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藝術家邱火榮、潘玉嬌夫婦於2015年由文化部授證成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北管音樂或亂彈戲保存者」,隨後開啟了一系列的傳習工作,然而早在1990年代,兩人的女兒——邱婷女士即意識到這門藝術無可避免的式微,多年來篳路藍縷站在第一線上,奮力守住北...
韓國拍攝的《魷魚遊戲》成功吸引全世界94個國家觀眾目光,透過「打彈珠」、「魷魚遊戲」等韓國民間遊戲,及「椪糖」的傳統甜點,勾起觀眾的文化記憶。不論是電玩、音樂或影劇,究竟,韓國有何魅力?以下來解密幾項韓國能將其文化行銷到全世界的引動力。辛奇製作與分享/2013年登錄「辛奇」(Kimchi)就是大...
當十七世紀客家人由閩粵一帶的原鄉來到臺灣之後,隨著時空的分隔,在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六堆」客家文化與在北部的桃竹苗文化,早已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客家文化區隔,這種同中有異的現象,在客家音樂的呈現上尤為明顯。客家八音亦然,北部客家八音為戲劇、為各種可能性的客家民俗活動伴奏,甚至大編制的組織型態,在南部的客家...
臺灣國樂團在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推出的《魔幻時空大稻埕》,跨界結合新馬戲與國樂團在舞臺上並置呈現,由黎煥雄擔任導演及文本創作,大膽起用三位作曲家為之譜曲,也是臺灣國樂團首度與「星河有限公司&合作社HoooH」同臺,結合國樂演出與吊環、大環、單輪車、高空疊椅、雜技、綢吊⋯⋯等新馬戲特技,訴說...
全球疫情擾亂了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第十九屆亞太傳統藝術節雖無法循往例邀請國外團隊來臺演出交流,然國內表演藝術及工藝團隊活力豐沛,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創新亦成績斐然,本屆以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為依歸,以「祈島‧臺灣」為主題策劃各式演出及工作坊,期能持續藝術節多年累積的品牌能量。祈島‧臺灣 向海洋致敬臺灣...
「我係國寶捏!」這句是電影《海角七號》中茂伯的經典台詞,想必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吧。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先生,本身就是板橋潮和社的子弟。北管曾經是這塊土地上的「流行音樂」,並在各地風行,幾乎鄉鎮村落都會組織業餘性質的北管團體,又稱「曲館」,學習北管音樂的曲友稱為「子弟」。如今北管音樂在臺灣已經不如早年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