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嗩吶唱起童謠
2014年作曲家王乙聿接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委託,選用排灣族泰武部落古調「織帕在哪裡」(Ljiliyangasidaladelu)為素材創作了嗩吶協奏曲,古調原為兒童唸謠,藉由女兒的手織帕故事帶出母女間的有趣對話,在嗩吶獨奏部分,除了人聲歌唱般的旋律線條,也以靈活的斷奏樂段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氛圍。
嗩吶是靈敏度極高的樂器,利用哨片的振動發出各種音調與音高,與人的聲帶振動有異曲同工之妙,單由哨片或搭配芯子(吹嘴)即可做出大音域的聲響變化,能夠游刃有餘地演繹具有歌唱性或聲腔化的音樂作品,再加上管樂器慣有的吐音操作,無論是模擬人聲或快速的斷奏皆是它的強項,但表現力強的是樂器,演奏家想要掌握得好,必須下苦功。
《織帕在哪裡》是實打實的炫技作品,它旋律如歌,但嗩吶本身的音準起伏大,需要透過嘴唇精準施加壓力及口腔內部的技巧才能控制得宜,再加上斷奏樂段使用的雙吐舌奏耗費舌根力量甚鉅,因此溫育良坦言自己平日就會像做重量訓練那般,鍛鍊演出需要使用的小肌肉。
NCO器樂大賽每屆以不同樂器為主題,過往曾為嗩吶、笙、笛、箏、琵琶、柳琴、揚琴、胡琴舉辦選秀,2014年首次參賽時溫育良仍是大學生,惜敗奪得第二名,相隔八年嗩吶再度成為賽事主角,雖說可以預知同臺競演的選手會比自己年輕許多,在深思熟慮之後,依然決定將之「當作一個目標來完成」,並且順利奪冠。
陰錯陽差學起嗩吶
溫育良的音樂旅程開始自苗栗縣頭份市頭份國民小學(後簡稱頭份國小),雖說現在能以精湛技藝獲得評審青睞,在賽事中取得勝利,但他當年其實是陰錯陽差才學起嗩吶。
小學三年級時加入學校國樂團,溫育良那時因沒有特別想學的樂器,在家人的鼓勵下決定試試二胡,因為初學者可使用樂團的琴,他開心領了樂器就準備去上課,怎知到了課堂打開琴盒才發現裡面是空的,於是在指導老師一句「那你就去學嗩吶好了」,與嗩吶結緣至今。
有「新竹市國樂推手」之稱的劉江濱先生當時任教頭份國小,成為溫育良的嗩吶啟蒙老師,即便是社團性質的活動,依舊以科班訓練的強度指導學生,溫育良直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一開始就碰到現在都還在跟隨的劉江濱老師⋯⋯跟他學了二十幾年了,很像家人,他就像爸爸一樣。」
立定志向踏上音樂路
溫育良由小學一路到國中、高中讀的都是美術班,小學時尚有國樂團可參加,但升上中學之後只有個別樂器課,因此劉江濱帶他加入了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在能夠演奏音樂的環境中持續成長,直到高中二年級時,他終於確立志向報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後簡稱臺藝大),正式踏上職業音樂家的修業之路。
進入臺藝大就讀後,溫育良的音樂視野更加拓展,在原本的國樂團經驗外,既接觸了當代曲目,也回溯至傳統的嗩吶音樂,他師從臺北市立國樂團(後簡稱北市國)嗩吶聲部首席林子由先生,在其啟蒙下開始演奏管子,也認識了許多由北市國演出的新創作品,另一位影響他至深的師長是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八音」保存者鄭榮興先生,雖在高中時期即透過家人介紹,向鄭老師請益〈風入松〉的演奏法,但在進入大學後始有機會讀起工尺譜,正式學習這個瀕臨絕種的傳統樂種。
演出之外,溫育良也著力於教學,目前除了擔任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的指揮,也在新竹及頭份地區的小學任教,在地耕耘了十多年,談及自己的教學風格,他用「嚴謹」兩字形容,因為「劉江濱老師就是這樣對我們嚴謹踏實地要求,現在換我們身為這個角色,也會這樣要求學生⋯⋯覺得這樣做才是正確的,是一種對教學的堅持與傳承。」溫育良說。
期望翻轉刻板印象
儘管有器樂大賽冠軍的榮耀加身,普羅大眾對嗩吶的刻板印象依然讓溫育良憂心。刻板印象來自對事物的片面瞭解,也成為推廣嗩吶音樂的一大阻力。嗩吶的器樂特性常讓它與大聲、熱烈奔放、嘈雜、廟會、宗教科儀⋯⋯等產生連結,但在國樂領域中,嗩吶是一個具備多元發展潛力的樂器,尤其在國樂團編制出現後,為了讓聲部間的聲響在合奏時達到平衡,近代嗩吶演奏家更著重於「弱奏」技巧的訓練,藉由提高嘴唇的靈敏度,以細微的控制做出更多樣的音樂表情,對於嗩吶音樂的藝術呈現,溫育良有更多的想法。
當代嗩吶演奏家的演出平臺除了國樂團,亦有許多機會與其他樂器合作,因此演奏家的養成中也借鑒了西樂的合奏訓練,但因從小藉由經典曲目學習嗩吶,溫育良深知傳統才是塑造嗩吶「性格」的關鍵,與西樂的訓練須同時進行,不能偏廢,他分享道,「若是沒有經過傳統樂曲的訓練,樂器的特色跟掌握就無法靈活,在樂團裡嗩吶就會等於一個音色的展現,像是電子音樂,只按個鍵就有嗩吶的音色跑出來,變成一個工具,沒有辦法表現出樂器的特色。」而今,除了樂團、教學及推廣工作之餘,為了嗩吶藝術,溫育良也持續在嗩吶演奏的道路上堅持著,他說:「希望打破大眾既有的刻板印象,使嗩吶不只是在廟會出現,也讓大家能在音樂廳欣賞嗩吶具特色又迷人的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