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嘉慶君,過來臺灣坐柴船。古早屏東是阿猴,高雄又名是打狗……麻豆好吃是文旦,人講寶島是臺灣。」琅琅上口的【嘉慶君遊臺灣】伴隨無數臺灣人成長,知名藝人豬哥亮更以此做為歌廳秀短劇,喧騰一時。然而,嘉慶君實則不曾來過臺灣,歌詞裡的臺灣古地名、土產、史蹟也多為穿鑿附會,但為...
從兒童出發 讓戲曲扎根推動與保存臺灣傳統文化為文化部「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從兒童藝術文化扎根為出發,以臺灣本土戲曲–歌仔戲為主體,做一個屬於臺灣孩童的歌仔戲。劇本挑選臺灣在地故事、神話傳說等為主題,搭配有記憶點的戲曲曲牌,編創出適合孩童觀賞的「兒童歌仔戲」,希望吸引親...
以戲曲跨越六種可能的複數群眾「傳統戲曲其實比我們認識的戲曲能力更大,她從來就不是一味的傳統,作為持續與觀眾互動的演出,她本來就不斷進步。在現代如何重新『面對戲曲』,對我來說,不是任意嫁接,應是就戲曲的狀態、認識,與各種觀眾共同互動。不需特定想著跟哪種美學對話,這就像每個人都沒有單一身分,要面對的是原...
成立於1995年的國光劇團,在成立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就展開國際交流,至今已走訪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捷克、巴西、俄羅斯等地,今年7月更將應邀前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檳城兩大城市進行交流。現任團長張育華以「三個十年」闡述國光劇團創團以來的國際交流,她說,第一個十年國光出國大...
臺灣戲曲界的天王天后同臺登場這場史無前例的歌仔音樂劇,不只有臺灣數一數二的歌仔戲團參演,更跨劇種的集結京劇、豫劇、國樂等戲曲界的天王天后同場飆戲,演出團隊包括一心戲劇團、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明華園戲劇總團、秀琴歌劇團、春美歌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高雄市國樂團、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薪傳歌仔戲劇團、鶯藝...
多數傳統戲曲採一人飾一腳的演出形式,使不同行當的身段、唱腔等四功五法各有春秋、迥然不同;布袋戲因僅由一人主演,或再加上一助演便包辦所有角色的操作、口白,可能會較難深度刻畫每一位角色的特質。不過,誠如一句形容掌中戲的諺語:「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戲偶雖然並不像人戲演員一般,可藉扇子功、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