貨的集散中心。當地百餘公頃的茶園,則提供茶菁給外地製茶。後來在農政單位協助下,1981 年成立了「湖南茶葉生產合作社」,將當地的茶葉集中送到「湖南製茶廠」製成後再對外銷售。但隨著農業社會走入歷史,茶農的年紀越來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少,附近的11 家茶園,採取了新的合作模式。茶農從原本在自家茶園採茶,改為所有人到其中一戶人家集合,大家一起採完那一家的茶後,再換到另外一家。大家以輪流的方式,通力完成當地的茶葉生產大業。目前「湖南製茶廠」也開放遊客預約參觀及一日茶農體驗。
「白黑生活茶」內部保留老街的建築結構,以茶為主的主題展,為當地的茶飲文化增添一股美學韻味。
以老街傳統,再創傳統
寺廟、古蹟、步道、茶香,還有質樸、總是笑著迎接來客的人們,輕訴著湖口風光。也許是相傳客家人團結重義的緣故,這些年來湖口老街的居民,還組成了導覽隊、景觀維護隊、還有美食研究室等。各式工作坊也在街頭林立,包括有「豆之味」寓教於樂的豆腐DIY、「白黑生活茶」的茶引體驗、還有「陶玩」的手拉坯體驗。老街人尊重傳統、呵護鄉情,參與社區大小事,共同擘畫、書寫老街的未來,為老街「再創傳統」!
來一趟湖口老街,最好先做點小功課,事先查詢有興趣的體驗課程,於到訪前一週向店家預約。不然這窩口,一天可是逛不完的呢!
湖口老街特有的懷舊風情,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到訪。街尾一家懷舊老店,牆上貼著老闆在工地撿回的老照片。老闆說:「我貼在這邊,就是要等照片裡的人來看到,把它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