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 分享:
- 2015/09/05
早期傳統偶戲藝師學北管亂彈戲、子弟戲、南管戲、高甲戲、歌仔戲的,比比皆是,就我所知的就有李天祿、王炎、黃海岱、南投萬得師、陳俊然、台中南屯石頭先、大雅張秋橋、員林埔心林牛、謝富有等等,他們演偶戲兼學人戲不為其他,就是為了在身段動作、戲曲鑼鼓音樂、唱唸上都能更精準地抓到操控戲偶的精神韻味。
3365 分享:
- 2015/08/05
這張名為「台灣電視特種流行曲」的《茶花女》唱片,在1970年7月由環球唱片公司出版,這是電視歌仔戲曲調專輯唱片的第一張。由於暢銷,之後又再陸續出版,共出版4張「歌仔戲電視調」黑膠唱片。 值得注意的是,唱片名稱寫的是「特種流行曲」,卻不是歌仔戲調,原因為何?
4934 分享:
位於台北市興城街,蜿蜒狹窄小巷弄內,「心心南管樂坊」就位在一楝閒置空間內。走進這布置幽靜的樂坊,就看到處處琵琶,「心心南管樂坊」創辦人王心心指著牆上掛著一把黑色琵琶,「這是父親送我的琵琶,保守計算也有百年歷史,現雖少用它演奏,但仍值得保存的樂器。」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