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鞘與原民文化的生活連結在原住民文化中,檳榔與部落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果實可供嚼食外,阿美族族人還會利用檳榔鞘製作「石頭火鍋」──先將檳榔鞘做成船型器皿,將食材和水放入「火鍋」的同時,另起火堆將蛇紋石或麥飯石燒熱,再將燒燙的石頭放進鍋內,藉石頭的高溫將「火鍋」裡的食物煮熟,由於檳榔鞘耐高溫、又不漏水...
「海祭」並非是每個阿美族部落都有的儀式,例如沒有靠海的部落會有「河祭」,就不會有海祭;即使靠海附近的部落也不一定有海祭,而是有「捕魚祭」,這些儀式除了名稱上的不同,其意義上也有所差異。在南部阿美都蘭部落的「海祭」母語為「milesi’」,舉行時間是在部落kilomaan(豐年祭)的第三天。但事實上這...
竹編器物一直以來都是東方社會不可或缺的物品,雖曾因為工業發展而被取代,但近年來,環保意識擡頭,眾人將目光從新材料移開,回到自然媒材,並進一步融入了現代人對於美感的要求,傳統竹編工藝加入新時代的元素,擦出新火花。青年竹藝家王生輝自2020年9月在香港舉辦的「尋竹探藝」展覽嶄露頭角後,受邀參加10月英國...
有別於臺灣主流傳統節慶如春節、端午、中秋與大規模的神明遶境活動,部落小規模的祭典雖較不為大眾熟知,但是這些祭儀重視自然生態、敬天畏神的價值觀,或是由狩獵衍生的合作、分享的精神,都可以在這些祭典中呈現,彰顯其文化意涵的多元、厚實。卑南族大獵祭——新舊傳承與團聚卑南族人圍著廣場上由巨竹搭起的鞦韆,牽手跳...
相較於平溪天燈、臺東炸寒單及臺南鹽水烽炮等元宵節傳統慶祝儀式,馬祖「擺暝」雖較少為臺灣本島居民所熟悉,但論其舉辦規模、時間與內容之豐富,完全不讓其他元宵民俗活動專美於前。在面積不大的五島四鄉間(南竿、北竿、東引、東莒/西莒(莒光鄉)),各自有祭典儀式傳統細節的在地特色,形成百花齊放又競艷奪目的熱鬧氛...
位於臺南中西區的振發茶行創立於清朝咸豐10年,也就是西元1860年。四方空間裡的牆上掛了一張臺南市商會民國62年頒發的認證書,當時紀錄振發茶行歷史為132年,如今時間來到民國109年,振發茶行歲數得再添上一些,算算,179歲了!桌上的手包茶,紅色印泥蓋的「振發茶林」店號上還有「元會境」幾個字,第5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