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你認識我嗎? 文博會的文化辨識度

  • 次標題:第10期-2016/05
  • 文:馬修(《DFUN》雜誌總編輯)
  • 圖:馬修(《DFUN》雜誌總編輯)
  • 點擊數:6606
元作、丹陶瓷與大器創意的聯展,在展場上營造了溫暖而簡單的個性化居住意象
簡介

文創商品中的文化底蘊是臺灣「有溫度的文化精神」,這些文創商品有著臺灣優異的工藝職人的才情與努力,但這一塊卻在當代社會面臨養成與交棒的窘境。

這幾年因為做設計雜誌、文創策展和參與設計案策劃的關係,很多人常問我:「什麼是臺灣的精品?」我常這樣回答:「精品=設計品質+生產品質」。

設計品質又是什麼?我最常引用的是國際大導演李安的一句話:「臺灣的人很Nice」,「Nice」放在設計上,其實就等同「溫度」與「細節」,這正是臺灣文創商品最獨特的產品力所在。

文創商品的產品力,要吸引眼光甚至觸動消費動機,大家常說「故事性」,好的產品的故事性需要自己會說話,這「自語性」常是設計師或工藝家巧妙的思維,也是行銷上最重要的亮點。

問題來了,什麼是文創商品?

過去非常多的地方特色文創商品被大量開發,但很狹義地把「在地文化元素或符號」的提煉做為必要條件,但所謂的文創商品該提煉的是「文化精神」而不是「文化符號」、「圖騰」。臺灣的文創商品裡,我特別推崇獨特的「臺灣匠藝精神」,其中反映出質樸的溫度和設計上的細節,甚或是現代趣味,這才是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生存的關鍵「辨識度」。

除了產品,展場做為品牌溝通的一環,辨識度同樣重要。舉個例子,我和建築師曾瑋策劃去年深圳國際文博會的大會主題館,相較於其它展館使用大量體的表現手法,我們更重視細節和溫度。佈展最後一天,附近北京館的策劃人員見到我第一句話就問:「你肯定不是本地人吧?本地人做不出這種展館!」這就是來自臺灣的「文化辨識度」。

臺灣的文創商品有一種雅趣。臺灣的文創商品有一種雅趣

華山展區氛圍營造 美中不足

從文化辨識度的標準正好來檢驗這次的文博華山園區展區,文博華山園區展區容納了臺灣館、日本館、英國館與丹麥館,正好提供了我們觀察的絕佳機會。在產品上,都是精品(設計品質和生產品質),如臺灣的質樸細緻、日本的靜氣淡雅、英國的優雅和丹麥的現代簡潔,但在展場的氛圍營造上則顯得美中不足。

有人說「好東西要慢慢找」,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令人無法同意。擔任世界三大設計展之一的Maison & Objet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臺灣代表的關係,我的實質經驗是置身偌大的M&O展場,如果沒有一個合宜的門面,用自己獨特的手勢跟世界打招呼,能見度一定趨近於零,參觀者幾天展期逛下來,仍然面目模糊,所以,品牌能不用心打造一個表達獨特個性的門面呢?

展示手法「無效」

國際參展經驗豐富的「3, co」創辦人喻幼眉曾說:「機會可能只有一次,既然要參展,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但反觀每年一次文博會這個重金打造的平臺,提供了業者絕佳的品牌溝通機會,只可惜礙於預算的關係,業者或依附於政府館或自身就疏於做有效的展示,大部分的展示手法並不吸引眼光。

如果受限於預算,多人跨界組合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在松菸展區可以發現元作、丹陶瓷與大器創意的聯展,這三個品牌的作品有夜燈、桌椅與杯盤,正是「家」的構成元素,因此在展場設計上,營造出了溫暖而簡單的個性化居住意象。

日本館展台。日本館展台

請重視臺灣職人

文創商品中的文化底蘊是臺灣「有溫度的文化精神」,這些文創商品有著臺灣優異的工藝職人的才情與努力,但這一塊卻在當代社會面臨養成與交棒的窘迫感。「國寶」,我聽來其實辛酸,如果延續傳藝香火的工作可以透過現代的行銷計畫,讓職人的地位受到當代社會的重視,下一代樂於沈浸其中,這無非正是文化部舉辦文博會不可避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