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談到敦煌,就一定要提起永恆不變的美麗標誌──「飛天」,在敦煌壁畫的世界裡,飛天的出現象徵吉祥、愉悅、歡欣、讚嘆的極樂境界,而其輕歌曼舞、凌駕彩帶的妙曼身影,悠遊自在翱翔天際,何等逍遙,飛天,從千年的敦煌壁畫中翩翩飛向人間。唐代是佛教藝術光輝燦爛的時代,敦煌飛天也發展達到最高峰。自...
提到東南亞的泰國,許多國人應該不陌生。在近兩年多疫情攪局之前,觀光事業是其主要的經濟收入。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包含臺灣,對他們的口號:「微笑之地」(Land of Smiles)應該印象深刻。泰國吸引外地人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富有特色的文化資產。廣受歡迎的泰式按摩,紅遍天下,連臺灣都處處可見。而它居然...
《遊林驚夢:巧遇Hagay》(後簡稱《遊林驚夢》)藝術總監東冬.侯溫是花蓮銅門部落的太魯閣族人,高中先在劇團學習,畢業後進入劇團工作,但他說自己做的並不只是表演藝術,也包括視覺、錄像、裝置等獨立創作。東冬.侯溫的藝術養成是朝多元化領域發展,也因為這樣的學習過程與歷練,讓他對藝術的敏銳度與創作力有了更...
韓國拍攝的《魷魚遊戲》成功吸引全世界94個國家觀眾目光,透過「打彈珠」、「魷魚遊戲」等韓國民間遊戲,及「椪糖」的傳統甜點,勾起觀眾的文化記憶。不論是電玩、音樂或影劇,究竟,韓國有何魅力?以下來解密幾項韓國能將其文化行銷到全世界的引動力。辛奇製作與分享/2013年登錄「辛奇」(Kimchi)就是大...
全球疫情擾亂了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第十九屆亞太傳統藝術節雖無法循往例邀請國外團隊來臺演出交流,然國內表演藝術及工藝團隊活力豐沛,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創新亦成績斐然,本屆以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為依歸,以「祈島‧臺灣」為主題策劃各式演出及工作坊,期能持續藝術節多年累積的品牌能量。祈島‧臺灣 向海洋致敬臺灣...
「海祭」並非是每個阿美族部落都有的儀式,例如沒有靠海的部落會有「河祭」,就不會有海祭;即使靠海附近的部落也不一定有海祭,而是有「捕魚祭」,這些儀式除了名稱上的不同,其意義上也有所差異。在南部阿美都蘭部落的「海祭」母語為「milesi’」,舉行時間是在部落kilomaan(豐年祭)的第三天。但事實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