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臺灣的歷史來編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名譽教授 邱坤良教授專訪

  • 次標題:第134期-2021/02
  • 文:張之愷 
  •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唐美雲歌仔戲團
  • 點擊數:1236
強烈的常民生活感,是邱坤良教授戲劇作品中的表現特質,圖為2011年的《霧裡的女人》。
簡介

感受,是所有創作者傑出的能力之一,邱坤良教授從生活中感受時代、感受人、感受土地、感受生活,這些深刻的感受或化為文字或轉成戲劇,上演著屬於臺灣的歷史。


「在今天的時代裡,為什麼要出現這樣的作品?」這是當筆者提出訪綱時,邱坤良教授開口的第一句話,接著他又說:「我從來沒有在寫歷史劇,我寫的一直是我個人感興趣,或者說我覺得有趣的議題或故事,只是這些故事正好跟臺灣這塊土地的生活發展與歷史有關
⋯⋯」。

強烈的常民生活感

曾任文建會(今文化部)主委、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今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董事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的邱坤良教授,為國內著名的作家、舞台劇編導、戲劇學、戲劇史學者,有著深厚的文學與歷史的學術涵養,對於臺灣民間文化儀式性相關的表演與田野研究之領域,更有極大的貢獻。

邱坤良教授早年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時,正遇上學校從蘆洲校區遷至關渡,他便一手策劃及導演了長達半年製作期的《關渡元年1991》演出活動,其中作品包括了「朝香獻貢」、「謝境呈戲」、「出蘆入關」、「安土淨壇」以及「闔堂圓滿」等等,其演出地點從北到南,意欲在儀式架構上把表演空間與生活空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強烈的常民生活感,似乎一直是邱坤良教授戲劇作品中的表現特質。他說:「因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刺激點和刺激度」;在他的戲劇作品集《茫霧島嶼:臺灣戲劇三種》所蒐錄的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本中:《紅旗.白旗.阿罩霧》、《一官風波》以及《霧裏的女人》,我們似乎可以清晰地看見邱坤良教授在其創作上,如何以不同的視角來運用臺灣的歷史素材。

在劇場裡植栽臺灣歷史素材

《紅旗.白旗.阿罩霧》是以霧峰林家的故事為創作基底,但劇情重點並非討論林文明「冤死」的公案,而是描述當時的臺灣移民因自身利益或家族恩怨,所引發的頻繁械鬥和大規模的衝突,各家族為了眼前的立場,一下子插起紅旗造反,一下子又插起白旗與官方並肩作戰,而夾在中間的無辜老百姓為了保命,也只能同時備好紅旗與白旗,再憑風向而擇其生路。

這齣戲看似從個人或家族的不幸出發,卻完整地描繪出了一個大時代的悲劇與無奈;而邱坤良教授在創作這個作品時,也曾經提出了「劇場的臺灣歷史在哪裡?」的思考論述,他說:「臺灣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人文環境與族群變遷,一直沒有成為劇場語言與文化史的一部分,彷彿它從未曾發生,以致於劇場對於歷史的紀錄竟是一片空白」。或許,透過他的努力植栽,臺灣未來的劇場舞台上,將會有更多臺灣歷史的素材出現,形成臺灣人民共同的記憶和經驗。至於當初為什麼會挑選霧峰林家的故事為創作題材呢?邱坤良教授則是相當瀟灑地回應;「太多人談的,就不需要你去談了!」

從個人經驗尋找創作靈感

作品《一官風波》描述的是臺灣400多年前鄭芝龍大航海的故事,邱坤良教授說:「這個作品的目的不在還原歷史,也不是要提供觀眾『知古鑑今』的想像空間。確切地說,應該就是面對現實社會的直接反射。」他強調這個作品是以大時代的觀點切入,完全打破了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以海盜與商人為視角的史觀,直接反射出臺灣當前現實社會中,各種基於利益考量的商人心態。

邱坤良教授補充說道:「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從我個人的經驗中去尋找創作的靈感。」一轉話題,他談起了50多年前臺北歸綏街那一帶區域生活型態的演變,他說:「其實有些事再不講,大家就會忘記了,50多年以前這一帶曾經是風化區,但是有許多演出活動,民間自發性的力量非常旺盛,由於1960年代臺灣工業化的影響,人口移動,電視出現,再加上政府的壓抑約束,於是業餘演出的民間力量逐漸消失,到了1970年代,幾乎已經面臨到青黃不接的狀態了⋯⋯

邱坤良教授的最新劇作,也是
2020年甫得到第三十一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劇本獎的作品《月夜情愁》,似乎就正是聚焦在過去這股旺盛的民間力量,故事內容描繪30年代臺灣東北角的兩個村落故事,一是信奉西秦王爺的北管福路派,一是信仰田都元帥的西皮派,繼而串入專演連鎖劇歌仔戲的戲班伶人心事。他說「放眼全世界,要人為了心所愛的音樂與戲曲去發動戰爭,實屬少見,但在我們臺灣的東北部,包括宜蘭、基隆與新北金山那一帶,卻真實為了不同的北管門派而互相爭執。」

描繪臺灣人物內心情感

邱坤良教授強調,透過這個作品的呈現,是想讓不熟悉、不認識這些過去歷史的觀眾,有機會可以知道這些故事;而在創作的意圖上,他則是聚焦在戲班演員與觀眾之間,一種情感上很自然的互動,雖然故事是以臺灣歷史中的戲班為題材,但他真正想要表達的則是人與人之間那份細膩的「感情」互動。

事實上,這份意欲描繪臺灣歷史圖像人物內心感情面的想法,在邱坤良教授
2016年受邀策劃與編導臺中歌劇院開幕活動《淨.水》作品中,便能窺見一二了;當時開幕演出的活動,以舞蹈、裝置、音樂與民間道教科儀的結合,將舞者所扮演的一張張曾經走過臺灣發展的歷史面孔,透過「跳鍾馗」的儀式逐一淨化,讓觀眾參與儀式的同時,又能感受到一種在歷史時空中迴盪的惆悵與浪漫,顯然,這又是一次邱坤良教授將表演空間與生活空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成功呈現。

邱坤良教授的戲劇創作,
其實從來沒有「歷史」的包袱,他的眼睛裡所看見的,就只是一個時代中的真實生活,而他的創意來自於對人性細微的觀察以及真實情感的觸動,至於接下來,他又會帶給我們甚麼疊加型態的臺灣故事呢?

他說:「不同的時間在對的時間點發生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