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無垢舞蹈劇場正式成立。在成團的前十年間,藝術總監林麗珍僅創造出《醮》與《花神祭》兩個作品。林麗珍表示,這兩隻舞作是她經歷數十年生命錘鍊後的經典作品;二個作品屬一陰一陽,建構了人、鬼、神共存的多元宇宙觀。醞釀八年之後,無垢終於在2009年推出第三部舞作《觀》,以黑鳶的眼睛看土地被揮霍、看人...
身邊的好友與優人稱她「蘭姐」,但表演藝術界還有一些「前輩」習慣叫她「秀秀」,那是她跟著大家創辦「蘭陵劇坊」,演出《荷珠新配》時代的小名,她是劉若瑀。劉若瑀1980年代初期為蘭陵劇坊主要演員,曾被中視力捧為當家花旦,之後因緣際會,發展出獨特的肢體訓練方法,創辦優人神鼓。劉若瑀主張表演即修行,推動優人台...
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梁祝故事」,少說已有四百六十年,多說則有六百五十年歷史,居然不見於崑劇劇目;也就是說,在遍及全國的崑腔曲劇,卻看不到有人將那膾炙人口的「梁祝故事」,譜作劇目來新詮。也因此2003年國光劇團團長陳兆虎先生和藝術總監王安祈教授便要我嘗試創作,庶幾可以補此「缺憾」。崑曲演唱「梁祝故事」...
文化人才傳承、培育與斷層的問題,長年來始終備受各界關注,在行政院組織改造與調整之後,文化國力的培養與提升為文化部之施政目標,而藝術教育之規劃與推動則屬於教育部之業務範疇,位於宜蘭的佛光大學有地利之便,積極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合作,校長楊朝祥更提出「藝術大學聯盟計畫」,希望透過締結策略聯盟關係,整合傳統...
扮演《文成公主》流露出「綠度母」慈悲的愛心和善意、演唱《薛平貴與王寶釧》淒厲唱腔,展現苦守寒窯18年的悲苦,可一旦以驕縱小姐姿態現身時,她又會讓人又愛又恨,這位演什麼像什麼的女主公,就是跨足電視、劇場表演,藝術成就非凡的歌仔戲一級旦角許秀年。5歲即選擇入歌仔戲行業曾獲得「楊麗花永遠的娘子」封號的許秀...