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 分享:
- 2019/08/23
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走在大街小巷間,很容易瞥見的鐵花窗身影,是我們平常再熟悉不過的建築構件。有些鐵花窗不只在屋外看來賞心悅目,自室內向外望之際,其裝飾紋樣在光影交織下,更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2042 分享:
- 2019/06/20
你聽過南管,看過南管戲嗎?知道有南北管,看得出北管跟南管的差異嗎?「寶貝」除了物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本書。人間國寶林吳素霞與文資局合作出版南管戲《朱弁》傳本,以武功秘笈般的編排方式,圖文並茂,戲說從頭。
3780 分享:
- 2019/04/22
在三世紀多以前,臺灣開始出現漢人活動的蹤跡,也帶來了漆的使用習慣,直接從唐山輸入的除了有漆器外,還有熟漆原料與髹漆匠師,但當時日常所用的漆器較為簡樸,僅神像、神龕等類之宗教文物的製作上較為精緻。直到日本時代,臺灣的漆器工藝才有更為成熟的發展。
2485 分享:
- 2019/02/23
臺灣漢人木藝的發展;如連橫《臺灣通史.工藝志》記載:「雕刻之術,木工最精,臺南為上,而葫蘆墩次之。嘗以徑尺堅木,雕刻山水、樓臺、花卉、人物,內外玲瓏,栩栩欲活,崇祠巨廟,以為美觀,故如屏風、床榻、几案之屬,每有一事,輒值百數十金,蓋選材既佳,而掄藝亦巧。」從中可知其發展的盛況。
2069 分享:
- 2018/12/10
原鄉?他鄉?何處是故鄉?故事從臺北故宮鎮館寶物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開始,「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此封王羲之致贈好友張容的短簡,僅僅24 個字,卻是跨越時空的千載寄語,探索大時代下戰亂流離與如何安身立命的生命歷程。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