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藝術節慶 當代永續實踐中的變與不變

  • 次標題:第142期-2022/09
  • 文:林冠文
  •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林冠文
  • 點擊數:622
法國里昂燈光節(Fête des Lumières, Festival of Lights)是成功結合宗教傳統、歷史、藝術與最新科技的國際性藝術節。
簡介

宜蘭童玩節演變至今,用親水做主題而聞名,在全球傳統藝術節慶中,有兩個則以親火為源頭的有趣當代化傳統藝術慶典。水火同源是一種奇觀,有沒有可能,擴大我們對於傳統藝術節慶的想像,就來看看,他山之石是如何讓傳統藝術節慶與地方文化與宗教活動結合,獲得永續發展的契機。

法國里昂燈光節(Fête des Lumières, Festival of Lights

臺灣有元宵節賞花燈的傳統藝術文化保存脈絡,後更近一步當代化,華麗轉身為科技藝術的展示平台。法國里昂則是因為宗教與傳統藝術緣由,有聞名全球的燈節。話說歐洲中世紀以降,黑死病疫情嚴重,讓1643年的里昂小鎮居民,恐慌地向聖母瑪利亞祈禱求助,發願若蒙保佑,市議員就爭取經費,在當地富維耶(Fourvière)山頂,捐獻一座雕像來感念聖母保佑。里昂小鎮在過後的一百多年間,真的奇蹟式地躲過瘟疫肆虐,在1852年,一座聖母雕像落成準備揭幕的128日天主教「聖母無玷受孕日」,當天一早大雨不斷,人們正發愁怎麼進行早已準備好的傳統表演藝術街頭遊行、戶外儀式時,突然又奇蹟式地放晴,讓儀典得以順利進行。小鎮居民都相信,這是聖母瑪利亞顯靈,讓諸事順利。該晚,家家戶戶自發性地,逐一用數千支蠟燭點亮自家窗戶,這就是法國里昂燈節的傳統光雕藝術原型由來。

隨著時代進化,這樣的宗教藝術節慶,也到了面臨必須擁抱年輕世代喜好的延續性挑戰。1989年開始,里昂市政府開始以當代化的燈光科技,加入傳統表演藝術的點蠟燭儀式性遊行等活動,成功轉型。里昂燈光節,成為文化觀光與城市行銷的亮點。1999年更開始引進世界各地的燈光藝術家,再進化為國際性的藝術交流與交易盛會。在保留傳統藝術的努力上,籌辦機構也引入轉化版的慈善點燭遊行活動,讓每位慕名而來的國際觀光客,都有機會捐獻蠟燭來行善與支持地方觀光發展,用文化藝術作為方法,延續了傳統宗教勸人為善的道德與公益力量永續。

臺灣公部門也曾邀請到法國里昂燈光節的總監,親自來臺分享這個傳統藝術與宗教節慶轉化的過程,里昂燈光節已是歐洲典範等級的個案,從宗教信仰、為榮耀上帝而創作傳統藝術,到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當代化盛會,值得國內各傳統藝術節慶活動流變、進化借鏡。變革不是壞事,世代永續,價值承傳,才是王道。

西班牙法雅節(Fallas de València, Fallas Festivity

臺灣廟宇民俗節慶與宗教儀式有許多的燒毀傳統,燒金紙、燒王船、燒紙紮傳統藝術等,西班牙瓦倫西亞自治區首府的瓦倫西亞市,也有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燒毀藝術節慶活動「法雅節」。中世紀的西班牙木匠,在冬天晚上工作時,必須依賴點亮蠟燭與燒木取暖,為了感念「木匠庇護神」聖母瑪利亞的丈夫、耶穌的養父聖若瑟對木匠藝術家永續靈感來源的庇佑,每年319日「聖若瑟瞻禮日」這天,結合節氣、迎接春天來臨,木作碎材不用再節省留作燒木取暖用途,當天會舉辦燃燒藝術木偶儀式,典禮的前幾天,舉辦節慶活動,包括露營、流水席、野炊西班牙海鮮燉飯、烤肉、表演藝術、煙火秀、花車遊行、運動競賽與各種遊戲等等,甚至還選美,讓每年產出法雅公主,來為城市做年度代言。

與時俱進後,考量藝術木雕太傷本耗時,竟轉型運用複合媒材、紙雕藝術來進行燒毀儀式。然而每年可由大眾,票選一個倖存的藝術創作,由法雅博物館典藏。在多達數百個複合媒材、紙雕藝術創作中,也保留歐洲官民共治狂歡節慶活動中,庶民對抗政治主流與權貴官僚壓迫的傳統(柯惠晴,2013)。諷刺當代政治人物與宗教領袖令人不敢恭維、可受批判的發想創作主題,特別受歡迎。反正最後都會被燒毀,也算是最溫柔的民間道德控訴力量、公共自由創作展現場域。此種轉化儀典的世界民主抗議盛會傳統藝術,就被跨國權貴政治勢力、各地方山頭,接受與倖存了下來,反而成為該藝術節慶活動世界知名的因素之一。控訴可受公評,價值會留下來。

臺灣的全球化在地實驗與實踐

著有「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一書的學者陳光興教授曾在演講中倡議一種觀察,他認為臺灣多樣性之廟宇有形與無形文化傳統藝術資產,作為各城鎮地方文化客廳、跨世代累積議題之公共場域特性,或許可以盡當代化的努力與嘗試,扮演迎接年輕世代,轉型為地方文化榮耀感、共識建構的平臺與民間文化中心角色(陳光興,2017)。

廟會活動作為臺灣民間道德安定力量的傳統歷史與公信積累實力,不容輕視。廟會節慶之傳統美學當代化轉譯作法與文化創新實踐,恰可參照本文所介紹的兩個歐洲社會倡議轉型過程,以節慶作為方法,來獲得文化、環境與經濟三重底線考量下,地方創生、創意、創業多方共贏的軟實力永續引擎。

國內開始嘗試此做法的經典案例,有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公部門原來的文化季資源,結合大溪年度關聖帝君傳統廟會活動,以當代化新節慶品牌「大溪大禧」行銷,努力實踐與試驗各種永續倡議。這樣用在地本土節慶為根,來為地方加值的創新案例,或可供讀者進一步查詢、了解與思索。

參考資料:

柯惠晴(2013),〈節慶收編的可能性﹖以西班牙法亞節為例〉,劉俊裕主編,《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高雄市:巨流。

◎ 陳光興:〈第三之眼──陳映真/永善的第三世界講座〉,專題講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2017年11月30日,演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