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劇場自1980年在臺灣發展至今,已30餘年,從業餘形式的萌芽階段到資源豐沛的職業劇場,皆為臺灣劇場界帶來為幅不小的變革。然而,舞台前演員光鮮亮麗的面容背後,其實是諸多汗水匯聚而成的美麗大河。一般而言,在劇場界習慣將劇場技術工作者稱為「CREW」,又常取諧音念作「苦魯」。當演出前一週,他們就必須...
77歲的糕餅世家第四代掌門總經理吳紘一話音中氣十足,紅潤容光有如青壯世代,一談起餅鋪的故事便滔滔不絕。有過西藥背景的他,19歲上臺北念書、拚博,52歲才回到新復珍,回望自己生命歷程的轉折與餅鋪的連結,一切彷彿命定。竹塹情緣 52歲掌家業1898年,新復珍商行由家族人稱的「阿嬤」吳張煥一手創立,在...
任何文化裡,都有些規矩,外人常因不懂這些規矩,而惹出笑話,甚至得罪主人,這些文化規矩,形成一個社會的通俗習慣,漸漸而成為民俗。民俗或許來自歷史淵源,或許來自禮儀教育,甚或來自宗教信仰,而所形成的民俗,都有正面意義,也是一個社會得以傳承的重要依據。由林文環、林怡君兩位老師所撰寫的《圖解臺灣民俗》,既有...
過去,傳統藝術就是人們的生活,反映出當時人們所關心的、社會發生的、歷史上演過的種種事件,是來自於對人、社會的映照,因頗能引起共鳴而深受歡迎。隨時代的演變,部分傳統藝術未能立即與時俱進,逐漸脫離了時代的脈動,現代觀眾難以親近,也逐漸因為不理解,難以從中產生共鳴。要如何讓傳統藝術走出老受眾與小眾的範疇,...
本屆傳藝金曲獎報名件數為1078件,其中出版類12獎項角逐作品達920件,各入圍作品實力整齊,不乏真情流露的感人之作,總體觀之,得獎作品多展現對臺灣的觀照,藉由作品梳理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最可貴的是能夠踏出自己的舒適圈,走出一條新的路。 堅持跟隨部落耆老教導高雄茂林國小魯凱歌謠隊原是一般的...
傳藝金曲的前世與今生首屆金曲獎由行政院新聞局於1990年舉辦,給獎對象僅為流行歌曲演出及其從業人員,而該局早於1976年創設以獎勵出版業者的金鼎獎,在1980年增設了「唱片金鼎獎」來表彰優秀的音樂類出版品,可謂傳藝金曲獎的前世,用心耕耘於傳統及藝術音樂領域者及其作品,如漢唐樂府《中國千年古樂─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