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除了與其他南島語系族群享有接近的語言系統外,還有一項共通的工藝,可說是南島語族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然而這項傳統工藝,在現代布料的引進下,卻逐漸消失在臺灣原住民的文化中,此即為目前僅剩阿美族仍保存的樹皮布工藝(Tapa)。
消失一甲子 由部落耆老找回
據《裨海紀遊》、《諸羅縣志》等史料記載,早在明清之際,許多臺灣原住民便有穿著樹皮衣的習慣,除了阿美族外,排灣族、魯凱族、布農族、卑南族及鄒族,甚至是平埔族皆曾出現以樹皮為衣的服飾文化。不過,隨著紡織技術日新月異,各式更容易取得的現代布料出現,採集、製作過程繁瑣的樹皮衣因而漸漸被取代;且即使是樹皮布工藝較普遍的阿美族也不例外,樹皮衣在部落消失了六十年之久。
直到上世紀原住民權益爭取運動興起,不少原住民族開始追本溯源,尋找自己的傳統文化、工藝。而這項運動不僅限於青年參與,不少耆老們也興起要將文化傳承下去的使命感;當時阿美族都蘭部落的頭目沈太木便是其中一位,而他同時也是阿美族找回樹皮布工藝的關鍵人物。
1995年,沈太木在接下頭目的重責大任後,開始思考除了歌舞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值得傳承給年輕人的工藝或文化,這時他便想起小時候曾經聽聞長輩們說過的「樹皮衣」。可惜的是,都蘭部落其餘族人也跟沈太木一樣,只有聽過但未實際見過樹皮衣,對於樹皮衣製作方法與瞭解因而有限。不過,這並未使沈太木灰心,將樹皮布工藝復甦的使命感反而成為原動力,他採取了最古老的方法,即直接動手去做,試著在實作中摸索祖先的生活智慧。
從無到有的艱困歷程
曾跟隨沈太木頭目學習樹皮衣工藝,並且也是阿美族樹皮衣藝術家的林戎依補充,其實早在六十年代,便有中研院學者凌曼立到花蓮阿美族馬太鞍部落調查樹皮衣工藝,並將研究成果出版,「但當時網路不普遍,住在臺東的沈太木頭目自然不知道花蓮阿美族有記載樹皮衣的製作方法,只能藉由自行摸索的方式去製作。」
因此,沈太木在一開始製作樹皮衣的過程中,對於何種樹種適合用做樹皮衣皆不甚瞭解,只能先從部落周遭的樹木試起。好在當時部落附近有位學者正巧知道其他南島語族會使用構樹來製作樹皮布;在經過提點之後,沈太木順利發現構樹、雀榕樹等桑科樹木延展性佳,為製作樹皮布的好選擇,這才解決第一個碰到的難題。而個性謹慎的沈太木經歷了無數次嘗試後,到2008年才完成他心目中認為合格的樹皮衣,並開始將製作方法、經驗傳承予下一代族人。
身為沈太木得意門生的林戎依,也將沈太木製作樹皮衣的過程詳細地紀錄下來,主要分為敬天、採集、敲打、脫離、剪開、延展及清洗曬乾七個步驟,其中令她印象深刻的則是敲打這步驟。林戎依解釋,敲打是相當重要的一步,若沒有敲鬆樹皮纖維,便無法使樹皮富延展性,也難將其與樹幹脫離,「當初頭目在摸索的時候,就曾苦惱做出來的衣服怎麼那麼硬,跟小時候的樹皮布長得不太一樣;一怒之下就拿鎚子亂敲樹皮,意外發現樹皮變得更大更軟,這才得知敲擊可使延展性更佳。」林戎依笑說。
回歸傳統 看見老派之必要
由於原住民生活與大自然密不可分,既然是到自然環境中採集樹木製作樹皮衣,開始前的敬天祈禱儀式可不能少。林戎依表示,耆老們在採集樹木前會準備檳榔、酒與豬肉為祭祀品,並在說完祝禱詞後,喝一口裝於杯中的酒後,將酒灑於地上,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向神靈祈福。「即使我目前信奉的是基督教,我還是會用自己宗教的方式去禱告,因為敬天是原住民文化中相當重要的元素,我認為這是最基本的。」林戎依直言。
事實上,林戎依曾因信奉基督教的緣故,從小與部落其餘族人彷彿有著無形的距離。往昔教會較為嚴格,禁止教徒參加阿美族傳統祭典,林戎依雖然住在部落,也會到祭典會場觀看,但卻總有無法真正融入部落的感覺。
因此,本身就讀美術相關科系的她,在都蘭部落看見沈太木製作的樹皮後,便深深地被樹皮衣背後的意涵所吸引,「除了在以前族人上山打獵時有保護之用,能防止樹枝割傷皮膚外,樹皮衣也是部落身分地位的象徵,頭目、祭司往往會在各種儀式中穿著。」有鑑於此,製作樹皮衣便成為林戎依找回族群認同、與部落連結的方式。
目前從事樹皮布工藝的阿美族人雖仍不多,但卻遍及老中青三代。對此,林戎依表示,樹皮衣除製作過程繁複外,比起其他現代布料也更容易破,傳承者們會持續從事這項工藝主要是想將樹皮衣的背後意義傳承下去;她自己則以傳統為主、創新為輔的理念製作樹皮衣及衍生作品,期望使族人們瞭解自己的文化之美,別讓其再度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