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擾亂了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第十九屆亞太傳統藝術節雖無法循往例邀請國外團隊來臺演出交流,然國內表演藝術及工藝團隊活力豐沛,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創新亦成績斐然,本屆以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為依歸,以「祈島‧臺灣」為主題策劃各式演出及工作坊,期能持續藝術節多年累積的品牌能量。祈島‧臺灣 向海洋致敬臺灣...
習俗,在文化人類學是指一個地區的社會文化裡,長久以來自然形成的習慣與禁忌等總和,可牽涉到人類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如食、衣、住、行,及人際關係或社會發展的生育、婚嫁、喪葬、宗教、歲時等;但習俗並非永恆長存,而是會隨著時間、地域、族群以及文化的消長,有所更迭、變化。冬至對於許多民族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在...
所謂看桌,是指祭祀中擺設的祭品;而米雕,一般人總會想到是在米粒上雕刻的工藝品,但嚴格來講,應稱之為毫雕、芒雕或微雕;而於廟會、作醮或祭典中,以米、麵粉製成的捏麵人,才是所謂的米雕。因此「看桌米雕」,是指在祭祀中擺設的偶塑成品,目的是於祭祀中給鬼神欣賞用的供品。在臺灣老一輩的口語中被稱作「麵粉尪仔」。...
臺南喜樹萬皇宮創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為喜樹居民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8月24日皆會舉行龜醮儀式,2021年,在靜宜大學生態學系退休教授簡炯仁的協助下,「喜樹萬皇宮龜醮」被臺南市文化資產局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靈龜報復 居民懺悔在喜樹還被人稱為「喜樹庄」時,相傳距今大約二百年前,生活在這個...
宜蘭舊城區上的城隍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由於城隍爺為管轄陰陽兩界的地方官,許多與生命禮儀有關的行業便匯集於廟旁的城隍街,如金紙店、殯葬用品店、棺材店,百年老店三合成便落腳於此。從店名不難看出,「三合成」字面上的意思即三家而成。由於棺材製作頗為費工,需要大量人手,三合成現任老闆的祖父張呆便與姓李、...
金湖「牽水(車藏)」被認定為國家文化資產重要民俗,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水難的悲慘故事,歷史學界公認為開臺以來最大的死難事件,故被文化單位一再紀錄;二為水(車藏)屬於紙糊紮作,在國家藝師的薪傳獎原未被重視,近年來紙藝也被承認;三則是道教儀式原被劃歸內政部,而道士行科前後場使用的音樂、戲劇式演法漸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