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馬祖人元宵節這樣過 任務密碼:回家擺暝去

  • 次標題:第134期-2021/02
  • 文:陳姿君
  • 圖:王建華
  • 點擊數:1233
候駕,繞境出巡神轎向廟裡主祀神明請安。
簡介

居民人口數不超過一萬五千人,但每年農曆元宵節前後卻是馬祖人潮「旺季」,即便長年在外生活、工作或學習的馬祖人,都會不遠千里返回家鄉「擺暝」,是世世代代馬祖人的生命印記。

相較於平溪天燈、臺東炸寒單及臺南鹽水烽炮等元宵節傳統慶祝儀式,馬祖「擺暝」雖較少為臺灣本島居民所熟悉,但論其舉辦規模、時間與內容之豐富,完全不讓其他元宵民俗活動專美於前。在面積不大的五島四鄉間(南竿、北竿、東引、東莒/西莒(莒光鄉)),各自有祭典儀式傳統細節的在地特色,形成百花齊放又競艷奪目的熱鬧氛圍。

人神同歡 不夜嘉年華

福州話「擺暝」(注音:Pev mang`,音近華語「北漫」)中的「暝」是夜晚,「擺」則是擺放或陳列,指的是於夜間擺設供品祭祀酬神。「擺暝」不只是一個「單一事件」,每年從農曆正月中旬至二月初,各島各境神明陸續舉行擺暝及遶境巡行,形成一場人神同歡、全城共慶,宛如嘉年華般的慶典。

早至正月七日,晚至正月十一日,祭典由「上彩暝掛風燈」點亮這一連串慶祝活動與傳統儀式的序幕。連江縣產業發展處處長王建華曾實地走訪福州原鄉探查風燈歷史,他表示風燈主要有八角造型的「球燈」,與上下窄而腹部寬,恰如酒罈形狀的「酒罈燈」。傳統上風燈都是純手工製作,以竹為架,糊上白紙為基底後,再飾以紅色剪紙圖案。

除廟宇與廣場上搭建牌樓掛風燈,家家戶戶也會懸掛這些造型獨特,吉祥寓意圖案的風燈。在福州方言中「燈」與「丁」同音,舊時民宅會依家中男丁人數懸掛同等數量風燈,以示家中人丁興旺,現在因為生活型態改變,民宅普遍只掛一盞風燈。

配合「擺暝」迎神遶境,村中青少年們組成鼓板隊練習,並於元宵節期間演出,稱「打鼓板」(Phav ku' peing+),各鄉里皆有自屬的「打鼓板」樂曲節奏。

四大步驟 全民總動員

馬祖各村莊擺暝日子不一,從東莒福正村正月初七舉行,到西莒二月初送威武陳元帥回宮,長達近一個月。原鄉擺暝多在家族宗祠內舉辦,移民社會則於廟宇內舉行,傳統上主要大姓獨力承辦,或「集興」(其餘姓氏)合辦,這些稱為「社」的祭祀組織負責辦理祭典各項工作。「擺暝」計有4大「標準流程」:擺暝、遶境迎神、送喜及食福。

「擺暝」當晚的酬神供品則由各家媳婦處理,供品內容並無特定,全憑民眾心意,常見生活中容易取得的食材,在馬祖四面環海的環境下,海鮮自然不少,所有供品皆須放上紅紙圖案。

翌日下午或入夜後,村內神明即出巡遶境,前往境內各信徒家,民眾沿街持香等候隊伍。出巡陣容浩大,形制嚴謹。以寫有主神或主廟的長棍燈為首,雙手各持酒壺與青葉竹枝的保長公開道,後面跟著數尊由人頂於神偶內行走的「孩囝」(神偶,口語音似「hei+iang+」),孩囝後是神明座前騎「馬奴」,元帥緊跟馬奴後,再來分別為花燈隊、香爐、神轎等,所到之處民眾燒香燃炮相迎。

若境內有新婚夫妻,迎神遶境後會「送喜」,廟方神乩、香案、鼓板隊組成送喜隊伍前往喜家,喜家接下神明香爐置於新床上,由長老唸「添花」詩詞,喜家亦備餐食酬謝。「擺暝」舉行當晚或次日,將村民出資合購供品烹調,在廟內或廣場由參加擺暝社友或各家戶派員代表食用,稱作「食福」,為祭典畫下句點。

其中,北竿由神明欽點當地居民為乩將抬乩轎出巡的「扛乩」傳統尤為特殊,扛乩時神轎會左右擺動,遇其他神轎時會彼此相偎搖擺旋轉,當地居民認為這是神明間在對話聊天。

生活印記 邁向新黎明

擺暝歷史與早年來自閩東長樂等地的農村移民有關,他們帶著原鄉信仰與文化傳統來到被海洋包圍的馬祖列嶼上,地理環境獨立的特性得以完整保存閩東擺暝祭典的生動風貌,例如「燒馬糧」以慰勞白馬尊王座騎白馬的習俗僅存於北竿坂里與白沙二村。2019年文化部文資局正式將馬祖擺暝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以永久保存這項無形文化資產。

對馬祖人而言,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固然可喜可賀,擺暝卻有著比無形文化資產肯定更重大的意義——從小即深刻銘印的生命印記及緊密的群體回憶。王建華生長在馬祖,在此成家立業,從孩提時代看到掛風燈即知擺暝即將舉辦,期間跟著鼓板隊跑,看大人擺放供品,大一點進入鼓板隊遶境迎神,成年後結婚生子有神明來送喜,還有機會被神明欽點為乩將——馬祖人視為極大榮耀,最後大家一起食福,在馬祖人的生命歷程裡擺暝從不缺席,而擺暝也只有透過全社區總動員,人人都有必要職責與工作,方能共同完成。

除送喜、食福,還有馬祖北竿芹壁龍角峰五靈宮正月二十九日讓民眾在廟內睡覺求夢的祈夢,西莒擺暝夜間的跑火賽(福州語稱路僻火儽)——2人一組,一人穿「孩囝」神偶,一人持火把,二隊追火把賽跑⋯⋯,在在都顯示馬祖人與神明間親厚如家人般的關係,這種敬天且愛鄉愛土地的精神,透過移民社會的社區參與,形塑了馬祖子弟的自我認同,凝聚共識。

王建華觀察近年來外出求學的馬祖子弟們紛紛返鄉,接手家鄉建設工作,也試圖自生活印記的擺暝祭典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包括投入風燈文創開發設計等計畫,擺暝與馬祖人民一起度過長夜,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