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 分享:
- 2018/04/05
二十四節氣中,從「榖雨」到「立夏」約十餘天是雨水增多,有助於穀類農作物生長的時節,但相對天氣不穩定,刮風下雨的機率也會增加。
1752 分享:
距今約180 年前的臺灣,在嘉義民雄一帶曾經誕生一位曠世奇才。他的出現,被日治時期的日人比喻為在闇黑深夜中的一輪皎月,亦或瞬間劃過天際的一道明星。
2002 分享:
- 2018/02/09
它本來是裝設在傳統漢人建築的牆堵上,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只看得到正面,二方面也因為安裝固定方便,因此才有此種「有前無後」的模樣。推估原本應該是屬於某一個戲劇的情節與角色,可惜因建築改建而遭到拆除的命運,如今戲既散了,也僅餘這件陶偶默默唱著獨腳戲。
980 分享:
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是「立春」,象徵冬去春來;立春期間的「春節」是最被重視的節日, 又稱為「過年」,過年時要請神、祭祖、吃團圓飯,還要貼紅色的春聯來趕走「年獸」。
3487 分享:
- 2017/09/05
栢優座創團10 年,許栢昂苦心創作17齣作品,站在劇本牆前面,10年創作篳路襤褸,歷歷在目,劇本編號1至17號,「10年都創作和孫悟空相關作品,它們都是我的小孩。」許栢昂表示,真要問哪一齣是最滿意的?答案只有一個,「栢優座就是我們做過最好的作品。」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化成劇團成長動力,「我們永遠堅信,創作是改變世界最好的方法,然後,我們用全副心力實踐它。」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