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起上大街用力唱跳! 呼喊幸福的東北夏日三大祭典

  • 次標題: 第25期-2017/09
  • 文:曾詠絮
  • 圖:曾詠絮
  • 點擊數:3171
來自秋田縣的祭典- 竿燈祭
簡介

每年8月初,日本東北六縣便進入前所未有的熱鬧,聲勢浩大的祭典輪番展開,一般由福島的草鞋祭為開端,最後一場則青森的海上睡魔祭及煙火中熱鬧結束,當中又以名列東北三大祭——北東北三縣的青森「睡魔祭」、秋田「竿燈祭」及岩手「三颯舞」最受觀光客青睬。

夏日祭典淵源雖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不同的展現型式,但多源自於農耕時代的送靈、送蟲習俗。 

 

為了期待秋日得以豐收,青森縣自古便傳言,只要將這些讓人發睏的睡魔(即津輕方言ねぶた(Nebuta」)做成燈籠,放到水中流走,便能驅趕睡魔。因此光在青森縣,每年八月初就有高達40多場的睡魔祭,當中又以青森市、弘前市及五所川原市最具代表巨大的「山車燈籠」由職人花上2個月純手工打造,為了展現各自各地特色,燈籠製作樣式還暗藏不同玄機。


青森睡魔祭的山車燈籠

 

 

巨大山車燈籠  暗藏玄

青森市燈籠以《三國志》、《水滸傳》等古今英雄豪傑為主角,立體人物造型,張力十足,魄力滿分,夜色降幕之際,身著鮮豔頭飾、多彩浴衣,滿溢笑容的舞者,以「跳人」的文字在大街上跳動奔走,輕脆鈴響聲中,不斷高喊「ラッセ、ラッセ」(把酒拿出來),在持扇人引領下,重達1公噸巨大睡魔燈籠在數十名壯丁推舉下,緩慢移動、旋轉中,伴隨著節奏激昂的太鼓、清亮高亢手振鉦、木笛等囃子,熱情流竄在街區,一幕幕撼動視覺的畫面,鼓動人心。連續數日的山車夜間遊行後,來到最終日則為白天遊街,夜晚進行海上夜行,代表著洗淨山車燈籠及身體,最後在煙火大會後,準備迎接秋收的來臨。

 於夜晚夜行的山車燈籠

 

直立型華麗燈籠  動員上百人力扛 

弘前的山車則以扇狀燈籠為特色,一面是與青森市類似的英雄人物,另一面搭配美人圖或水墨畫,瑰麗夢幻。至於五所川原則以直立型的華麗燈籠為特徵,高達23公尺、重達5公噸,得動員上百人力才扛得動。 2016 年初登場的「歌舞伎創生出雲阿國」,更是睡魔燈籠山車史上,首次以女性為主角,柔美的臉部及肢體線條,加上華麗的衣飾、紅傘,成功吸睛,吸引大批外地人及觀光客不辭千里,當晚往返,只為一睹阿國美艷的風采。渾然一體的巨大魄力,隨著一波波高潮迭起,祭典魂瞬間爆發,即便祭典結束,整夜囃子聲卻不絕於耳,這一幕的夏日動人畫面,足以讓人留存心中一整年。

 

竿燈祭  豎起巨大竿燈  使出平衡絕技

來到秋田縣,超過260年歷史的竿燈祭,源自於古人流傳以長長竹竿驅趕作亂的睡魔。重達50公斤的大竿燈(日文「大若」),以長達12公尺的竹竿,中間掛起9根橫竹、吊起46只紙燈籠,表演者依規定只能以手、額頭、肩及腰等5處,一人獨力撐起,團隊可輪番接力演出,當中還有由中學生、小朋友組成較小型的「小若」及「幼若」。各組人員抬竿燈、囃子團入場就定位後,隨著主持人激昂地喊以どっこいショー、どっこいショー」(重物扛起時的用語)聲中,豎起巨大竿燈,使出平衡絕技。演出者不時還會刻意挑戰高難度,加長竿燈長度,又或讓24具竿燈演出交錯戲碼,展現精湛技術。

 

超過260年歷史的竿燈祭

 

遇上風勢大、又或竿燈倒下時,正是考驗團隊默契及經驗時刻,只見大夥快速分工,一個個重燃燈籠火燭,從容地繼續演出,整個晚上便在尖叫聲、歡呼聲不斷交錯下結束。望著270多具竿燈、近萬個紙燈籠隨著揮舞的竹竿,齊立夜空,像是夜空中搖曳的金黃稻穗,照亮黑暗,讓人好生感動。

 

人人都能舞在其中的三颯舞

至於岩手縣的三颯舞,則源起於三石神社中,因神明成功打敗前來搗蛋的惡鬼後,開心的村民擊太鼓,聲響遍山谷,警告被治退的惡鬼不要再回來後,便圍著石頭跳舞歡慶,讓三颯舞成了岩手夏日祭典的代表。不同於睡魔祭、竿燈祭需要獨門技巧,人人都能舞在其中的三颯舞,由公司、學校或市民團體等組成200多個團,大小朋友們身著浴衣,在太鼓聲、笛鳴下,邊跳舞邊遊街,口喊「さっこら幸呼來」,召喚幸福。每年遊行後的「大圈團舞(輪踊り)」,所有參與祭典的遊客還可以跟三颯舞小姐一同演出,不怎麼整齊,帶點隨興的自在,但掛在臉上的是一張張笑容滿溢的幸福。

  

人人舞在其中的三颯舞

 

藝術便利貼: 

青森睡魔祭:每年827日/https://www.nebuta.or.jp 

秋田竿燈祭:每年836日/www.kantou.gr.jp/index.htm

岩手三颯舞:每年836日/www.sansaodori.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