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崑曲與舞踊,《繡襦夢》還有日本國寶級三味線藝術家-常磐津文字兵衛的加入。 國光劇團自1995年成立以來,在傳統戲曲沃壤上汲取創作的養分,逐步以多元的題材、靈活的手法,在舞臺上開展出各具特點、不同類型的作品,諸如改編自張愛玲同名小說的《金鎖記》,或與交響樂融合、王羲之字帖入戲的《快雪時...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轄下臺灣戲曲中心舉辦的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即將在春季登場,首檔旗艦節目3月29日登場,邀請前北藝大校長,也是劇作家邱坤良編劇創作《月夜情愁》,由國家文藝獎得主唐美雲主演, 以戲中戲的方式描述1930年代臺灣東北部各城鄉中西皮及福路兩派進行分類對抗、械鬥的情境,充滿本土歷...
回顧歷史,臺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也因此發展出相當多元的本土藝陣,廟會慶典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藝陣穿插其間,如車鼓陣、牛犁陣等小戲類藝陣,能歌能舞又詼諧逗趣,經常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可惜現今許多小戲類藝陣的藝師大多年事已高,又因社會變遷等因素影響,願承學此類技藝者日漸稀少,許多歌舞技藝因而瀕臨...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HTC合作,全球獨創書法虛擬實《自敘.心境》,透過HTC VIVE™技術帶領體驗者穿越時空,感受最真實的虛擬實境文化之旅。唐代書法名家懷素以草書聞名,受到當時許多文人名士的推崇,均紛紛以詩文稱讚其草書藝術之精妙,懷素摘錄部分贈詩,以狂草書寫成《自敘帖》並流傳至今。作品中書法筆畫圓轉流...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之亞太傳統藝術節,舉辦至今邁入第15年,已型塑國際品牌,第15屆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邀集臺灣在地藝術工作者與國際藝術家共同生活、創作,期望打造成如同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或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等具有高度與影響力之國際藝術節。在偶戲學校的教習中培養新生代的偶戲創作人才。2016年亞太傳統藝術節...
第27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揭曉,本屆「特別獎」得主,分別是「戲曲類」的辜懷群女士與「出版類」的呂錘寬教授,肯定兩人對於臺灣傳統藝術的推廣與貢獻。第27屆傳藝金曲獎將於8月13日在傳藝中心宜蘭園區舉行。呂錘寬教授長年致力於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學術成果豐碩,桃李遍天下,對臺灣傳統音樂傳承不遺餘力的;辜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