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灣廟宇出現許多有別於傳統的裝飾題材,而有米奇老鼠、哆啦A夢以及海綿寶寶等卡通人物,又或曾任美國職棒洋基隊投手的王建民,甚至變形金剛與鋼鐵人。在時代更迭中,廟宇或謹守傳統風範,或加入新意與時俱進,都是民間文化廣納百川的旺盛生命展現。其實異文化「進駐」廟宇,早已不是新鮮事。如佛教的飛天和廟門口的...
以《流浪到淡水》一曲享譽流行樂壇的民謠作曲家陳明章,11年前開始投入臺灣月琴傳承,更研發南管調弦吉他、南管絲弦吉他等樂器改革,與世界音樂交流,要讓屬於臺灣的本土樂器不要失根、感受到朱丁順老師傳承的精神,12年前發現自己有高血壓,讓陳明章從此覺醒,開始投入月琴傳承,「這是我最初對音樂的感動,我希望盡我...
位於大稻埕的臺北靈安社,成立於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為配合霞海城隍廟祭典,由信徒集資籌組而成,是北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子弟軒社之一。近150年的歷史積澱,讓館內無處不是寶貝,繡旗、西燈、彩牌、花籃鼓架⋯⋯各色文物或精緻華麗或典雅古樸,皆有一番韻味。 其中有一項寶貝,歷史或許不甚悠遠,...
西方國家很早即將金屬構件運用於建築開口部位的防盜、保全功能,後來才逐漸發展出各式精采圖樣的窗飾,由於日本時代臺灣大量引進西洋風格的建築設計,鐵花窗元素也一併出現在這塊土地上。當時全罩式的鐵花窗較常見於重要金融機關,而一般民宅、商店則大多為半開放的形式,近似於欄杆的性質。以梅花紋樣裝飾的鐵花窗,清新典...
「有大吹、大鑼的就是北管;有洞簫、有橫抱琵琶的就是南管。」一句話簡單明瞭解答多數人對於南北管的疑惑,她就是人間國寶──林吳素霞。 獲文化部頒授俗稱「人間國寶」的重要傳統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林吳素霞,四歲學唱南管,十歲學琵琶,十六歲學習南管戲,二十四歲自習南鼓。她將南管身段、戲曲、唱功等要件統...
我們常用「如膠似漆」來形容難捨難分的情感,就好比臺灣古早時代裡,漆器與日常生活極為密切的關係。這項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智慧結晶,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好像就只是外觀上過漆的木頭製品,其實以漆塗佈或是被漆覆蓋的器物都可以稱為漆器,材料與技法的變化上十分多元。 漆藝 東方文化的精髓有別於現今常見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